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球墨鑄鐵合金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鐵合金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球墨鑄鐵合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或機械制造領域,應用鑄鐵合金來制備具有高耐磨性能的部件或結構復雜的部件。使用鑄鐵合金以鑄造工藝能夠減少加工的難度,降低生產成本。但鑄鐵合金有一個缺陷就是在使用過程中,耐高溫能力有限,當高溫情況下,鑄鐵合金會發生軟化現象,一般情況下,鑄鐵合金的適宜溫度低于350°C。但是在鑄鐵合金的部件如制動盤,其在制動過程中,通過摩擦會局部產生800-900°C的高溫,這樣的結果不僅磨損制動盤的覆層,導致制動盤覆層變形,對制動盤的性能產生影響,因此,制動盤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進行更換,這導致了成本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球墨鑄鐵合金技術,通過本技術方案,在保證耐磨性的同時,提高了高溫時結構的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制備方法為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2-3. 3 %的碳、2. 8-3. O %的硅、O. 03-0. 04 %的鎂、O. 01-0. 025 % 的鉻、O. 005-0. 01 % 的鋁、O. 005-0. 01 % 的硼、O. 6-0. 8 % 的錳、O. 08-0. 12 %的銅、O. 01-0. 02 %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0°C保溫1-2小時進行孕育;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至150-180°C制得毛坯;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2_4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300-400°C,然后再保溫1-2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回火,在180-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2-4小時后降溫至室溫。勻速降溫速度維持在ο. 5-rc /秒。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技術方案,提高了鑄鐵合金的耐高溫性能,擴大了鑄鐵合金的應用范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應當理解的是,以下的實施例僅能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制備方法為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2-3. 3 %的碳、2. 8-3. O %的硅、O. 03-0. 04 %的鎂、O. 01-0. 025 % 的鉻、O. 005-0. 01 % 的鋁、O. 005-0. 01 % 的硼、O. 6-0. 8 % 的錳、O. 08-0. 12 %的銅、O. 01-0. 02 %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0°C保溫1-2小時進行孕育;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制得毛坯,降溫速度維持在0.5-rc /秒至 150-180°c ;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2_4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300-400°C,然后再保溫1-2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回火,在180_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2-4小時后降溫至室溫。實施例1 制備方法為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2%的碳、2. 8%的硅、O. 03%的鎂、O. 01%的鉻、O. 005%的鋁、O. 005 %的硼、O. 6%的錳、O. 08%的銅、O. 01 %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0°C保溫1. 5小時進行孕育;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制得毛坯,降溫速度維持在O. 5-rC /秒至 150-180°C ;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2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300-400°C,然后再保溫I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回火,在180_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室溫。實施例2制備方法為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3 %的碳、3. O %的硅、O. 04%的鎂、O. 025%的鉻、O. 01 %的鋁、O. 01 %的硼、O. 8 %的錳、O. 12 %的銅、O. 02%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0°C保溫2小時進行孕育;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制得毛坯,降溫速度維持在O. 5-rC /秒至 150-180°C ;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2. 5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300-400°C,然后再保溫I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回火,在180_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2. 5小時后降溫至室溫。實施例3制備方法為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22 %的碳、2. 85 %的硅、O. 035 %的鎂、O. 02 %的鉻、O. 008%的鋁、O. 008%的硼、O. 75%的錳、O. 092%的銅、O. 015%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
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 °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0°C保溫1. 5小時進行孕育;
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制得毛坯,降溫速度維持在O. 5-rC /秒至 150-180°C ;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3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300-400°C,然后再保溫1. 5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 回火,在180_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3. 5小時后降溫至室溫。
權利要求
1.球墨鑄鐵合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為,3. 2-3. 3 %的碳、2. 8-3. O %的硅、O. 03-0. 04 %的鎂、 O. 01-0. 025 % 的鉻、O. 005-0. 01 % 的鋁、O. 005-0. 01 % 的硼、O. 6-0. 8 % 的錳、O. 08-0. 12 % 的銅、O. 01-0. 02%的釩、低于O.1 %的雜質,余量為鐵進行配料;熔煉,將上述配料在1250-1280°C進行熔煉成液體,經過去渣等精制后1180-120(TC保溫1-2小時進行孕育;澆鑄,將溶液進行恒溫澆鑄然后勻速降溫至150-180°C制得毛坯;熱處理,將降溫后的毛坯放入750-780°C的淬火爐內保溫2-4小時后鹽浴恒溫淬火至 300-400°C,然后再保溫1-2小時后恒溫淬火至130-150°C ;回火,在180-200°C的回火爐中保溫2-4小時后降溫至室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墨鑄鐵合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勻速降溫速度維持在 O. 5-10 / 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球墨鑄鐵合金,其配料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3.2-3.3%的碳、2.8-3.0%的硅、0.03-0.04%的鎂、0.01-0.025%的鉻、0.005-0.01%的鋁、0.005-0.01%的硼、0.6-0.8%的錳、0.08-0.12%的銅、0.01-0.02%的釩、低于0.1%的雜質,余量為鐵。提高了鑄鐵合金的耐高溫性能,擴大了鑄鐵合金的應用范圍。
文檔編號C21D5/00GK102994860SQ2012105075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俞虹 申請人: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