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06312閱讀:287來源:國知局
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包括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三級滾筒冷卻器以及余熱回收系統,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進料口設置有液態渣流槽以及粒化器,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三級滾筒冷卻器串聯連接;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上均設置有汽水進出口;所述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通過輸水管道連通的給水泵、除氧器以及汽包。本實用新型可以梯級利用高爐渣的余熱生產出高品位的飽和蒸汽,并且通過固態渣的快速冷卻提高廢渣利用品位,整體過程連續運行不受高爐間歇周期的影響。
【專利說明】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節能環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高溫液態爐渣的處理系統。【背景技術】
[0002]高爐渣是煉鐵的副產品,高爐渣的排出溫度在1400°C左右,每噸高爐渣所含熱量達1.8GJ,約折合64kg標準煤所含熱量。同時,在高爐渣處理工序最終排出的廢渣之中,含有十分有用的活性成份,雖然因為處理工藝的不同其活性成分有所差別,但均可以作為筑路、水泥等行業的原料加以應用。
[0003]傳統的處理高爐渣的主要方法為濕法水淬法,該方法工藝簡單,并能夠回收廢渣副產品,但不能利用余熱,且消耗大量冷卻水,并產生有害氣體,因此當前的技術主要是發展水淬法的替代工藝,也即干法余熱回收工藝。各種干法粒化工藝可節省大量的水資源并且避免濕法所生成硫化物有害氣體,具有代表性的干法工藝主要是風碎法和轉杯法。其中:I)風碎法是采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噴吹熔融渣液形成渣顆粒,2)轉杯法則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轉杯或轉盤將傾倒在轉杯(盤)上的渣液進行粒化。多年來,無論是風碎法還是轉杯法都止步于工業性試驗,并且比較多地將重點放在余熱回收,而忽視渣產品的副加價值利用,或者,雖然也能實現渣產品利用,但卻放棄了余熱價值。總體來說,技術上沒有同時實現兩者的雙收益,二者多成為互相制約的矛盾因素。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回收高溫液態高爐渣余熱和實現廢渣高品位利用的高爐渣處理系統。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包括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三級滾筒冷卻器以及余熱回收系統,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進料口設置有與高爐出渣口連通的用于輸送高爐渣的液態渣流槽以及對高爐渣進行破碎粒化的粒化器,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的進料口連通,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與三級滾筒冷卻器的進料口連通,三級滾筒冷卻器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連通渣粒收集裝置;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上均設置有汽水進出口 ;所述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通過輸水管道與水源連通的給水泵,給水泵的出水端通過輸水管道連通除氧器以及汽包,從除氧器輸出的冷卻水依次經三級滾筒冷卻器、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后流向汽包。
[0007]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上還分別設置有渣棉出口,渣棉出口連通抽風集棉系統;所述抽風集棉系統包括通過抽風管道分別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上的渣棉出口連通的捕棉器,捕棉器通過抽風管道連通引風機。
[0008]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均為通過支撐架支撐并橫向放置的筒體結構,筒體的壁面采用膜式密排管串聯布置而成,筒體通過設置在倉體外部的驅動機構驅動以筒體中心軸線為中心軸旋轉;所述膜式密排管的進出水端與汽水進出口連通。
[0009]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水源與給水泵之間輸水管道上設置有軟化水箱,所述余熱回收系統中的每段輸水管道上分別設置一水閥。
[0010]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捕棉器與引風機之間的每段抽風管道上分別設置一風閥。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具體結構為: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包括相互連通的前置倉、中倉以及后置倉;所述液態渣流槽以及粒化器均設置在前置倉的進料口處,前置倉的后端與中倉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中倉的后端與后置倉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汽水進出口設置在后置倉的末端中心;所述中倉為采用膜式密排管串聯布置而成的可回轉筒體結構,中倉內腔中設置有螺旋輸料冷卻管,膜式密排管的進出水端分別通過管道連通汽水進出口。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改進在于:所述中倉內腔的中后段還布設有料幕防磨揚板。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改進在于:所述中倉的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筒式中倉的縱剖面是矩形、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或者一頭大一頭小的錐形結構。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改進在于:所述前置倉的上部以及后置倉的上部分別設置有朝向前置倉內腔和中倉內腔的速凝劑噴射裝置。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技術進步如下。
[0016]本實用新型僅需一次熱交換即可產生蒸汽,不同于熱渣轉換成熱風、熱風再轉換為蒸汽的傳統工藝,本實用新型采用多級滾筒對高爐渣進行冷卻,實現了渣余熱的梯級利用,同時將間歇供熱轉換為連續供熱,提高了余熱回收效率。水冷膜式滾筒可直接生產高溫高壓熱水,只需閃蒸就可供蒸汽用戶使用,提高了余熱利用的品位。三級滾筒的設計,圍繞高爐渣活性成份化學改變的各重要溫度區間,以快速通過1200°C硅酸三鈣分解點、700°C左右β相硅酸二鈣分解點為目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高爐渣的活性成份,提高了廢渣的利用品位。
[0017]本實用新型多級滾筒的設計,便于調節各段緩存的渣量和存留時間,可有效緩解高爐運行間歇性與余熱利用連續性之間矛盾。高溫液態渣的冷卻密閉進行,并不與水直接接觸,無爆炸危險和人身傷害隱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1、壓縮空氣機,2、粒化器,3、液態渣流槽,41-43、捕棉器,5、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1、前置倉,52、中倉,53、后置倉,54、渣棉出口,55、汽水進出口,56、筒壁,57、料幕防磨揚板,58、螺旋輸料冷卻管,59、速凝劑噴射裝置,6、汽包,7、蒸汽用戶,81-83、下料管,9、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10、三級滾筒冷卻器,11、除氧器,12、軟化水箱,13、給水泵,14、弓丨風機,15、排氣筒,161-164、風閥,171-175水閥。【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2]一種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采用高壓氣體對高爐渣進行破碎,并采用多級串聯滾筒形式對渣粒進行梯級降溫和余熱回收。
[0023]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三級串聯滾筒、抽風集棉系統以及余熱回收系統,其中三級串聯滾筒包括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和三級滾筒冷卻器10 ;—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的進料口連通,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與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進料口連通,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連通渣粒收集裝置。
[0024]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用于收集粒化器噴出的1400°C左右的高溫液態渣粒,并進行第一級降溫。其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相互連通的前置倉51、中倉52以及后置倉53。前置倉51的前端設置有進料口,后置倉53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前置倉51的后端與中倉52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中倉的后端與后置倉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中倉為可回轉設備,而前置倉和后置倉不可回轉。
[0025]前置倉51的前端設置有液態渣流槽3和粒化器2,前置倉的頂部設置有渣棉出口54,前置倉的底部設置有排渣口。液態渣流槽3連通高爐出渣口和前置倉的進料口,用于將高爐出渣口輸出的高爐渣送入前置倉,同時前置倉也通過進料口與大氣連通。
[0026]粒化器2的輸入端通過管道連通壓縮空氣機1,該管道上設置有風閥161,調節高速風流量。粒化器2采用高速氣體對液態渣流槽送入前置倉的高爐渣進行破碎粒化。前置倉底部排渣口的設置,主要用于排出掉落在前置倉中的高爐渣,也稱之為事故排渣口。
[0027]中倉52橫向設置,中倉通過并列設置的兩套支撐架支撐,并通過設置在倉體外部的驅動機構驅動旋轉,中倉在旋轉過程中,以中倉的中心軸線為中心軸旋轉。中倉為筒式圍封結構,中倉的壁面采用膜式密排管串聯布置而成,筒體直徑為2?4m。在本實施例中筒式中倉的橫截面為圓形,筒式中倉的縱剖面是矩形,即筒式中倉為圓柱體結構。當然筒式中倉的橫截面還可以是多邊形,筒式中倉的縱剖面還可以是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或者一頭大一頭小的錐形結構。膜式密排管與余熱回收系統連通,膜式密排管中的換熱介質為水、飽和水、欠飽和水或者汽水混合物中的一種。
[0028]筒式中倉的內腔中設置有螺旋輸料冷卻管58,用于在中倉回轉過程中向后置倉輸送渣料,同時起一定的冷卻換熱作用。中倉內腔的中后段還布設有料幕防磨揚板57,料幕防磨揚板57的板高高于中倉倉壁。料幕防磨揚板的作用在于輸料的同時揚起浮動的固態渣粒形成料幕,既可控制液態渣的飛行距離,又避免了較大的液態渣粒或部分半液態渣粒產生粘壁效應,并將液態局部高熱量間接轉移至固態渣;另外,還可對高速射入的固態渣粒起到攔截作用,可以保護中倉后段的倉壁換熱管免受直接沖刷,并起到強化換熱的作用。
[0029]后置倉的末端中心設置有汽水進出口,汽水進出口的前端與膜式密排管連通,汽水進出口的后端通過管道與余熱回收系統連通。后置倉的末端底部設置有出料口,用于排出冷卻并粉碎后的固態渣粒。后置倉的頂部設置有渣棉出口。
[0030]前置倉的上部和后置倉的上部分別設置有速凝劑噴射裝置59,前置倉的速凝劑噴射裝置朝向前置倉中部設置,后置倉的速凝劑噴射裝置朝向中倉內腔設置,用于向前置倉和中倉噴射表面凝固劑、微粉防粘劑或相關液體介質,并能夠根據渣粒的品質,調節速凝劑的流量,以提高渣成分的可利用率。
[0031]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用于將渣溫從900°C左右降至350°C左右,采用快進慢出方式,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輸送來的間歇性進渣轉變為連續出渣物料并完成二級換熱。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結構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的中倉結構相同,為可回轉設備。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的后端中部設置有汽水進出口,后端上部設置有渣棉出口。
[0032]三級汽化滾筒冷卻器,用于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送來的粒化渣由350°C降至200°C以內,采用均勻進料、均勻出料的連續工作模式。三級汽化滾筒冷卻器的后端中部設置有汽水進出口,后端上部設置有渣棉出口。
[0033]所述余熱回收系統包括軟化水箱12、給水泵13、除氧器11以及汽包6,軟化水箱12的進水口通過輸水管道與水源連通,軟化水箱12的出水口通過輸水管道與給水泵13的進水口連通,給水泵13的出水口通過輸水管道與除氧器11的進水口連通,除氧器11的出水口通過輸水管道與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汽水進口連通,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汽水出口通過輸水管道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的汽水進口連通,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的汽水出口通過輸水管道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汽水進口連通,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汽水出口通過輸水管道與汽包6的進水口連通,汽包6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蒸汽用戶7連通。
[0034]上述給水泵13與除氧器11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水閥171,除氧器11與三級滾筒冷卻器10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水閥172,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水閥173,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水閥174,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與汽包6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水閥175。水閥的設置用于分別控制相應輸水管道的水流量。
[0035]抽風集棉系統用于解決低堿度高爐渣在破碎過程易產生渣棉的收集問題,通過對渣粒在飛行和輸送的中間環節抽風從而分離出渣中混雜的渣棉,并對渣棉進行攔截、收集和壓縮打包。抽風集棉系統主要針對高爐渣及與之相似的低堿度熔渣處理系統予以配置,而對中高堿度爐渣,凡粒化過程無渣棉產生的均可不予配置。
[0036]抽風集棉系統包括捕棉器、引風機14以及排氣筒15。捕棉器共設置三個,分別針對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上的渣棉出口設置。其中,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前置倉的渣棉出口和后置倉的渣棉出口通過抽風管道連通捕棉器41,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的渣棉出口通過抽風管道連通捕棉器42,三級滾筒冷卻器10上的渣棉出口通過抽風管道連通捕棉器43,三個捕棉器分別通過抽風管道與引風機14連通,引風機通過抽風管道連通排氣筒15。
[0037]上述三個捕棉器與引風機14之間的三個抽風管道上分別設置一風閥162?164,用于控制抽風量。
[003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所述:
[0039]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中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分別在相應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繞中心軸線旋轉。
[0040]高溫液態高爐渣從液態渣流槽送入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前置倉中后,壓縮空氣機I向粒化器提供約0.6Mpa以上的空氣(還可以是氮氣或蒸汽等)壓縮氣體,高溫液態高爐渣在粒化器的噴吹下粒化成平均直徑2_左右的固態或半固態顆粒散落于中倉之內,液態和半液態渣粒在中倉中快碰到中倉的換熱冷卻筒壁56上迅速凝結剝落,部分渣粒直接與料幕防磨揚板12所形成的料幕相撞落下,并在回轉運動中完成與筒壁56的換熱,完成溫度從1400°C左右到900°C左右的快速冷卻過程;隨后,渣粒在螺旋輸料冷卻管的作用下送入后置倉,后置倉的渣粒經下料管81進入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進行第二階段的冷卻,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采用常規冷卻方式將溫度為900°C左右的渣粒降溫到350°C左右;最后經下料管82進入三級滾筒冷卻器進行第三階段的冷卻換熱,換熱至200°C以下排放,輸出的冷渣可作為水泥添加原料。
[0041]高溫液態高爐渣在粒化過程中,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和三級滾筒冷卻器的膜式壁管內通過熱水采用強制循環吸收滾筒內的熔渣熱量產生飽和蒸汽,壓力可達1.0Mpa以上。
[0042]粒化過程中產生的渣棉通過捕棉器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完成收集分離,從引風機出來的熱風最后經引風機14后由排氣筒15排放(根據含塵情況決定是否加除塵器)。
[0043]同步粒化過程中,從水源輸出的冷水經軟化水箱軟化后,在給水泵13的做功下進入除氧器11形成除氧水,除氧水依次進入三級滾筒冷卻器10、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和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進行換熱升溫,最后生成的高溫高壓熱水進入汽包6,閃蒸成飽和蒸汽供蒸汽用戶7使用。
[0044]下面以某試驗項目的工程設計為例,對各級滾筒的工藝要求進行詳細描述:
[0045]1、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工藝要求
[0046]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屬于高溫段,整個降溫區間從1400°C降到900°C。高爐渣以小液滴形式從前置倉破碎粒化噴入中倉內,前置倉為半封閉,渣粒在中倉內的自由飛行距離約8?10m,通過螺旋輸料冷卻管送料,中后部的料幕防磨揚板根據需要布置可形成料幕,以控制飛行距離和實現防磨防粘的功能,
[0047]每個處理周期為1.5h,循環往復,每天16個周期。其中,進渣僅持續30min,渣流量1.2t/min,爐渣以熔融態小液滴(凝固后l-5mm)形式進入中倉內;最后出渣口排出渣粒。整個周期中,采用間斷進渣、連續出渣的方式;渣進口溫度為1400°C左右,出渣溫度約900°C ;出渣流量為0.4t/min ;冷卻水流量為12.8t/h,冷卻水進口溫度為220°C (汽水混合物),冷卻水出口溫度為220°C (汽水混合物),冷卻水工作壓力為2.5Mpa(G),蒸汽間斷生成,汽包連續輸出蒸汽。汽水混合物為飽和水和飽和蒸汽組成,進出口水汽溫度相同都為飽和溫度,但焓值不同,因此可實現換熱,因為汽水混合比例不同且水的蒸發潛熱數值大大高于飽和水焓值。
[0048]2、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的工藝要求
[0049]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屬于中溫段,整個降溫區間從900°C降到350°C,該設備為常規連續進料方式,但應充分考慮高爐渣的物化傳熱特性、對設備的磨損及滾動狀態下的物料輸送特性。
[0050]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工作過程中,采用快進慢出方式;渣處理量為24t/h,渣進口溫度為900°C,渣出口溫度為350°C ;冷卻水流量為12.8t/h ;冷卻水進口溫度為150°C,冷卻水出口溫度為220°C (汽水混合物),冷卻水工作壓力為2.5Mpa(G)。
[0051]3、三級汽化滾筒冷卻器的工藝要求
[0052]三級汽化滾筒冷卻器屬于低溫段,整個降溫區間從350°C降到250°C,該設備為常規連續進料方式,但應充分考慮高爐渣的物化傳熱特性、對設備的磨損及滾動狀態下的物料輸送特性。
[0053]在三級汽化滾筒冷卻器工作過程中,采用均勻進料、均勻出料的連續工作模式;渣處理量為24t/h,渣進口溫度為350°C,渣出口溫度為250°C;冷卻水流量為12.8t/h ;冷卻水進口溫度為104°C,冷卻水出口溫度為150°C,冷卻水工作壓力為1.5Mpa(G)。
【權利要求】
1.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三級滾筒冷卻器(10)以及余熱回收系統,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的進料口設置有與高爐出渣口連通的用于輸送高爐渣的液態渣流槽(3)以及對高爐渣進行破碎粒化的粒化器(2),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與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與三級滾筒冷卻器(10)之間分別通過下料管串聯連通,三級滾筒冷卻器(10)的出料口通過下料管連通渣粒收集裝置; 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上均設置有汽水進出口 ; 所述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通過輸水管道與水源連通的給水泵(13),給水泵的出水端通過輸水管道連通除氧器(11)以及汽包(6),從除氧器輸出的冷卻水依次經三級滾筒冷卻器(10)、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后流向汽包(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上還分別設置有渣棉出口,渣棉出口連通抽風集棉系統;所述抽風集棉系統包括通過抽風管道分別與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上的渣棉出口連通的捕棉器,捕棉器通過抽風管道連通引風機(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二級汽化滾筒存儲倉(9)以及三級滾筒冷卻器(10)均為通過支撐架支撐并橫向放置的筒體結構,筒體的壁面采用膜式密排管串聯布置而成,筒體通過設置在倉體外部的驅動機構驅動以筒體中心軸線為中心軸旋轉;所述膜式密排管的進出水端與汽水進出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與給水泵之間輸水管道上設置有軟化水箱(12),所述余熱回收系統中的每段輸水管道上分別設置一水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棉器與引風機之間的每段抽風管道上分別設置一風閥。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任一項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汽化滾筒粒化倉(5)包括相互連通的前置倉(51)、中倉(52)以及后置倉(53);所述液態渣流槽(3)以及粒化器(2)均設置在前置倉的進料口處,前置倉(51)的后端與中倉(52)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中倉(52)的后端與后置倉(53)的前端采用機械密封相連,汽水進出口設置在后置倉的末端中心; 所述中倉(52)為采用膜式密排管串聯布置而成的可回轉筒體結構,中倉內腔中設置有螺旋輸料冷卻管(58),膜式密排管的進出水端分別通過管道連通汽水進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倉內腔的中后段還布設有料幕防磨揚板(57 )。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倉的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筒式中倉的縱剖面是矩形、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或者一頭大一頭小的錐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態高爐渣粒化及多滾筒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倉的上部以及后置倉的上部分別設置有朝向前置倉內腔和中倉內腔的速凝劑噴射裝置(59)。`
【文檔編號】C21B3/06GK203625395SQ20132080027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鄭巖, 張鵬, 談慶, 雷震東, 王紅軍, 徐長存, 張玉軍 申請人:無錫市東方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肇州县| 治多县| 汶川县| 丽水市| 清徐县| 常宁市| 陆丰市| 高邑县| 长沙市| 古浪县| 永胜县| 永川市| 永德县| 罗城| 湖北省| 华阴市| 阜宁县| 沙坪坝区| 宣化县| 临沂市| 留坝县| 廉江市| 北辰区| 封丘县| 嘉峪关市| 博兴县| 宝兴县| 河间市| 卢湾区| 黄浦区| 通州市| 南靖县| 延川县| 新竹县| 文水县| 海门市| 民县| 吉安市| 凯里市|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