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模具業也得到同步發展,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就是汽車模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因為模具的整體高度比較高,脫模時要求平穩。但現有技術中的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中的滑塊大多采用的是豎直方向的脫模設計,即滑塊中滑桿的運動方向與模具分離時的運動方向平行。這種結構的滑塊設計在脫模時只具有導向的功能,對脫模的平穩性沒有實質性貢獻,因為滑塊中滑桿的運動方向與模具分離時的運動方向平行,滑桿在滑桿插孔內運動的距離與模具上下模脫開的距離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滑塊并不能延長模具脫開的時間,使脫模更加平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脫模更加平穩的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它包括模具主體,所述的模具主體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包括滑桿和滑塊座,所述的滑塊座上設有滑桿插孔,所述的滑桿一端固定在模具主體的上模上,滑桿的另一端插在滑桿插孔內,所述的滑塊座安裝在模具主體的下模上,所述的滑塊座上的滑桿插孔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所述的滑桿一端固定在模具主體的上模上,滑桿的另一端插在滑桿插孔內,所述的滑塊座安裝在模具主體的下模上,所述的滑塊座上的滑桿插孔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該結構通過夾角設計,使得滑桿在滑桿插孔內的滑動距離延長了,這樣脫模的時候脫模時間得到延長,自然脫模也就更加平穩。 作為優選,所述的滑塊座上的滑桿插孔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的銳角角度在15 45度之間。該角度范圍內脫模更加順暢。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模具主體,2、熱嘴,3、產品型腔,4、斜頂,5、滑桿,6、滑桿插孔,7、滑塊座,Θ、滑桿插孔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1,一種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它包括模具主體1,所述的模具主體I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包括滑桿5和滑塊座7,所述的滑塊座7上設有滑桿插孔6,所述的滑桿5 —端固定在模具主體I的上模上,滑桿5的另一端插在滑桿插孔6內,所述的滑塊座7安裝在模具主體I的下模上,所述的滑塊座7上的滑桿插孔6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的滑塊座7上的滑桿插孔6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如附圖中的Θ所示,所述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的銳角角度在15 45度之間。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的銳角角度為設為30度,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還包括熱嘴2、產品型腔3和斜頂4等與現有技術中的模具相同的結構。還有就是所述的滑塊并不只有一個,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設置,一般是設置四個,分布在模具的四個角上。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這種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它包括模具主體(1),所述的模具主體(I)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包括滑桿(5)和滑塊座(7),所述的滑塊座(7)上設有滑桿插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桿(5)—端固定在模具主體(I)的上模上,滑桿(5)的另一端插在滑桿插孔(6)內,所述的滑塊座(7)安裝在模具主體(I)的下模上,所述的滑塊座(7)上的滑桿插孔(6)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銳角角度在15 45度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它包括模具主體(1),所述的模具主體(1)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包括滑桿(5)和滑塊座(7),所述的滑塊座(7)上設有滑桿插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桿(5)一端固定在模具主體(1)的上模上,滑桿(5)的另一端插在滑桿插孔(6)內,所述的滑塊座(7)安裝在模具主體(1)的下模上,所述的滑塊座(7)上的滑桿插孔(6)的中軸線與豎直方向成夾角,所述的夾角為銳角。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脫模更加平穩的汽車發動機保護蓋模具。
文檔編號B22C9/24GK202877485SQ20122045961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葛文枝 申請人:寧海縣現代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