專利名稱:一種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拋光機,尤其涉及一種拋光質量高、拋光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的自動拋光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拋光機械很多,針對不同的加工工件拋光機械的具體結構差別較大。特別是人工操作進行拋光時,由人手多次進行拋光和人手調整機械行程和進給上升來達到工件 接觸拋光,很難滿足現在產品多形狀變化和高效率要求,而且整個工件流程自動化程度低,拋光出來的產品質量不穩定,而且生產效率慢;且常規的打磨、拋光機械難于達到自動、高效、高質的設計要求。因此,利用常規的拋光打磨,所需的時間較長,存在著拋光質量難以保證,拋光效率低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的拋光機,該拋光機具有拋光質量高、拋光效果好、自動化效率高、能自動調整拋光輪的拋光位置、拋光速度穩定、不燒傷工件、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本發明解決現有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拋光機,包括機架裝置和機架裝置上設有的拋光臂裝置,拋光臂裝置上設有電機和以電機傳遞動力的拋光轉軸組件,拋光轉軸組件包括與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和動力輸出端安裝有拋光輪的轉軸,其中前述的拋光轉軸組件上設有驅動轉軸或/和拋光輪作往復滑動的往復機構。該往復機構包括至少一個動力驅動裝置,動力驅動裝置設置于拋光轉軸組件上。往復機構能驅動轉軸或拋光輪在轉動的同時能夠進行進行橫向滑動或縱向滑動,使拋光輪對工件的拋光位置在短時間內做不斷的往復拋光,增強拋光的效率;同時,該技術還能對一些工件需要拋光的死角位置的拋光效果更佳。另外,本發明的往復機構設有一個動力驅動裝置就能實現轉軸的往復運動,當然,具有兩個以上的動力驅動裝置驅動轉軸,更能增強轉軸作往復運動時的穩定性。作為對前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設計前述的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有設于轉軸動力輸入端的固定座,于軸套上設有相對軸套滑動的連接座,動力驅動裝置設于連接座上,連接座或/和軸套上設有控制動力驅動裝置作正反驅動轉軸做往復直線運動的控制裝置。通過控制裝置實現動力驅動裝置的正反控制功能,達到控制轉軸作往復直線運動;轉軸作往復運動時,連接座與固定座也跟轉軸一起作相對軸套的往復直線運動。作為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再進一步設計前述的控制裝置為設于軸套上的控制開關,控制開關兩端設有凸出的彈性接觸頭,連接座上固定有對應各自彈性接觸頭的螺釘,彈性接觸頭置于螺釘的滑行軌跡上。以螺釘與對應的彈性接觸頭的碰撞接觸作為觸發控制開關控制轉軸做往復運動,既能制定轉軸的滑動行程,又能自動實現轉軸的往復運動的交替,省卻了人手控制,全面實現自動化。當任一彈性接觸頭與對應的螺釘碰撞接觸時便觸發控制開關控制動力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作相反的直線運動;此時,另一彈性接觸頭與另一螺釘之間的距離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當然,由于彈性接觸頭具有被螺釘碰撞擠壓后的一個壓縮距離,但由于此壓縮距離較少,可忽略不計;所以,當任一彈性接觸頭與對應的螺釘碰撞接觸時,另一彈性接觸頭與另一螺釘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或者是,當拋光機在不工作的狀態時,兩彈性接觸頭與兩螺釘之間各自的距離之和基本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前述的動力驅動裝置為氣缸組件或液壓缸組件。氣缸組件或液壓缸組件的操作十分簡便、動力傳輸平穩,能使轉軸平穩地移動。當然,動力驅動裝置也可以采用電機驅動機構、其他牽引機構等。作用對前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設計前述的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一套緊轉軸的軸套,于軸套內的兩端各設有套緊轉軸的軸承。軸承作為軸套與轉軸的介質,能使轉軸轉動和滑動時使轉軸依然平穩地運動,起到支承和導向的作用,并能減少轉軸的載荷摩擦系數。進一步地前述的傳動裝置包括電機動力輸出端設有的主動輪、轉軸動力輸入端設有的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的皮帶。進一步地機架裝置可以是底座與支架的形式,也可以為底座與立柱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所公開的已知固定結構,如機架裝置為支架、機架、機臺、機座的至少一種結構;本發明對機架裝置的結構不做任何的限制。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拋光機達到準確定位拋光要求的同時也提高了拋光的速度和效率;同時避免了人手調整拋光輪位置的繁瑣和效率低下等缺陷。該拋光機具有拋光質量高、拋光效果好、自動化效率高、拋光速度穩定、不燒傷工件、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拋光機的拋光轉軸組件的示意 圖2是圖I的俯視 圖3是圖I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描述的一種拋光機,如圖I、圖2、圖3所不,包括一底座,立于底座上的立柱,立柱上設有拋光臂裝置,拋光臂裝置上設有電機和以電機傳遞動力的拋光轉軸組件,拋光轉軸組件包括與電機通過皮帶連接和動力輸出端安裝有拋光輪的轉軸1,電機動力輸出端設有主動輪,轉軸動力輸入端設有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通過皮帶傳送動力。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一套緊轉軸的軸套8,于軸套內的兩端各設有套緊轉軸的軸承
9。軸套上安裝有驅動轉軸往復滑動的往復機構2,該往復機構包括兩個動力驅動裝置,該動力驅動裝置為設在軸套上部和下部的氣缸組件10。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有設于轉軸動力輸入端的固定座3,于軸套上設有相對軸套滑動的連接座4,氣缸組件通過連接座與轉軸連接,連接座和軸套上設有控制氣缸組件作正反驅動轉軸做往復直線運動的控制裝置5。通過控制裝置實現氣缸的正反控制功能,達到控制轉軸作往復直線運動;轉軸作往復運動時,連接座與固定座也跟轉軸一起作相對軸套的往復直線運動。該氣缸組件能驅動轉軸在轉動的、同時能夠進行進行橫向滑動或縱向滑動,使拋光輪對工件的拋光位置在短時間內做不斷的往復拋光,增強拋光的效率;同時,該技術還能對一些工件需要拋光的死角位置的拋光效果更佳。前述的控制裝置為設于軸套上的控制開關,控制開關兩端設有凸出的彈性接觸頭6,連接座上固定有對應各自彈性接觸頭的螺釘7,彈性接觸頭置于螺釘的滑行軌跡上。以螺釘與對應的彈性接觸頭的碰撞接觸作為觸發控制開關控制轉軸做往復運動,既能制定轉軸的滑動行程,又能自動實現轉軸的往復運動的交替,省卻了人手控制,全面實現自動化。當 任一彈性接觸頭與對應的螺釘碰撞接觸時便觸發控制開關控制動力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作相反的直線運動;此時,另一彈性接觸頭與另一螺釘之間的距離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當然,由于彈性接觸頭具有被螺釘碰撞擠壓后的一個壓縮距離,但由于此壓縮距離較少,可忽略不計;所以,當任一彈性接觸頭與對應的螺釘碰撞接觸時,另一彈性接觸頭與另一螺釘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或者是,當拋光機在不工作的狀態時,兩彈性接觸頭與兩螺釘之間各自的距離之和基本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拋光機,包括機架裝置和機架裝置上設有的拋光臂裝置,拋光臂裝置上設有電機和以電機傳遞動力的拋光轉軸組件,拋光轉軸組件包括與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和動力輸出端安裝有拋光輪 的轉軸(I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光轉軸組件上設有驅動轉軸或/和拋光輪作往復滑動的往復機構(2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復機構包括至少一個動力驅動裝置,動力驅動裝置設置于拋光轉軸組件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有設于轉軸動力輸入端的固定座(3),于軸套上設有相對軸套滑動的連接座(4),動力驅動裝置設于連接座上,連接座或/和軸套上設有控制動力驅動裝置作正反驅動轉軸做往復直線運動的控制裝置(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裝置為設于軸套上的控制開關,控制開關兩端設有凸出的彈性接觸頭(6 ),連接座上固定有對應各自彈性接觸頭的螺釘(7),彈性接觸頭置于螺釘的滑行軌跡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當任一彈性接觸頭與對應的螺釘碰撞接觸時便觸發控制開關控制動力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作相反的直線運動;此時,另一彈性接觸頭與另一螺釘之間的距離相當于轉軸每次一個直線運動方向滑動的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驅動裝置為氣缸組件(10)或液壓缸組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光轉軸組件還包括一套緊轉軸的軸套(8),于軸套內的兩端各設有套緊轉軸的軸承(9)。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電機動力輸出端設有的主動輪、轉軸動力輸入端設有的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的皮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裝置或固定座為支架、機架、機臺、機座的至少一種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拋光機,包括機架裝置和機架裝置上設有的拋光臂裝置,拋光臂裝置上設有電機和以電機傳遞動力的拋光轉軸組件,拋光轉軸組件包括與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和動力輸出端安裝有拋光輪的轉軸,拋光轉軸組件上設有驅動轉軸或/和拋光輪作往復滑動的往復機構。該往復機構能驅動轉軸或拋光輪在轉動的同時能夠進行進行橫向滑動或縱向滑動,使拋光輪對工件的拋光位置在短時間內做不斷的往復拋光,增強拋光的效率;同時,該技術還能對一些工件需要拋光的死角位置的拋光效果更佳。
文檔編號B24B29/00GK102642167SQ20121012347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
發明者鄭建軍 申請人:江門市亞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