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成膜裝置,具體為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稀土-鐵-硼系永磁體的輻射磁環的制備過程中,需要用到一種助熔合金薄膜材料,在該助熔合金薄膜材料的制備過程中,需要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但是,目前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新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目前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包括上端開口的外殼和置于外殼內的內芯,所述內芯頂部延伸有封閉外殼開口的外邊沿,所述外殼和內芯之間形成空腔;所述內芯頂部的外邊沿上開有至少一個出水孔,縱向貫穿內芯本體開有至少一個進水孔。工作時,進水孔與外部進水管路連接,出水孔與出水管路連接,冷卻液通過進水孔直接到達空腔的底部,然后上升通過頂部的出水孔流出。將本裝置置于熔化后的合金液中,由于冷卻液在本裝置內部的循環冷卻作用,本裝置的外殼表面溫度與合金液內溫度相差非常大,合金液一旦接觸到本裝置即在外殼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將本裝置從合金液中提升出來后,就制成了合金薄膜材料。
`[0008]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10]圖2是內芯的結構不意圖。[0011]圖3是圖2的正面縱向剖視圖。[0012]圖4是圖1的正面縱向剖視圖。[0013]圖5是圖1的側面縱向剖視圖。[0014]圖中,1-內芯,2-外殼,3-空腔,11-外邊沿,12-出水孔,13-進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0016]如圖1、2、3、4、5所示,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包括上端開口的外殼2和置于外殼2內的內芯1,所述內芯I頂部延伸有封閉外殼2開口的外邊沿11,所述外殼2和內芯I之間形成空腔3 ;所述內芯I頂部的外邊沿11上開有至少一個出水孔12,縱向貫穿內芯I本體開有至少一個進水孔13。具體實施時,將外殼2的外表面制作成粗糙狀,這樣在制備合金薄膜材料時,當本裝置浸沒在合金液中,外殼2上粗糙的外表面有利于在其上形成薄膜。外殼2和內芯I的外邊沿11可以通過螺栓緊固。所述該裝置應用不與合金液發生反 應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可以采用鑰Mo。
權利要求1.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開口的外殼(2)和置于外殼(2)內的內芯(1),所述內芯(I)頂部延伸出封閉外殼(2)開口的外邊沿(11),所述外殼(2)和內芯(I)之間形成空腔(3);所述內芯(I)頂部的外邊沿(11)上開有至少一個出水孔(12),縱向貫穿內芯(I)本體開有至少一個進水孔(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2)的外表面呈粗糙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成膜裝置,具體為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解決了目前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的問題。一種熔融合金的成膜裝置,包括上端開口的外殼(2)和置于外殼(2)內的內芯(1),所述內芯(1)頂部延伸出封閉外殼(2)開口的外邊沿(11),所述外殼(2)和內芯(1)之間形成空腔(3);所述內芯(1)頂部的外邊沿(11)上開有至少一個出水孔(12),縱向貫穿內芯(1)本體開有至少一個進水孔(13)。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C23C26/02GK202881389SQ20122059743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4日
發明者徐建波, 祁三文, 張鋒銳, 張敏, 成志強, 張燕慶 申請人:山西匯鏹磁性材料制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