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噴淬機床托輥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噴淬機床輔助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噴淬機床托輥冷卻
>J-U裝直。
背景技術:
噴淬機床是用于對壓制型材的支承輥輥身表面硬化處理的設備,在工作中,被處理工件自身溫度很高(900°C左右),它與機床托輥直接接觸,在短時間內,處理工件的熱量傳遞到機床托輥,使得加工過程中出現轉動困難或者托輥軸停轉的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的出現,使被加工工件質量受到影響。針對這一問題,部分廠家采用加裝托輥套的方法,以減少加工工件和機床托輥之間的接觸面,已達到隔熱的目的,但操作復雜,也容易出現工件軸 向竄動,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降低了勞動強度的噴淬機床托輥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噴淬機床托輥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所述冷卻水槽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在排水口的出口處安裝閥門,所述冷卻水槽的兩側設有支撐托輥的圓弧形凹槽。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加裝冷卻水槽,其中在噴淬最大壓力(0. 3Mpa)時,噴出水流到水槽后,保證有水溢出,以保障托輥可盡量浸泡于水中,將托輥熱量帶走。在噴淬(0.05Mpa)時,噴淬噴出水并流進水槽的量與排水管排出量恰好可以保持平橫狀態,可保證給托輥冷卻,解決了托輥受熱問題,從而加工超限重量工件的表面處理。并且在噴淬機床停止工作后,水會通過排水口泄走,保證水槽內無積水,以免腐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降低了勞動強度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剖視圖。圖中I、冷卻水槽;1-1、圓弧形凹槽;2、排水口 ;3、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I和圖2,根據現有生產存在的問題,由于噴淬機床在加工高溫工件時,會出現托輥受熱,我們分析主要原因是工件熱量短時間內熱量傳導至托輥上,使托輥受熱延伸加長,使軸承受到很大的軸向力,而托輥使用的調心滾子軸承不能承受純軸向負荷。使得托輥軸不能正常運轉,影響加工質量和生,該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1,所述冷卻水槽I底部設有排水口 2,所述在排水口 2的出口處安裝閥門3,所述冷卻水槽I的兩側設有支撐托輥的圓弧形凹槽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在噴淬機床工作時,其中在噴淬最大壓力(0. 3Mpa)時,噴出水流到水槽后,保證有水溢出,以保障托輥可盡量浸泡于水中,將托輥熱量帶走。在噴淬(0. 05Mpa)時,噴淬噴出水并流進水槽的量與排水管排出量恰好可以保持平橫狀態,可保證給托輥冷卻,解決了托輥受熱問題,從而加工超限重量工件的表面處理。并且在噴淬機床停止工作后,水會通過泄水口泄走,保證水槽內無積水,以免腐蝕。
權利要求1.一種噴淬機床托輥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所述冷卻水槽底部設有排水ロ,所述在排水ロ的出口處安裝閥門,所述冷卻水槽的兩側設有支撐托輥的圓弧形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淬機床托輥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所述冷卻水槽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在排水口的出口處安裝閥門,所述冷卻水槽的兩側設有支撐托輥的圓弧形凹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加裝冷卻水槽,噴出水流到水槽后,保證有水溢出,以保障托輥可盡量浸泡于水中,將托輥熱量帶走。在噴淬時,噴淬噴出水并流進水槽的量與排水管排出量恰好可以保持平橫狀態,可保證給托輥冷卻,解決了托輥受熱問題,從而加工超限重量工件的表面處理。并且在噴淬機床停止工作后,水會通過排水口泄走,保證水槽內無積水,以免腐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降低了勞動強度等優點。
文檔編號C21D1/667GK202530128SQ2012201219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回迎東, 楊其深 申請人:天津市天重江天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