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礦物加工領域中針對復雜混合礦物的分選與資源綜合利用方法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氧化型錳銀礦中錳銀提取同時利用尾渣制磚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含銀的錳礦通常稱錳銀礦,是重要的銀礦資源類型之一,我國已探明的錳銀礦合計銀儲量已近萬噸,在內蒙古、湖南、河北、福建、廣西等地相繼發現含錳銀礦床。錳銀礦按所含錳礦物的類型,可分為氧化型、硫化型、碳酸鹽型和氫氧化型,其中,氧化型錳銀礦是目前探明的主要含銀類型。氧化型錳銀礦中的錳礦物主要為軟錳礦、硬錳礦、褐錳礦等,同時還可伴生有少量的錳鉀礦、水錳礦、錳鉛礦、菱錳礦、鐵菱錳礦及錳方解石等礦物。錳銀礦所 含銀礦物的形式及礦化形態、結構、粒度及嵌布類型等與原礦成礦溶液的性質和氧化程度關系密切。通常,銀的賦存形式主要有4種(1)以獨立銀礦物形式存在的自然銀、銀金礦、角銀礦、自輝銀礦等;(2)以類質同相形式分布在錳礦中;(3)以微細粒礦物包體分布在錳礦或伴生鐵礦等集合體的微裂縫中;(4)以離子吸附狀態存在。錳、銀的這些賦存形式和分配比例,在不同產地的氧化型錳銀礦中有一定差異,但銀多以類質同相形式分布在錳礦中的賦存形式為主。由于氧化型錳銀礦中的錳品位一般為5%左右,有的礦石中的錳品位低于3%,因此,對氧化型錳銀礦資源加工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銀的分離與回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磁選富集錳銀、浮選富集獨立銀礦物、銀的直接氰化物浸出、氯化焙燒一浸出、錳礦還原一銀浸出等工藝。實際上,氧化型錳銀礦提取銀的技術關鍵在于破壞含銀錳礦物的晶體結構而使銀得以釋放,因此,在浸出前采用一定方式對錳礦物晶體結構進行破壞將對后續銀的浸出起到重要的作用。氯化焙燒法提銀工藝的特點是通過焙燒作用破壞錳礦物和其它含銀礦物的晶體結構,使銀轉化為易于浸出的氯化銀,這種工藝的優點在于生產工藝和設備較簡單,對礦山適應性強,但其缺點在于焙燒后煙氣需要處理排放;濕法提銀工藝包括氰化法,黃鐵礦酸浸法,二氧化硫、亞硫酸鹽還原浸出法等,其中,以氰化浸銀工藝較為成熟,其工藝過程簡單,浸出效果好,但由于氰化物為劇毒化合物,易對環境造成威脅,新建企業 或規模較小的企業已經不允許再使用這種工藝。因此,進一步研究開發錳銀礦中錳銀分離與回收工藝,對實現我國錳銀礦資源的高效利用具有主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研制一種新的針對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銀錳工藝方法,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提高銀和錳的回收率,同時實現礦物廢渣的綜合利用。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錳銀礦石破碎、粗磨后制成錳銀礦礦粉;(2)干式磁選,利用干式強磁選機對(I)步的錳銀礦粉進行磁選得到銀錳粗精礦和干式磁選尾礦;(3)濕式磨礦,對銀錳粗精礦進行濕式磨礦制成銀錳粗精礦粉;(4 )濕式磁選,對(3 )步中濕式磨礦后的銀錳粗精礦粉進行濕式磁選,得到銀錳精礦粉和濕式磁選尾礦;(5)銀錳分離和提取,將(4)步制得的銀錳精礦粉壓制成銀錳精礦磚,在750°C -950°C溫度下對銀錳精礦磚焙燒4h-24h后,用飽和氯化鈉溶液作為銀的浸出劑對焙燒后的銀錳精礦磚浸出2h-12h,得到含銀的浸出液和錳精礦磚,這里的飽和氯化鈉溶液的體積(L)與銀錳精礦磚質量(kg)的體積質量比為2-4:1 ;(6)在(5)步的浸出液中加入飽和硫化鈉溶液進行充分反應將銀離子完全轉化為硫化銀析出。上述步驟(I)得到的錳銀礦粉粒度小于3mm。步驟(2)和(4)進行磁選所用的磁場強度不小于O. 8T,并且其得到的干式磁選尾礦和濕式磁選尾礦混合壓制成尾礦磚,在7500C _950°C溫度下對尾礦磚焙燒4h-24h,得到燒結尾礦磚。步驟(4)得到的銀錳精礦粉細度為小于O. 074mm粒級為70%_85%。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通過強磁選實現氧化型錳銀礦中錳和銀的富集,選礦費用低,分選效率高;(2)對含銀錳精礦焙燒后,用氯化鈉溶液作為浸出劑對銀進行浸出,銀浸出率較高,浸出劑可循環使用,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3)尾礦制磚,無固體廢 物產生,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清楚解釋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銀錳提取工藝流程,以下通過兩個具體實例來說明
實施例I:
氧化型錳銀礦取自河北承德某礦山,原礦多元素分析如表I。表I原礦多元素分析
權利要求
1.一種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錳銀礦石破碎、粗磨后制成錳銀礦礦粉; (2)干式磁選,用干式強磁選機對(I)步的錳銀礦礦粉進行磁選得到銀錳粗精礦和干式磁選尾礦; (3)濕式磨礦,對銀錳粗精礦進行濕式磨礦制成銀錳粗精礦粉; (4)濕式磁選,用濕式強磁選對(3)步得到的銀錳粗精礦粉進行濕式磁選,得到銀錳精礦粉和濕式磁選尾礦; (5)銀錳分離和提取,將(4)步制得的銀錳精礦粉壓制成銀錳精礦磚,在750°C-950°C溫度下對銀錳精礦磚焙燒4h-24h后,用飽和氯化鈉溶液作為銀的浸出劑對焙燒后的銀錳精礦磚浸出2h-12h,得到含銀的浸出液和錳精礦磚,這里的飽和氯化鈉溶液的體積(L)與銀猛精礦磚質量(kg)的體積質量比為2-4:1 ; (6)在(5)步的浸出液中加入飽和硫化鈉溶液進行充分反應將銀離子完全轉化為硫化銀析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得到的猛銀礦粉粒度小于3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和(4)步進行磁選所用的磁感應強度不小于0. 8T。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和(4)步得到的干式磁選尾礦和濕式磁選尾礦混合壓制成尾礦磚,在750°C -950°C溫度下對尾礦磚焙燒4h-24h,得到燒結尾礦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得銀錳精礦粉細度為小于0. 074mm粒級為70%_8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型錳銀礦中提取錳銀的方法,該方法步驟為(1)錳銀礦石破碎、粗磨制成錳銀礦礦粉;(2)通過干式磁選得到銀錳粗精礦和干式磁選尾礦;(3)濕式磨礦制成銀錳粗精礦粉;(4)濕式磁選得到銀錳精礦粉和濕式磁選尾礦;(5)銀錳分離和提取,銀錳精礦粉壓制成銀錳精礦磚進行烘焙后,利用飽和氯化鈉溶液作為銀的浸出劑進行浸出,得到含銀浸出液和錳精礦磚;浸出液中加入飽和硫化鈉溶液進行充分反應將銀離子完全轉化為硫化銀析出,干式磁選尾礦和濕式磁選尾礦混合壓制成尾礦磚經燒結得到尾礦磚。本發明(1)通過磁選實現氧化型錳銀礦中錳和銀的富集,選礦費用低,分選效率高;(2)氯化鈉溶液作為浸出劑對銀進行浸出,銀浸出率較高,浸出劑可循環使用,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3)尾礦制磚,無固體廢物產生,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
文檔編號C22B11/00GK102703726SQ20121020483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方曉東, 田學達, 馬成林 申請人:豐寧滿族自治縣曠達錳銀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