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中型鑄件單件或批量生產的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制作木型,但木型不僅費用昂貴,而且制作難度大;二是采用EPS材料制作模型,用樹脂砂造型,但此方法生產的鑄件質量不穩(wěn)定,缺陷多;三是干砂負壓消失模生產,但目前能生產大型鑄件的極少。關于消失模鑄造工藝,又稱實型鑄造,是用泡沫塑料(EPS、STMMA或EPMMA)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為與要生產鑄造的零件結構、尺寸完全一樣的實型模具,經過浸涂耐火涂料(起強化、光潔、透氣作用)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經三維振動造型,澆鑄造型砂箱在負壓狀態(tài)下澆入熔化的金屬液,使高分子材料模型受熱氣化抽出,進而被液體金屬取代冷卻凝固后形成的一次性成型鑄造新工藝生產鑄件的新型鑄造方法。對于消失模鑄造有多種不同的叫法,國內主要的叫法還有“干砂實型鑄造”、“負壓實型鑄造”,簡稱EPS鑄造。國外的叫法主要有:lost foam process ( USA )、policastprocess ( Italy )等。與傳統(tǒng)鑄造技術相比,消失模鑄造技術具有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被國內外鑄造界稱為“21世紀的鑄造技術”和“鑄造工業(yè)的綠色革命”。模型制 作過程中涉及模型取出的問題,或者說起模問題,如果該過程處理不當,不僅容易損傷EPS模型,也會損傷型腔,導致逐漸質量不穩(wěn)定,缺陷多。當前還沒有較好的起模裝置,這是影響當前EPS模型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
發(fā)明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EPS模型完整取出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豎直貫穿EPS模型的螺桿與接合于EPS模型下端的受力板相連接。從上述結構可以看出,依據本實用新型,受力板形成頂托,被螺桿穿過EPS模型中心引出,從而,通過螺桿與受力板形成EPS模型的脫模結構,從而保證EPS模型能夠相對完整的取出。上述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所述EPS模型的側面設有光滑層。上述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所述光滑層為貼裝在所述EPS模型側面的光滑紙。上述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所述受力板設有中心孔,而所述螺桿穿過該中心孔而被與一下螺母連接。上述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匹配一 EPS模型,設有f 4根所述螺桿以及所對應的受力板。上述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所述受力板恰好容納入形成在所述EPS模型下端的沉孔內。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的原理圖。圖中:1、光滑紙,2、EPS模型,3、螺桿,4、上螺母,5、受力板,6、下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附圖1,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典型結構是,豎直貫穿EPS模型2的螺桿3與接合于EPS模型2下端的受力板5相連接。應知,提托力最好過EPS模型2的重心,盡可能的避免取出時產生偏斜。進一步地所述EPS模型2的側面設有光滑層,減小脫模力。
從而依據上述結構,減少摩擦又提高了模型的強度,通過受力板5與螺桿3的組合制作,通過受力板5受力,而不是EPS模型的某一點受力,受力面積大,能夠保證EPS模型完整的取出,并且由于EPS模型未被損傷,從而使其能夠重復利用。因此,進一步地,經過測算,生產生產2 件鑄件時,EPS模型制作費用僅相當于木型的1/5左右。采用EPS材料制作鑄件模型,增加一種起模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EPS模型2外表貼光滑紙1,減少起模摩擦力,可用性不亞于木型。進一步的,關于所述光滑層,如前所述的光滑紙1,還可以采用其他的已經成型的光滑層,也可以噴涂形成的光滑層。光滑紙是一種打印用紙,表面光滑,在此處與所對應的摩擦面間摩擦系數小。應當理解,在此處,光滑紙I應理解成光滑紙層。關于所述受力板5與所述螺桿3的連接關系,兩者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也可以在受力板5上形成螺紋孔,兩者兩文連接。在一些應用中,為了方便調整,所述受力板5設有中心孔,而所述螺桿3穿過該中心孔而被與一下螺母6連接,從而,可以通過螺紋連接調整長度,適應不同的應用。EPS模型2的規(guī)模有大有小,根據EPS模型的大小匹配一 EPS模型,設有f 4根所述螺桿3以及所對應的受力板5。當螺桿3有多個時,應使其分布符合中心對稱結構,或者中心與EPS模型2的中心大體一致。螺桿太多可能會使重心難以調定,因此最多最好不要超過4根。為了簡化結構,且符合EPS模型結構的匹配,如圖1下部所示,所述受力板5恰好容納入形成在所述EPS模型2下端的沉孔內,整體結構相對規(guī)整,方便取出。在圖1所示的結構中,下螺母6需要有一段螺桿進行匹配,顯然,當把螺桿直接焊接在所述受力板5上時,結構會更緊湊,也更有利于取出。依上述結構可以達到或接近木型造型的質量水平。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豎直貫穿EPS模型(2)的螺桿(3)與接合于EPS模型(2)下端的受力板(5)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EPS模型(2)的側面設有光滑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層為貼裝在所述EPS模型(2)側面的光滑紙(I )。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5)設有中心孔,而所述螺桿(3)穿過該中心孔而被與一下螺母(6)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匹配一EPS模型,設有Γ4根所述螺桿(3)以及所對應的受力板(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5)恰好容納入形成在所述EPS模型(2 )下端的沉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鑄造模型制作的結構,豎直貫穿EPS模型的螺桿與接合于EPS模型下端的受力板相連接。依據本實用新型能夠便于EPS模型完整取出。
文檔編號B22C7/00GK203124637SQ2013201237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fā)明者羅柏強, 高善才 申請人:德州卓爾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