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分類可屬于C23C4/12。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大多采用如CN201587976U所述結構。在該噴槍中,供燃弧的金屬絲(以下簡稱“絲材”)被電動機構驅動穿越導管(如CN201587976U公布說明書中所述電纜12、過渡接頭11、導電管8和導電嘴2,見該說明書中0030、0031和0034 0036段)前行,并通過與導管內壁的接觸引入來自電源的電流。在該結構中,由于絲材與導管內壁存在滑動摩擦,為了使絲材順暢地前行,絲材與導管內壁只能處于比較松動的狀態,因而難以達到穩定的電流接觸,時通時斷的電流接觸往往導致打火而發生燒絲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對絲材既能保證順暢地傳送又能與電源保持穩定的電流接觸,因而避免背景技術所述燒絲故障。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包括左絲材推動機構、右絲材推動機構和噴金電弧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絲材推動機構各包括軸線平行的一對輥輪——主動送絲輪和壓緊輪,并且—被傳送絲材沿切線方向壓在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電動機驅動主動送絲輪轉動并因而帶動被傳送絲材前行;—主動送絲輪或壓緊輪為金屬輪,導通該金屬輪的電刷電連接所述電源的一極。該設計的巧妙之處是在導管之外使帶動絲材前行的機械功能兼有電氣接觸的功能,即帶動絲材前行的機械接觸同時提供與電源穩定的電流接觸,化解了現有技術絲材在導管內壁滑動的機械接觸效能與電氣接觸效能之間的矛盾,因而——在使用較小燃弧電流的情況下,可以免除導管的導電功能;——在使用較大燃弧電流的情況下,可以補充導管的導電功能。該設計所帶來的好處是——可設計絲材與導管內壁處于更松動的狀態,以減少絲材與導管內壁的滑動摩擦,便于絲材更順暢地前行;—基于相同電流或接觸壓力的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通過金屬輪在被傳送絲材上的滾動接觸導入電流,相比現有技術絲材在導管內壁的滑動接觸導入電流,可顯著減輕對被傳送絲材的損傷;——在使用較小燃弧電流的情況下,導管可以使用非金屬材料制造,因而減少噴槍結構中的短路故障;尤其是吐出絲材的嘴部可以用如特種陶瓷一類更耐久的材料制造,因而顯著延長使用壽命。該技術方案的典型設計是,還包括—導引絲材進入所述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的進絲導管;—導引絲材離開所述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并到達噴槍嘴部的出絲導管;——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固定于一轉軸,該轉軸由電動機裝置驅動;左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固定于另一轉軸;——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均為金屬輪,且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左側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右側各延伸一同軸的圓柱面,所述電刷沿徑向接觸該圓柱面。該典型設計的好處是——可以使左、右絲材推動機構具有同步的送絲速度;使電弧更穩定,且易于調節;——由于絲材為柔性,該設計巧妙地將引導絲材前行的導管分為上、下游各I段而使絲材推動機構設置于該二段之間,其對絲材在導管內的傳動主要是拉動,僅下游一小段為推動;相比于現有技術如CN201587976U將絲材推動機構設置于導管上游而對絲材的傳動均為推動而暢順得多。其進一步設計之一是,所述二轉軸以圓柱齒輪嚙合,齒數比1:1。該設計使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均對絲材主動推動,送絲更順暢,且減少送絲輪與壓緊輪對絲材的損傷。其進一步設計之二是,左、右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被一彈簧推動壓向主動送絲輪。這是產生壓緊輪向主動送絲輪的壓緊力比較簡單易行的結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效果將在具體實施方式
中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電弧噴槍結構俯視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電弧噴槍結構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電弧噴槍結構去除傳動齒輪后的主視圖;圖4是圖2中A-A剖視圖;圖5是圖4中B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實施例電弧噴槍是在類似于CN201587976U所述現有技術噴槍結構改進而成,其結構如圖1 5所示。電弧噴槍結構包括——沿絲材傳送方向依次安裝在機架5的左進絲導管10、左絲材推動機構和左出絲導管19,右進絲導管20、右絲材推動機構和右出絲導管29 ;——噴氣嘴2 ;——單相的噴金電弧電源。
左、右絲材推動機構各由軸線平行的一對輥輪——左主動送絲輪23和左壓緊輪27、右主動送絲輪13和右壓緊輪17組成。齒輪減速電動機I直接驅動主動軸33,因而傳動緊固于主動軸33的左主動送絲輪23和右主動送絲輪13轉動。緊固于主動軸33的左主動圓柱齒輪12、右主動圓柱齒輪22各以1:1的齒數比分別嚙合緊固于壓緊軸36的左壓緊圓柱齒輪16、右壓緊圓柱齒輪26,因而驅動壓緊軸36傳動緊固于壓緊軸36上的左壓緊輪27、右壓緊輪17轉動。壓緊軸36安裝于圍繞支點8上下擺動的搖架7,被張緊于機架5和搖架7之間的彈簧6推向主動軸33,使左被傳送絲材28沿切線方向被夾緊在左主動送絲輪23與左壓緊輪27之間,右被傳送絲材18沿切線方向被夾緊在右主動送絲輪13與右壓緊輪17之間,因而被帶動前行。左主動送絲輪23與右主動送絲輪13均為金屬輪,左電刷24、右電刷14分別借助于抵住機架5的彈簧張力壓向左主動送絲輪23的圓柱面與右主動送絲輪13的圓柱面,左電刷24引出的左導線25、右電刷14引出的右導線15各連接單相的噴金電弧電源的一極,噴金電弧電源因而傳入左主動送絲輪23、右主動送絲輪13,最后傳導至左被傳送絲材28、右被傳送絲材18。左被傳送絲材28、右被傳送絲材18在左出絲導管19、右出絲導管29出口處接觸形成電弧放電并因而汽化,汽化的金屬微粒被噴氣嘴2輸出的壓縮空氣吹向金屬膜電容器芯子端面。本實施例可以有如下設計修改——左壓緊輪和右壓緊輪均為金屬輪,左、右電刷分別壓向左主動送絲輪的圓柱面,將噴金電弧電源傳入;——左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左側與右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右側各延伸一同軸的圓柱面,電刷沿徑向接觸該圓柱面;——主動圓柱齒輪之一改為渦輪,電動機輸出軸沿與主動軸垂直的方向直接傳動蝸桿,蝸桿嚙合渦輪,帶動主動軸減速旋轉,可以不使用齒輪減速電動機;——本實施例的進出絲導管通常可無需如傳統技術那樣使用金屬管且連接噴金電弧電源,但在使用較大燃弧電流的情況下,設計進出絲導管如傳統技術那樣仍然使用金屬管且連接噴金電弧電源,可以對電刷的導電功能予以補充。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包括左絲材推動機構、右絲材推動機構和噴金電弧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絲材推動機構各包括軸線平行的一對輥輪一主動送絲輪和壓緊輪,并且—被傳送絲材沿切線方向壓在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電動機驅動主動送絲輪轉動并因而帶動被傳送絲材前行;—主動送絲輪或壓緊輪為金屬輪,導通該金屬輪的電刷電連接所述電源的一極。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電弧噴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弓I絲材進入所述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的進絲導管;—導引絲材離開所述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并到達噴槍嘴部的出絲導管;—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固定于一轉軸,該轉軸由電動機裝置驅動;左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固定于另一轉軸;—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均為金屬輪,且左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左側與右絲材推動機構的主動送絲輪沿軸線的右側各延伸一同軸的圓柱面,所述電刷沿徑向接觸該圓柱面。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電弧噴槍,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轉軸以圓柱齒輪嚙合,齒數比I Io
4.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述電弧噴槍,其特征在于左、右絲材推動機構的壓緊輪被一彈簧推動壓向主動送絲輪。
全文摘要
一種金屬膜電容器噴金機中設置的電弧噴槍,包括左絲材推動機構、右絲材推動機構和噴金電弧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絲材推動機構各包括軸線平行的一對輥輪——主動送絲輪和壓緊輪,并且被傳送絲材沿切線方向壓在主動送絲輪與壓緊輪之間,電動機驅動主動送絲輪轉動并因而帶動被傳送絲材前行;主動送絲輪或壓緊輪為金屬輪,導通該金屬輪的電刷電連接所述電源的一極。該設計對絲材既能保證順暢地傳送又能與電源保持穩定的電流接觸,因而改善燒絲故障。
文檔編號C23C4/12GK103008139SQ20121055834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蔣晉輝 申請人:廣州市先河技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