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心磨床通過式磨削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排放法規的頒布,柴油機噴油泵的泵端壓力分別達到140Mpa和160Mpa,在這樣的泵端壓力下,為了改善接觸應力分布,延長使用壽命,滾輪體的滾輪一般都采用鼓形滾輪。傳統的加工方法主要為成形砂輪切入法和導輥超精法。成形砂輪切入法生產效率低,粗糙度達不到要求。導輥超精法生產效率低,需要超精數遍。現在多采用無心磨床通過式磨削法進行加工,生產效率高,加工得到的鼓形形狀精度高。如中國專利CN 2332529Y,將砂輪和導輪的外圓平面修整成凹圓弧形和凸圓弧形,將托板上部表面制成半徑相對應的凹圓弧形,從而實現工件在無心磨床上的貫穿磨削。但由于不同工件要求的弧度不同,難以直接進行調整,而需要不同對應弧度的托板,且需要將托板上面加工成弧形,增加了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適應不同工件鼓形加工要求的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包括砂輪、導輪、托板和托架;托板通過托架設于砂輪和導輪之間;該加工裝置還包括調整螺釘;調節托板呈弧形,弧形開口朝向導輪;托架兩側分別設有螺孔;調整螺釘分別穿過對應的螺孔與托板相抵觸;托板的弧形通過調整螺釘的抵觸形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調整螺釘與托板的抵觸位置為托板垂直方向的中部邊緣,使得弧度調整更加對稱、精確。托板為彈簧鋼板。砂輪兩端設有倒角,方便工件進入。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優點:利用兩側調整螺釘調整托板弧度,既能適應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又省去了加工步驟,節約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鼓形滾輪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托板的一種弧形調整裝配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圖1中托板的另一種弧形調整裝配示意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中,1-砂輪,2-調整螺釘,3-托板,4-工件,5-導輪,6-托架,7_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包括砂輪1、導輪5、托板3、調整螺釘
2、固定螺釘7和托架6。托板3采用彈簧鋼板,中心通過固定螺栓7固定在托架6上,托架6固定在砂輪I和導輪5之間。結合圖2和圖3,托架6可在中間設置夾槽,托板3設于夾槽內,固定螺栓7穿過夾槽一端,將托板3的中心抵觸在夾槽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栓7和托板3的夾持作用將托板3的中心固定;或托架6直接通過固定螺栓7與托板3的中心固定相連,結合圖4和圖5。托板3的固定的砂輪I和導輪5的外圓表面修整成與待磨削工件4圓弧半徑相同的凹圓弧形和凸圓弧形。托架6的中部兩側分別設有M8螺孔,調整螺釘2穿過螺孔與托板3相抵觸,托板3通過兩端調整螺釘2的抵觸力產生彎折,形成朝向導輪5方向的凹圓弧面。操作時,粗調托板3的弧度半徑約為工件4圓弧半徑,參見圖1,隨著砂輪和導輪的順時針旋轉,工件4從下端輸入,通過托板3的支承導向,貫穿磨削成的弧形外圓工件從上端輸出。測量工件4的弧度和凸度,通過調整螺釘2反復微調托板3的弧度,直至得到的工件4合格為止。
權利要求1.一種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包括砂輪、導輪、托板和托架;所述托板通過托架設于砂輪和導輪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裝置還包括調整螺釘;所述托板呈弧形,弧形開口朝向所述導輪;所述托架兩側分別設有螺孔;所述調整螺釘分別穿過對應的螺孔與所述托板相抵觸;所述托板的弧形通過所述調整螺釘的抵觸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螺釘與托板的抵觸位置為托板垂直方向的中部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為彈簧鋼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兩端設有倒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鼓形滾輪的加工裝置,包括砂輪、導輪、托板和托架;托板通過托架設于砂輪和導輪之間;該加工裝置還包括調整螺釘;托板呈弧形,弧形開口朝向導輪;托架兩側分別設有螺孔;調整螺釘分別穿過對應的螺孔與托板相抵觸;托板的弧形通過調整螺釘的抵觸形成。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可適應不同工件鼓形加工要求,加工方便,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B24B5/26GK203019169SQ201220731479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馮樹云, 戴兆春, 管序林 申請人:金湖縣常盛動力機械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