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金焙燒礦金銀回收率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提高難處理金礦金銀回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黃金經過多年的過度開采,易處理資源日漸枯竭,而含砷含碳等難處理礦儲藏量相對較大,從世界黃金及國內黃金儲量變化的趨勢看,處理難選冶礦將是黃金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由之路。目前難浸金礦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微生物浸出、熱壓氧化浸出和焙燒浸出。微生物浸出是利用微生物(細菌)的氧化作用選擇性溶解礦石中某組分的工藝過程,既可以用來提取金屬,也可以用來除去礦石中的有害干擾組分。但此種方法要求礦石中硫含量及銅等有價金屬含量較低,否則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硫酸鹽和稀酸,不但硫、銅、砷等無法回收,還要用大量的石灰中和,產生大量的渣。從已投入生產的幾個企業來看,綜合回收和經濟效益并不理想。熱壓氧化浸出就是通過提高溫度和通氧氣來增大有價金屬或有害金屬在浸出劑中的溶解度,從而加速浸出反應的過程。這一方法使難浸金礦中硫化物及含砷化合物被氧化成硫酸和砷酸鹽,使金粒暴露出來便于氰化浸出。但是熱壓氧化浸出法所需要的壓力和溫度較高,對設備材料、機械加工、自動化儀表及控制、操作技術水平都有較高要求。目前此方法在我國鎳冶金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黃金冶煉行業尚處在研究階段。焙燒法是在適宜的氣氛和低于礦物原料熔點溫度下,使礦物原料中的組分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的工藝過程。對于含砷難浸金礦一般采用二段焙燒。現有含砷難浸金礦經過二段焙燒后形成的焙砂氰化浸出,隨氰化鈉用量的增加,金浸出率也隨之增加,當氰化鈉用量達950g/t時,金浸出率達84.61% ;依舊存在金回收率低的問題,經過研究發現導致其回收率低的在于含金焙砂礦表面附著Fe2O3使焙砂礦中的金難以被提取的問題,同時現有工藝對其附屬產品的回收也具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進一步提高難處理金礦中金銀及附屬產品回收率的方法,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將含金礦石二段焙燒后形成的焙砂進行調漿,經調漿后送入酸解反應槽,向酸解反應槽加入98%的濃硫酸直至濃硫酸稀釋到67 70%,反應結束后,向酸解反應槽中加入水進行浸取,然后向酸解反應槽加入鐵皮對高價鐵進行還原,還原反應完全后酸解反應槽內物質送至濃密機進行沉降濃縮,對沉降濃縮后的底流礦漿進行過濾和洗滌,洗滌后的濾餅送中和槽用堿液進行中和,中和后的料漿送至氰化工段回收金銀。濃密機上部的澄清液送至結晶工段分離亞鐵結晶,生成綠礬。
調漿工藝為將結晶及亞鐵分離后的濾液返料作為廢酸去調漿槽與焙砂礦混合。本發明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對焙燒礦進行脫鐵處理,其主要化學反應式為: Fe203+3H2S04=Fe2 (SO4) 3+3H20
2Fe3++Fe=3Fe2+
力求包裹金全部被解離,利于后續工序對金銀的回收,提高金銀的回收率,經測試通過本工藝脫鐵處理后,氰化工段黃金回收率從85%提高到95%,并分離回收其中的附屬產品硫酸亞鐵,更加有效的利用金礦資源,減少資源浪費,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首先焙燒脫砷、脫硫后的二段焙砂進行調漿,調漿工藝為將結晶及亞鐵分離后的濾液返料作為廢酸去調漿槽與焙砂混合;調漿后送入酸解反應槽,加入98%的濃硫酸,稀釋到70%左右,通過濃硫酸稀釋放熱使礦漿溫度升高,發生主反應。反應使礦漿中三氧化二鐵分解后形成硫酸鐵。主反應結束后,向酸解罐中加入水進行浸取,然后加入鐵皮將溶液中的高價鐵還原成低價鐵,當溶液中三價鐵還原完全后送至濃密機,經沉降濃縮后的底流礦漿用過濾機進行過濾和洗滌,洗滌后的濾餅進入中和槽,用堿液進行中和,中和后的料漿送至后續氰化工段回收金銀。濃密機上部的澄清液經過濾后送至結晶器,通過以蒸汽為動力的蒸汽噴射器及真空泵的抽吸在結晶器內形成一定的真空,使結晶器內硫酸亞鐵溶液中的水分蒸發,水分蒸發帶走的熱量使溶液溫度得以降低,溶液中所含的硫酸亞鐵逐漸以七水硫酸亞鐵晶體形式析出,當結晶器內溶液達到一定溫度后,停止結晶,將結晶后的溶液送至過濾機,使結晶的硫酸亞鐵與溶液分離。分離出的硫酸亞鐵經過濾洗滌后送至硫酸亞鐵處理工段。
權利要求
1.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金礦石二段焙燒后形成的焙砂進行調漿,經調漿后的料漿送入酸解反應槽,向酸解反應槽加入98%的濃硫酸直至濃硫酸稀釋到67 70%,反應結束后,向酸解反應槽中加入水進行浸取,然后向酸解反應槽加入鐵皮對高價鐵進行還原,還原反應完全后酸解反應槽內物質送至濃密機進行沉降濃縮,對沉降濃縮后的底流礦漿進行過濾和洗滌,洗滌后的濾餅送中和槽用堿液進行中和,中和后的料漿送至氰化工段回收金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濃密機上部的澄清液送至結晶工段分離亞鐵結晶,生成綠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調漿的工藝為將結晶及亞鐵分離后的濾液返料作為廢酸去調漿槽與焙砂混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硫酸浸取還原工藝提高難處理金礦回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金礦石二段焙燒后形成的焙砂進行調漿,經調漿后送入酸解反應槽,向酸解反應槽加入98%的濃硫酸直至濃硫酸稀釋到67~70%,反應結束后,向酸解反應槽中加入水進行浸取,然后向酸解反應槽加入鐵皮對高價鐵進行還原,還原反應完全后酸解反應槽內物質送至濃密機進行沉降濃縮,對沉降濃縮后的底流礦漿進行過濾和洗滌,洗滌后的濾餅送中和槽用堿液進行中和,中和后的料漿送至氰化工段回收金銀。
文檔編號C22B3/08GK103194598SQ2013101367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9日
發明者魏紹東, 楊斌, 朱定華, 張萬福, 曾倩, 王蕊, 吳蕾 申請人:貴州東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