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車輪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車輪的鑄造模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輪傾斜澆注,提高出品率,降低鑄造成本,因而提聞利潤空間的一種鑄造|旲具。
背景技術:
由于市場單位相互競爭,車輪的價格在不斷地下壓,幾乎沒有什么利潤空間,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空間,在其它工序環節中已無法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我們用提高鋼水利用率,也就是說提高工藝出品率的方法來降低鑄造成本,提高利潤。車輪為天車用鑄鋼件車輪,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受力較大,要求內部不能有縮孔、縮松等缺陷,鑄件輪廓尺寸為Φ850Χ160的一種圓板型鑄件。根據革新前工藝,在輪輞上至少放置3個保溫冒口,工藝出品率僅有69. 36%,浪費了原材料(鋼水)的同時,還增加了工人切割冒口的操作時間,浪費了人力物力,增加了鑄造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車輪鑄造模具,傾斜澆注車輪,提高鑄件出品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輪鑄造模具,包括上箱和下箱,上箱和下箱合型作為整箱,在整箱內設置有車輪模型腔,車輪模型腔以外的上箱和下箱內均充滿型砂,在上箱上設置有澆道和澆注系統,澆注系統與澆道聯通,軸孔芯和外圈踏面芯均在上、下箱各設置一半,在上箱內設置有一個冒口,冒口設置在車輪輪輞端面加工面上,下箱下面設置有傾斜墊板。上述車輪鑄造模具,傾斜墊板的斜度為1:10,即將車輪合型后的砂型設置冒口的一端按1:10的斜度墊高,進行傾斜澆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生產出的車輪內部不會形成縮孔和縮松,有利于得到密實的鑄件,保證內在質量,達到設計要求。鑄件出品率提高至80%以上。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鑄造時是采用傾斜澆注方式,采用I個冒口布置在車輪輪輞端面上,合好型后把冒口一端按1:10的斜度墊高,進行傾斜澆注。工藝出品率由69. 36%提高至80%以上,鑄件內部沒有縮孔和縮松,降低了鑄造成本,提高了利潤空間。表I是目前澆注模具與本實用新型對比效果分析表。表I
車輪重量kg I原工藝澆冒口重量kg I本發明澆冒口重量kg I工藝出品率 360159---69.36%
360---丨79· 5丨81· 91%
[0013]圖1是車輪零件示意圖。圖2目前鑄造車輪模具安裝狀態示意圖。圖3是圖2俯視圖澆注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和圖5所示的一種車輪鑄造模具,包括上箱I和下箱2,上箱I和下箱2合型作為整箱,在整箱內設置有車輪模型腔,車輪模型腔以外的上箱和下箱內均充滿型砂6,在上箱I上設置有澆道3和澆注系統8,澆注系統8與澆道3聯通,軸孔芯4和外圈踏面芯5均在上、下箱各設置一半,在上箱內設置有一個冒口 7,冒口設置在車輪輪輞端面加工面上,下箱下面設置有傾斜墊板9,傾斜墊板的斜度為1:10。即將車輪合型后的砂型設置冒口的一端按1:10的斜度墊高,進行傾斜澆注。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輪鑄造模具,包括上箱(I)和下箱(2),上箱(I)和下箱(2)合型作為整箱,在整箱內設置有車輪模型腔,車輪模型腔以外的上箱和下箱內均充滿型砂¢),其特征在于 在上箱(I)上設置有澆道(3)和澆注系統(8),澆注系統⑶與澆道(3)聯通,軸孔芯⑷ 和外圈踏面芯(5)均在上、下箱各設置一半,在上箱內設置有一個冒口(7),冒口設置在車輪輪輞端面加工面上,下箱下面設置有傾斜墊板(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輪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傾斜墊板的斜度為1: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輪鑄造模具,包括上箱和下箱,上箱和下箱合型作為整箱,在整箱內設置有車輪模型腔,車輪模型腔以外的上箱和下箱內均充滿型砂,在上箱上設置有澆道和澆注系統,澆注系統與澆道聯通,軸孔芯和外圈踏面芯均在上、下箱各設置一半,在上箱內設置有一個冒口,冒口設置在車輪輪輞端面加工面上,下箱下面設置有傾斜墊板。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生產出的車輪內部不會形成縮孔和縮松,有利于得到密實的鑄件,保證內在質量,達到設計要求。鑄件出品率提高至80%以上。
文檔編號B22C9/28GK202877490SQ2012205668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安曉文 申請人:林州重機鑄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