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頂吹轉爐下料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
背景技術:
在煉鋼生產中,頂吹轉爐是必不可少的設備,在吹煉過程中要通過下料管向爐內加入小顆粒狀的石灰等多種原材料,下料管一般采用焊管制作,下料作業時,原材料和下料管處于直接摩擦的狀態下,再加上處于高溫環境,導致下料管使用時間不長,就會出現磨損漏料的現象,既影響頂吹轉爐生產,又損壞作業環境,同時加大了維修人員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避免原材料和下料管內壁磨損的頂吹轉爐下料管。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包括有管體,所述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是焊接在管體內壁上的。所述兩相臨環形凸臺的距離為0.2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延長了頂吹轉爐下料管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維修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包括有管體1,管體I內壁上設有若干環形凸臺2,環形凸臺2是將直徑為18或20毫米的圓鋼或螺紋鋼彎成圓環,焊接在管體I內壁上的,兩相臨環形凸臺2的距離為0.2米。在下料時,環形凸臺2上部與管體I內壁之間形成一層堆積料,能使落料與堆積料摩擦,避免落料直接磨損管體1,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包括有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環形凸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凸臺是焊接在管體內壁上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相臨環形凸臺的距離為0.2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頂吹轉爐下料管,旨在提供可以避免原材料和下料管內壁磨損的頂吹轉爐下料管。其結構原理是在下料管的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環形凸臺,下料時,可使環形凸臺上部與下料管的管體內壁之間形成一層堆積料,能使落料與堆積料摩擦,避免落料直接磨損管體內壁,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于大量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C21C5/46GK202945262SQ20122022555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9日
發明者張文奇 申請人: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