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冶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在以前超低磷鋼生產工藝中,最成熟的工藝為轉爐雙聯工藝。但雙聯工藝要求必須采用兩個轉爐,一個作為脫磷轉爐,一個作為脫碳轉爐,且需要專用半鋼鋼包實施中間環節的倒運,這種工藝對在原轉爐設計時沒有考慮轉爐雙聯工藝冶煉的轉爐冶煉車間難以實施,即使單爐能夠實現,也不能連續生產。另外目前國內大型煉鋼廠中很多百噸以上轉爐煉鋼區域,在當時設計時都沒有考慮轉爐雙聯工藝,經多方論證在這些區域開展雙聯工藝生產超低磷鋼難度極大,車間改造困難,很難達到連續性生產,若重新設計建造車間,費用巨大,且浪費時間。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現狀,為了解決那些不能采用雙聯工藝的轉爐煉鋼車間,無法實現超低P鋼連續生產的問題,我們發明了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該工藝不需要對原來的裝備進行改造,利用單轉爐即可實施雙渣操作,省去了設備改造成本,轉爐冶煉周期只需增加4min,就能實現連續穩定生產,最大限度的節約了改造投資,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所述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具體實施步驟如下:(I)鐵水脫硫預處理,預處理后鐵水條件:鐵水溫度1250 1400°C,鐵水中Si含量0.35 0.60%,鐵水中P含量彡0.090%,鐵水中S含量彡0.005%。(2)鐵水 廢鋼加入:依據鐵水成分和溫度,根據模型計算需要配加的廢鋼量。兌鐵iu先將擋潘塞放入出鋼口,然后兌入脫硫鐵水,后加入廢鋼。(3) 一次吹煉:氧槍開吹前將轉爐底吹強度調節到彡0.045 Nm3/ (fmin),開吹后的前Imin頂吹供氧強度為3.0 Nm3/ (fmin),槍位1.4m, Imin后將供氧強度降低至3.0 Nm3/(fmin)的70 80%,槍位提升至1.6 1.8m。在開吹后4min內將渣料加入完畢,鋼水溫度控制在1300 1400°C,供氧吹煉6 7min提槍,提槍后底吹攪拌Imin后放渣,放渣到見有少量鐵水逸出時停止。(4) 二次吹煉及出鋼控制:轉爐二次吹煉開吹前將底吹強度設定為0.037Nm3/(fmin),氧槍開吹后供氧強度設定為3.0 Nm3/ (fmin),吹煉過程槍位1.6 1.8m,開吹后加入渣料,吹煉過程均衡升溫,副槍第一次定碳測溫后將槍位降低至1.3m直至吹煉終點,終點溫度為1600 1630°C,出鋼至1/3左右加入合金,出鋼至3/4后開始加入擋渣錐。其中步驟(3)或(4)中所加渣料為石灰、輕燒白云石、螢石、燒結返粉、或鐵皮中的至少一種。步驟(3)中所加料渣的量根據得到的爐渣堿度1.8 2.2,爐渣中成分FeO和MnO的總含量為12 20%,MgO含量為5 9%添加;步驟(4)中所加料渣的量根據步驟(4) 二次吹煉所加渣料的量根據終渣堿度3.5 4.5,MgO 8 10%,Fe018 25%配加。
步驟(3) —次吹煉得到爐渣的指標參數為:堿度1.8 2.2,爐渣中FeO和MnO的總含量為12 20%,MgO含量為5 9%。步驟(4)二次吹煉得到終點爐渣的指標參數為:堿度3.5 4.5,爐渣中FeO含量18 25%,MgO 含量 8 10%,C 含量 0.03 0.06%。另外步驟(3)或(4)中通過添加鐵皮或燒結礦來控制溫度范圍和調節爐渣成分含量。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為:該工藝解決了那些不能采用雙聯工藝的轉爐煉鋼車間,無法實現超低P鋼連續生產的問題,不需要對原來的裝備進行改造,通過調整工藝方法,利用單轉爐即可實施二次吹煉操作,省去了設備改造成本;并且轉爐冶煉周期只需增加4min,就能實現連續穩定生產,最大限度的節約了改造投資,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槍位和燒結礦或鐵皮來調節爐渣溫度,使其均勻升溫,通過渣料來調節爐渣中堿度及各成分含量等,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冶煉鋼種:9Ni鐵水準備:采用KR對鐵水進行預處理脫硫,處理前后鐵水成分、溫度見表I。表I鐵水脫硫預處理前后成分和溫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其生產步驟為: (1)鐵水脫硫預處理,預處理后鐵水條件:鐵水溫度1250 140(TC,鐵水中Si含量0.35 0.60%,鐵水中P含量彡0.090%,鐵水中S含量彡0.005% ; (2)鐵水廢鋼加入:鐵水廢鋼加入前,將擋渣塞安放在出鋼口內,先兌入鐵水,然后加入廢鋼; (3)—次吹煉:氧槍開吹前將轉爐底吹強度設定為彡0.045Nm3/(t*min),開吹后4min內將洛料加入完畢,開吹后的前Imin供氧強度設定為3.0 Nm3/ (fmin),槍位1.4m ; Imin后將供氧強度降低至3.0 Nm3/ (fmin)的70 80%,槍位提升至1.6 1.8m,供氧吹煉共6 7min后提槍,提槍后底吹攪拌Imin后放洛; (4)二次吹煉及出鋼控制:轉爐二次吹煉開吹前將底吹強度設定為0.037Nm3/(t*min),氧槍開吹后供氧強度設定為3.0 Nm3/ (fmin),吹煉過程槍位1.6 1.8m,開吹后加入洛料,吹煉過程均衡升溫,副槍第一次定碳測溫后將槍位降低至1.3m直至吹煉終點,終點溫度為1600 1630°C,出鋼至1/3左右加入合金,出鋼至3/4后開始加入擋渣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次吹煉得到爐渣的指標參數為:堿度1.8 2.2,爐渣中FeO和MnO的總含量為12 20%,MgO含量為5 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二次吹煉得到終點爐渣的指標參數為:堿度3.5 4.5,爐渣中FeO含量18 25%,MgO含量8 10%, C 含量 0.03 0.06%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一次吹煉時間為6 7min,吹煉Imin后供氧強度降低至3.0 Nm3/ (fmin)的70 80%,一次吹煉終點溫度1300 1400°C,一次吹煉后放渣到見有少量鐵水逸出時停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一次吹煉所加渣料的量根據一次吹煉終渣的堿度為1.8 2.2,MgO 5 9%配加。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二次吹煉所加渣料的量根據終渣堿度3.5 4.5,MgO 8 10%,Fe018 25%配加。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渣料為石灰、輕燒白云石、螢石、燒結返粉、或鐵皮中的至少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超低磷鋼的生產工藝,工藝步驟為鐵水實施脫硫預處理,實施雙渣操作,一次吹煉期間氧氣流量適當降低,轉爐底吹強度≥0.045Nm3/(t·min),供氧吹煉時間6~7min,一次吹煉完畢實施最大限度放出爐渣;放渣后,二次吹煉開始供氧強度和底吹強度恢復正常,二次吹煉終點爐渣堿度控制在3.5~4.5,FeO含量18~25%,MgO含量8~10%,終點溫度1600~1630℃,終點C含量0.03~0.06%,出鋼前采用專用擋渣塞,出鋼3/4后加入擋渣錐。采用以上工藝,僅利用單座轉爐即可進行超低P鋼的連續穩定生產,為不能實施轉爐雙聯連續操作的轉爐車間提供了一種連續生產超低P鋼的方法,并可穩定將轉爐終點P控制在0.005%以下,脫氧合金化后回P控制在0.001%以下。
文檔編號C21C5/30GK103194564SQ20131009721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萬友堂, 祝桂合, 韓啟彪, 王念欣, 趙志洪, 周蘭聚 申請人:濟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