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汽裝置,特征涉及一種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
技術背景[0002]高爐冶煉是煉鐵生產的一種最主要的方法。高爐冶煉的主要產品是生鐵,副產品有爐渣、煤氣和爐塵。隨著高爐向大型化發展和高爐有效容積利用系數的提高,高爐爐渣處理系統伴隨高爐生產越顯重要,對高爐爐渣處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爐爐渣有多種用途,高溫液態爐渣用水急速冷卻制成水渣,是制磚和制造水泥的上等原料,高爐爐渣水淬工藝是目前我國處理高爐爐渣的主要方法。[0003]高爐在出鐵過程中,經撇渣器對鐵水、爐渣進行分離,分離出的爐渣在進入沖渣溝時,被高壓噴水箱體噴射出的高壓水擊碎后水淬冷卻。由于爐渣的溫度非常高,在遇到水后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汽,并且水蒸汽中還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果不加處理直接排放進入大氣中,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在沖渣溝的沖入端,也就是爐渣被水沖入的沖渣溝的一端,由于是爐渣和水的接觸點(進入點),因此產生的水蒸汽會更多,便會有大量的水蒸汽從沖渣溝的前端溢出,腐蝕高爐設備,并嚴重污染環境,而且也影響工人的操作。[0004]目前,為了減少在爐渣水淬的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汽外溢,一般的操作是在沖渣溝上增設排汽筒,以便將沖渣溝內的水蒸汽抽出,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還是有大量的水蒸汽從沖渣溝的前端溢出。由于沖渣溝的沖入端緊鄰高爐,高爐附近的各種設備較多,空間緊張,因此在沖渣溝的沖入端設置排汽筒存在一定的困難。于是有些做法是提高排汽筒的高度,以便提高排汽筒的排汽量,但當排汽筒的高度過高時,會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當風力較大時,會使排汽筒產生橫向風振,當其風振頻率與自振頻率相近時產生共振,使排氣筒被破壞或被吹倒。并且,即使提高排汽筒的高度,仍有大量的水蒸汽從沖渣溝的沖入端溢出。實用新型內容[0005]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能有效防止水蒸汽從沖渣溝的沖入端外溢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設置在沖渣溝的沖入端上,所述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包括[0007]罩設在所述沖渣溝上的隔汽罩,所述隔汽罩的一端與所述沖渣溝的蓋板連接;[0008]架設在所述隔汽罩上方的卷繞有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相適配的隔汽簾的筒軸裝置;[0009]所述隔汽罩上開設有允許所述隔汽簾通過以阻擋水蒸汽從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溢出的狹長縫,所述狹長縫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方向一致。[0010]作為優選,所述隔汽罩內或所述沖渣溝內設置有用于抵擋所述隔汽簾使其朝向遠離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傾斜的支架。[0011]作為優選,所述隔汽罩內設置有傾斜的用于承托所述隔汽簾朝向遠離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傾斜的擋板,所述擋板的下端連接位于所述沖渣溝內的沿所述沖渣溝寬度方向設置的支架。[0012]作為優選,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內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位于所述隔汽簾的外側。[0013]作為優選,所述隔汽罩的橫截面為倒置的U型,所述隔汽罩的一端通過傾斜設置的尾翼與所述沖渣溝的蓋板連接;所述隔汽罩由鋼板制成,所述隔汽罩的外壁上設置有多根由工字鋼制成的加強肋。[0014]作為優選,所述沖渣溝的兩渣溝壁上澆注有伸出所述渣溝壁上端的連接構件,所述隔汽罩的兩U型臂分別與所述沖渣溝的兩渣溝壁上的連接構件焊接在一起。[0015]作為優選,所述筒軸裝置包括[0016]沿所述沖渣溝寬度方向設置的卷繞有隔汽簾的筒軸;[0017]用于架設所述筒軸的筒軸托座,所述筒軸的兩端分別承托在所述筒軸托座的相對應的兩個支撐臂上;[0018]固定設置在所述筒軸的兩端分別用于與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卡制使所述筒軸停止轉動的定位部件。[0019]作為優選,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圓盤狀的第一卡盤、第二卡盤和定位銷,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套設在所述筒軸上,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上分別設置一圈用于使所述定位銷穿設的第一卡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上的第一卡接孔一一對應;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上分別設置多個用于與所述第一卡接孔對應卡接的用于使所述定位銷穿設的第二卡接孔。[0020]作為優選,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上分別開設有半圓狀的凹槽,多個所述第二卡接孔繞所述凹槽設置形成半圓形;[0021]兩個所述支撐臂呈縱向設置的板狀,兩個所述支撐臂分別位于所述定位部件的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之間。[0022]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卡盤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卡盤的外徑,所述第一卡盤上的第 —接孔位于同一第一圓,所述第二卡盤上的第—^接孔位于同一第二圓上,所述第一圓和第二圓的圓心均處于所述筒軸的軸線上,所述第一圓與所述第二圓的外徑相等。[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0024]I、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安裝占用空間小,解決了高爐前面空間緊張的問題,同時安裝使用方便。[0025]2、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隔汽簾收放自如,放下與收起時隔汽簾的長度可自由調節,在需要隔汽時,將其放下,阻擋在沖渣溝的沖入端防止水蒸汽朝沖渣溝的沖入端流動,當高爐冶煉工程中,即沒有爐渣放出時,可以將隔汽簾收起。[0026]3、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采用疏堵結合的方法能有效防止水蒸汽從沖渣溝的沖入端外溢,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也大大改善了出鐵場附近的環境, 減少了蒸汽對高爐設備的腐蝕。
[002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沖渣溝的一部分,而且示出了隔汽簾的兩種位置狀態);[0028]圖2為圖I的A-A向剖圖;[0029]圖3為圖I的B-B向剖圖;[003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筒軸的結構示意圖(帶有定位部件);[0031]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筒軸托座的結構示意圖。[0032]附圖標記說明[0033]100-沖渣溝101-蓋板[0034]103-渣溝壁104-噴水管[0035]200-隔汽罩201-封堵板[0036]202-狹長縫203-擋板[0037]204-支架205-尾翼[0038]206-加強肋207-U型臂[0039]300-筒軸裝置301-隔汽簾[0040]302-筒軸303-筒軸托座[0041]304-支撐臂305-第 ^盤[0042]306-第二卡盤307-第一卡接孔[0043]308-第二卡接孔309-凹槽[0044]310-搖把孔311-定位銷[0045]312-搖把具體實施方式
[0046]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0047]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設置在沖渣溝100的沖入端上,沖渣溝100上設置蓋板101。所述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包括隔汽罩200和筒軸裝置300,隔汽罩200罩設在沖渣溝100的沖入端上。隔汽罩200的一端與沖渣溝100的蓋板101連接,隔汽罩200的另一端設置用于封閉隔汽罩200另一端的封堵板201。筒軸裝置300架設在隔汽罩200的上方,筒軸裝置300上卷繞有與沖渣溝 100的寬度相適配的隔汽簾301。隔汽罩200上沿沖渣溝100的寬度方向開設有允許隔汽簾301通過以阻擋水蒸汽從沖渣溝100的沖入端溢出的狹長縫202,狹長縫202的長度方向與沖渣溝100的寬度方向一致。[0048]在本實施例中,罩設有隔汽罩200的沖渣溝100的沖入端上取消蓋板101,相當于用隔汽罩200替代蓋板101。隔汽簾301能從狹長縫202直接進入到沖渣溝100內,起到阻擋水蒸汽外溢的目的。當然,也可以保留該段的蓋板101,但蓋板101上必須開設有允許筒軸裝置300的隔汽簾301進入沖渣溝100內的開口,該開口應沿沖渣溝100的寬度方向開設,且該開口的尺寸應貫通沖渣溝100的整個寬度。[0049]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方案,如圖I所示,為了使放入到沖渣溝100內的隔汽簾 301不至于被水蒸汽吹向沖渣溝100的沖入端而導致水蒸汽從沖入端外溢。可以在隔汽罩 200內或沖渣溝100內設置支架(圖中未示出),以用于抵擋隔汽簾使其朝向遠離沖渣溝100 的沖入端傾斜(如圖I中所示的狀態)。當支架位于沖渣溝100內時,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沖渣溝100的兩渣溝壁103上。當支架設置在隔汽罩200內時,支架的兩端則連接在隔汽罩200的側壁(圖中未示出)上。[0050]繼續結合圖I,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放入到沖渣溝100內的隔汽簾301不至于被水蒸汽吹向沖渣溝100的沖入端而導致水蒸汽從沖入端外溢。采用的是這樣的結構隔汽罩200內設置有傾斜的用于承托隔汽簾301朝向遠離沖渣溝100的沖入端傾斜的擋板203, 擋板203的下端連接位于沖渣溝100內的沿沖渣溝100寬度方向設置的支架204,支架204 的兩端分別與沖渣溝100的兩渣溝壁103連接。隔汽簾301被擋板203和支架204承托著, 支架204采用工字鋼。[0051]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優選,在沖渣溝100的沖入端內設置有噴水管104,噴水管 104位于隔汽簾301的外側,從隔汽簾301的外側向隔汽簾301噴水,也即是給隔汽簾301 一個朝向沖渣溝100內部的力,進一步的防止了隔汽簾301向沖渣溝100的沖入端運動的可能。[0052]作為本實施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在本實施例中,隔汽罩200的橫截面為倒置的U 型,隔汽罩200的一端通過傾斜設置的尾翼205與沖渣溝100的蓋板101連接。并且,本實施例中的隔汽罩200采用厚度為IOmm的鋼板制成,為了增加隔汽罩200的強度,在隔汽罩 200的外壁上設置有多根加強肋206。本實施例中的加強肋206采用工字鋼。沖渣溝100 的兩渣溝壁103上澆注有伸出渣溝壁103上端的連接構件(圖中未示出),隔汽罩200的兩 U型臂207及加強肋206與沖渣溝100的兩渣溝壁103上的連接構件焊接在一起。[0053]作為本實施例的再一種優選方案,如圖2、圖4和圖5所示,筒軸裝置300包括筒軸302、筒軸托座303和定位部件,筒軸302沿沖渣溝100的寬度方向設置,筒軸302的長度大于沖渣溝100的寬度,筒軸302上卷繞有隔汽簾301,隔汽簾301的寬度與沖渣溝100的寬度相適配。隔汽簾30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可以采用輸送機膠帶卷。筒軸托座303用于將筒軸302架設在隔汽罩200的上方,筒軸302的兩端分別承托在筒軸托座303的相對應的兩個支撐臂304上,并能在支撐臂304上轉動。筒軸托座303的外形結構可以為任何形式,但只要具有能承托筒軸302的兩端的支撐臂304即可,當然,如圖5所示,筒軸托座303 僅為兩個支撐臂304也是可以的,兩個支撐臂304分別設置在隔汽罩200的兩側的加強肋 206上。為了使筒軸302停止在轉動過程中的任何狀態,也就是當隔汽簾301從筒軸302上放下一定長度,隨時能停止轉軸302的轉動,設置了所述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分別固定設置在筒軸302的兩端用于與筒軸托座303的兩個支撐臂304卡制使筒軸302停止轉動。[0054]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圓盤狀的第一^^盤305、第二卡盤306 和定位銷311,第一^^盤305和第二卡盤306套設在筒軸302上,第一^^盤305和第二卡盤 306上分別設置一圈用于使定位銷311穿設的第一卡接孔307,位于第一卡盤305和第二卡盤306上的第一卡接孔307 —一對應。筒軸托座303的兩個支撐臂304上分別設置多個用于與第一卡接孔307對應卡接的用于使定位銷311穿設的第二卡接孔308。如圖5所示,作為優選,筒軸托座303的兩個支撐臂304上分別開設有半圓狀的凹槽309,多個第二卡接孔7308繞凹槽309設置形成半圓形。筒軸302的兩端位于凹槽309內。[0055]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兩個支撐臂304為呈縱向設置的板狀,兩個支撐臂分別位于所述定位部件的第一^^盤305和第二卡盤306之間。支撐臂304上的第二卡接孔308與第一^^盤305和第二卡盤306的第一^^接孔307相對應。[0056]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第一^^盤305的外徑大于第二卡盤306的外徑,第二卡盤 306比第 ^盤305更靠近筒軸302的端部,第 ^盤305上的第 ^接孔307位于同一第一圓上,第二卡盤306上的第一卡接孔307位于同一第二圓上,第一圓和第二圓的圓心均處于筒軸302的軸線上,第一圓與第二圓的外徑相等。作為一種優選,第一圓的第一卡接孔 307均勻分布,第二圓的第一卡接孔307均勻分布。[0057]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筒軸302的一端上設置有搖把孔310,搖把孔310內設置有用于轉動筒軸302的搖把312。[0058]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的工作原理及操作過程進行簡要介紹[0059]結合圖1,沖渣溝100的沖入端鄰接高爐和沖渣噴嘴(用于向從高爐內出來的爐渣上噴出高壓水,圖中未示出),爐渣與高壓水一起從沖渣溝100的沖入端的下部進入沖渣溝 100內(圖中箭頭方向),由于高壓水和爐渣向沖渣溝100內部方向的流動力很大,因此能推動隔汽簾301進入沖渣溝100內,在剛進入沖渣溝100內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就要向上并向沖渣溝100的沖入端方向流動,由于隔汽簾301的存在,將阻擋水蒸汽向沖入端流動,而有效防止了水蒸汽的外溢。使水蒸汽從沖渣溝100的尾端(遠離高爐的一端) 排出,而被充分利用。[0060]為了保證隔汽簾301在沖渣溝100內保持一種良好的隔汽狀態,在隔汽罩200內設置有傾斜的用于承托隔汽簾301朝向遠離沖渣溝100的沖入端傾斜的擋板203,沖渣溝 100內設置沿沖渣溝100寬度方向設置的支架204,支架204的兩端分別與沖渣溝100的兩渣溝壁103連接。擋板203的下端連接支架204,隔汽簾301被擋板203和支架204承托著。防止隔汽簾301被水蒸汽吹動掀起,而起不到隔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加隔汽簾301 的穩定性,還可以在隔汽簾301的外側設置噴水管104,噴水管104可以設置在支架204上。 噴水管104從隔汽簾301的外側向隔汽簾301噴水,使隔汽簾301永遠保持向沖渣溝100 內傾斜的狀態,以阻擋水蒸汽。[0061]轉動安裝在筒軸302上的搖把312,帶動筒軸302轉動,使隔汽簾301卷繞到筒軸 302上,或從筒軸302上放下到隔汽罩200內和沖渣溝100內,當隔汽簾301的長度已足夠阻擋水蒸汽,應停止筒軸302的轉動,此時只需在第一卡盤305和第二卡盤306相對應的第一卡接孔307和支撐臂304的第二卡接孔308內穿入定位銷311即可,便把筒軸302固定, 使其不能轉動,也就固定了隔汽簾301的長度。同樣的道理,當需要把隔汽簾301卷繞到筒軸302上,而不讓其落下時,也將定位銷311插入到第一^^盤305和第二卡盤306相對應的第一卡接孔307和以及支撐臂304上與第一卡接孔相對應的第二卡接孔308內,便把筒軸 302鎖定而不能轉動。通過調整隔汽簾301的長短控制隔汽效果,另外,還可以在隔汽簾301 上設置標記,以方便了解隔汽簾301放下的長度。[0062]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設置在沖渣溝的沖入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包括 罩設在所述沖渣溝上的隔汽罩,所述隔汽罩的一端與所述沖渣溝的蓋板連接; 架設在所述隔汽罩上方的卷繞有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相適配的隔汽簾的筒軸裝置; 所述隔汽罩上開設有允許所述隔汽簾通過以阻擋水蒸汽從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溢出的狹長縫,所述狹長縫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方向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罩內或所述沖渣溝內設置有用于抵擋所述隔汽簾使其朝向遠離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傾斜的支架。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罩內設置有傾斜的用于承托所述隔汽簾朝向遠離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傾斜的擋板,所述擋板的下端連接位于所述沖渣溝內的沿所述沖渣溝寬度方向設置的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內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位于所述隔汽簾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罩的橫截面為倒置的U型,所述隔汽罩的一端通過傾斜設置的尾翼與所述沖渣溝的蓋板連接;所述隔汽罩由鋼板制成,所述隔汽罩的外壁上設置有多根由工字鋼制成的加強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渣溝的兩渣溝壁上澆注有伸出所述渣溝壁上端的連接構件,所述隔汽罩的兩U型臂分別與所述沖渣溝的兩渣溝壁上的連接構件焊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軸裝置包括 沿所述沖渣溝寬度方向設置的卷繞有隔汽簾的筒軸; 用于架設所述筒軸的筒軸托座,所述筒軸的兩端分別承托在所述筒軸托座的相對應的兩個支撐臂上; 固定設置在所述筒軸的兩端分別用于與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卡制使所述筒軸停止轉動的定位部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銷和圓盤狀的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套設在所述筒軸上,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上分別設置一圈用于使所述定位銷穿設的第一卡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上的第一卡接孔一一對應;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上分別設置多個用于與所述第一卡接孔對應卡接的用于使所述定位銷穿設的第二卡接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軸托座的兩個支撐臂上分別開設有半圓狀的凹槽,多個所述第二卡接孔繞所述凹槽設置形成半圓形; 兩個所述支撐臂呈縱向設置的板狀,兩個所述支撐臂分別位于所述定位部件的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盤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卡盤的外徑,所述第一卡盤上的第一卡接孔位于同一第一圓,所述第二卡盤上的第一卡接孔位于同一第二圓上,所述第一圓和第二圓的圓心均處于所述筒軸的軸線上·,所述第一圓與所述第二圓的外徑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高爐渣處理系統的隔汽裝置,包括罩設在所述沖渣溝上的隔汽罩,所述隔汽罩的一端與所述沖渣溝的蓋板連接,所述隔汽罩的另一端設置用于封閉所述隔汽罩另一端的封堵板;架設在所述隔汽罩上方的卷繞有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相適配的隔汽簾的筒軸裝置;所述隔汽罩上開設有允許所述隔汽簾通過并擋住所述沖渣溝的沖入端的狹長縫,所述狹長縫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沖渣溝的寬度方向一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同時本實用新型采用疏堵結合的方法,有效防止水蒸汽從沖渣溝的沖入端外溢,而使水蒸汽從沖渣溝尾部排出,解決了爐前面積緊張的問題,也防止了對環境的污染。
文檔編號C21B3/08GK202808829SQ20122034508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魏彥杰 申請人:北京明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