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裝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穩定桿感應淬火裝置。
背景技術:
橫向穩定桿由彈簧鋼制造,呈扁平的U形,橫向地安裝在汽車前端或后端,大部分安裝在車架和控制臂之間,也有安裝在輪轂等其他位置的。一般來說,一部轎車至少有一根前穩定桿,大部分的還有一根后穩定桿。橫向穩定桿的主要生產手段是加熱成型、鍛造、中頻淬火、高溫回火、探傷、表面強化、噴涂等工藝。當前,因需避讓底盤上的各種零部件,橫向穩定桿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在產品設計初期,需要制造小批量多批次的樣件用于底盤調試,以便于最終確定產品各項性能參數。因此,每次針對不同形狀&性能參數的穩定桿樣件準備不同的感應淬火工裝,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長,往往無法滿足客戶裝車調試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通用化的感應淬火裝置來解決這類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了一種汽車穩定桿感應淬火裝置,該裝置解決了形狀復雜的穩定桿感應淬火工裝造價高,交期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穩定桿感應淬火裝置,包括機械手,感應淬火線圈,淬火液控制盤和淬火液收集槽,第二機械手上設有夾持臂,感應淬火線圈固定在支架上,淬火液控制盤設有一條淬火液輸送管,所述第二機械手上的夾持臂上設有2個以上夾爪,夾爪打開后的兩爪之間的直線距離大于感應淬火線圈和淬火液控制盤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淬火液控制盤的下部均布數個淬火液噴射錐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穩定桿感應淬火裝置,通過通用化的感應淬火裝置,實現了穩定桿前期調試樣件的柔性制造,同時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縮短了樣件的制造周期,提高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淬火液控制盤6的結構示意圖;
圖3第二垂臂93淬火狀態示意圖;
圖4第二垂臂93淬火狀態示意圖;
圖5桿身92淬火狀態示意圖;
圖6第一垂臂91淬火狀態圖;
圖中:1-第一機械手;2-支架;3-感應淬火線圈;4-夾持臂;41-第一夾爪;42-第二夾爪;43-第三夾爪;5-第二機械手;6-淬火液控制盤;61-淬火液噴射錐孔;7-淬火液輸送管;8-淬火液收集槽;9-橫向穩定桿;91-第一垂臂;92-桿身;93-第二垂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汽車穩定桿感應淬火裝置,包括感應淬火線圈3,淬火液控制盤6和淬火液收集槽8,第一機械手1的機械臂端頭裝有淬火液控制盤6,其下部均布數個淬火液噴射錐孔61,淬火液噴射錐孔61所向的中心與淬火液控制盤6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二機械手上設有夾持臂4,夾持臂4上設有第一夾爪41,第二夾爪42,第三夾爪43,第一夾爪41與第三夾爪43到第二夾爪42的長度相等,三個夾爪可以實現各自的打開和閉合功能,同時各夾爪打開后的兩爪之間的直線距離大于感應淬火線圈3和淬火液控制盤6的直徑;感應淬火線圈3固定在支架2上。
下面結合圖3,圖4,圖5和圖6簡述其工作過程:
如圖3所示,第二機械手5通過夾持臂4上的第一夾爪41,第二夾爪42和第三夾爪43從進料口抓取穩定桿后,將穩定桿9的第二垂臂93勻速送入感應淬火線圈3內,感應線圈3開始工作,對第二垂臂93的桿件表面進行中頻感應淬火,同時淬火液輸送管7向淬火液控制盤6內輸送淬火液,而后經淬火液噴射錐孔61噴向第二垂臂93,完成了垂臂的感應淬火過程,最后淬火液回到淬火液收集槽8,實現了淬火液的循環利用。
第一機械手1和第二機械手5可以通過編程實現穩定桿9淬火過程的聯動。當運動到穩定桿9的折彎處時,第二機械手5傾斜桿身92使折彎處通過感應線圈3,同時第一機械手1也適時聯動將淬火液控制盤6傾斜到適當角度,從而實現當穩定桿9的折彎出淬火。
如圖4所示,輸送到第一夾爪41處時,第一夾爪41打開越過感應淬火線圈3和淬火液控制盤6;同時在桿身92持續進行淬火過程中,第二夾爪42逐漸向淬火感應線圈3靠近,此時第一夾爪41在淬火液控制盤6的下部閉合夾爪抓住桿身92,而后第二夾爪42打開,越過越過感應淬火線圈3和淬火液控制盤6,同時感應淬火線圈3對桿身92實施感應加熱,淬火液控制盤6的淬火液也持續的噴射到桿身上;當桿身92運動到第三夾爪43附近時,此時處于淬火液控制盤6下方的第二夾爪42閉合,而后第三夾爪43打開,越過感應淬火線圈3和淬火液控制盤6向下運動。
當運動到桿身92的第二個折彎處時,第一機械手1和第二機械手5可以通過編程實現穩定桿9淬火過程的聯動,完成折彎處的淬火過程。如圖5所示,待桿身92的折彎處完成了淬火后,夾持臂4已經處于水平狀態,此時第三夾爪43閉合,感應淬火線圈3和淬火液控制盤6對穩定桿第一垂臂91進行淬火,第二機械手5持續向下運動,從而完成第一垂臂91的淬火,最終實現了整個穩定桿的感應淬火,而后第一機械手1上的淬火液控制盤6關閉,第二機械手5向出料口運動,所有夾爪打開將完成淬火的穩定桿9放置于出料口德料架上。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