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包括造型線、澆鑄線、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第一換向機、第一推箱機、第二換向機、第二推箱機、第三換向機、第三推箱機、第四換向機和第四推箱機;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造型線的輸出端和澆鑄線的輸入端之間,能夠將砂箱輸送到澆鑄線上;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澆鑄線的輸出端和造型線的輸入端之間,能夠將砂箱輸送到造型線上。本實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連接的造型線、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澆鑄線和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組合形成鑄造生產流水線,在兩個機動輸送輥道線作用下,實現了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且造型線和澆鑄線可交叉運行,具有互補的功能,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
【背景技術】
[0002]鑄造生產是將金屬加熱熔化,使其具有流動性,然后澆入到具有一定形狀的鑄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壓力、離心力、電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滿型腔,冷卻并凝固成鑄件(或零件)的一種金屬成形方法。
[0003]由于鑄件采用手工生產鑄造,生產效率較低,僅能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所以一些企業采用機械化生產線生產鑄件。現有技術中的鑄造生產線在鑄造時需要砂箱一箱挨著一箱布滿全線,常通過氣缸或油缸驅動砂箱運行,砂箱一箱頂著一箱行走,前面砂箱不走后面砂箱就無法行走,所以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無法運行,因此運行節拍較慢,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成本也會隨之升高。
[0004]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以實現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進而提高生產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以實現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進而提高生產效率。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包括:
[0008]造型線,所述造型線沿著砂箱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開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和合箱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
[0009]澆鑄線,所述澆鑄線上設置有澆鑄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
[0010]當所述造型線運行滯后時能夠將所述造型線上的砂箱輸送到所述澆鑄線上的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所述造型線的輸出端和所述澆鑄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1]當所述澆鑄線運行滯后時能夠將所述澆鑄線上的砂箱輸送到所述造型線上的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所述澆鑄線的輸出端和所述造型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2]用于將所述造型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砂箱運行方向的第一換向機,所述第一換向機設置在所述造型線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3]用于將所述造型線輸出的砂箱推到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上并能夠在所述砂箱布滿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時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所述砂箱推到所述澆鑄線上的第一推箱機,所述第一推箱機設置在所述第一換向機遠離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一端;[0014]用于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澆鑄線的砂箱運行方向的第二換向機,所述第二換向機設置在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出端與所述澆鑄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5]用于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推到所述澆鑄線上的第二推箱機,所述第二推箱機設置在所述第二換向機遠離所述澆鑄線的一端;
[0016]用于將所述澆鑄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砂箱運行方向的第三換向機,所述第三換向機設置在所述澆鑄線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7]用于將所述澆鑄線輸出的砂箱推到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并能夠在所述砂箱布滿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時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所述砂箱推到所述造型線上的第三推箱機,所述第三推箱機設置在所述第三換向機遠離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一端;
[0018]用于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造型線的砂箱運行方向的第四換向機,所述第四換向機設置在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出端與所述造型線的輸入端之間;
[0019]用于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推到所述造型上的第四推箱機,所述第四推箱機設置在所述第四換向機遠離所述造型線的一端。
[0020]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包括:
[0021]第一機架;
[0022]能夠推動砂箱由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入端向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出端移動的第一輥輪,所述第一輥輪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架上;
[0023]能夠提供旋轉動力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通過第一傳送鏈條機構與所述第一輥輪連接。
[0024]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包括:
[0025]第二機架;
[0026]能夠推動砂箱由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入端向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出端移動的第二輥輪,所述第二輥輪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上;
[0027]能夠提供旋轉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通過第二傳送鏈條機構與所述第二輥輪連接。
[0028]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均為單向滾動輥輪。
[0029]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均為驅動電機。
[0030]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第一換向機、所述第二換向機、所述第三換向機和所述第四換向機均為能夠改變砂箱高度的換向缸。
[0031]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澆鑄線在所述澆鑄工位之前還設置有清掃工位。
[0032]優選的,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所述開箱工位設置有自動開箱機;所述翻箱工位設置有自動翻箱機;所述清理工位設置有自動清理裝置;所述合箱工位設置有自動合箱機。[0033]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包括造型線、澆鑄線、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第二機動輸送棍道線、第一換向機、第一推箱機、第二換向機、第二推箱機、第三換向機、第三推箱機、第四換向機和第四推箱機;造型線沿著砂箱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開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澆鑄線上設置有澆鑄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造型線的輸出端和澆鑄線的輸入端之間,當造型線運行滯后時其能夠將造型線上的砂箱輸送到澆鑄線上;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連接在澆鑄線的輸出端和造型線的輸入端之間,當澆鑄線運行滯后時其能夠將澆鑄線上的砂箱輸送到造型線上;第一換向機用于將造型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砂箱運行方向,其設置在造型線的輸出端與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的輸入端之間;第一推箱機用于將造型線輸出的砂箱推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上并能夠在砂箱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時將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砂箱推到澆鑄線上,其設置在第一換向機遠離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一端;第二換向機用于將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燒鑄線的砂箱運行方向,其設置在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的輸出端與燒鑄線的輸入端之間;第二推箱機用于將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輸出的砂箱推到澆鑄線上,其設置在第二換向機遠離澆鑄線的一端;第三換向機用于將澆鑄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砂箱運行方向,其設置在澆鑄線的輸出端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入端之間;第三推箱機用于將澆鑄線輸出的砂箱推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并能夠在砂箱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時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砂箱推到造型線上,其設置在第三換向機遠離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一端;第四換向機用于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的運行方向更換為造型線的砂箱運行方向,其設置在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輸出端與造型線的輸入端之間;第四推箱機用于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輸出的砂箱推到造型上,其設置在第四換向機遠離造型線的一端。
[0034]本實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連接的造型線、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澆鑄線和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組合形成鑄造生產流水線,該鑄造生產流水線工作時,通過第一換向機對造型后的砂箱進行換向,再利用第一推箱機將砂箱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砂箱通過機動輥道輸送到澆鑄線的輸入端,利用第二換向機對砂箱進行換向,再通過第二推箱機將砂箱推進澆鑄線上并完成澆鑄等工序;通過第三換向機對澆鑄后的砂箱進行換向,再利用第三推箱機將砂箱推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上的砂箱通過機動輥道輸送到造型線的輸入端上,利用第四換向機對砂箱進行換向,再通過第四推箱機將砂箱推進造型線上并完成開箱、翻轉、取出鑄件、清理、造型、翻轉、合箱等工序。
[0035]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在工作過程中,當砂箱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時,使第一推箱機工作,該線上的機動輥道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機推動砂箱,砂箱頂著砂箱可以直接輸送到澆鑄線上;當砂箱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時,使第三推箱機工作,該線上的機動輥道不工作,利用第三推箱機推動砂箱,砂箱頂著砂箱可以直接輸送到造型線上。
[0036]當砂箱未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也就是造型線運行滯后時,第一推箱機可以不斷地將造型線輸出端的砂箱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上,并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自動補給到澆鑄線上;當砂箱未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也就是澆鑄線運行滯后時,第三推箱機可以不斷地將澆鑄線輸出端的砂箱推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的機動輥道上,并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自動補給到造型線上。
[0037]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在兩個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作用下,實現了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且造型線和澆鑄線可交叉運行,具有互補的功能,進而提聞了生廣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鑄造生產流水線的流程示意圖;
[004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鑄造生產流水線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主視圖;
[0042]圖4是圖3中A的局部放大結構圖;
[0043]圖5是圖3中B的局部放大結構圖;
[0044]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俯視圖;
[0045]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實現了在缺少砂箱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且造型線和澆鑄線可交叉運行,具有互補的功能,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0047]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8]請參考附圖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包括造型線a、澆鑄線C、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第二機動輸送棍道線d、第一換向機1、第一推箱機5、第二換向機
2、第二推箱機6、第三換向機3、第三推箱機7、第四換向機4和第四推箱機8 ;造型線a沿著砂箱9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開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澆鑄線c上設置有澆鑄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連接在造型線a的輸出端和澆鑄線c的輸入端之間,當造型線a運行滯后時其能夠將造型線a上的砂箱9輸送到澆鑄線c上;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連接在澆鑄線c的輸出端和造型線a的輸入端之間,當澆鑄線c運行滯后時其能夠將澆鑄線c上的砂箱9輸送到造型線a上;第一換向機I用于將造型線a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砂箱9運行方向,其設置在造型線a的輸出端與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輸入端之間;第一推箱機5用于將造型線a輸出的砂箱9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上并能夠在砂箱9布滿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時將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上的砂箱9推到燒鑄線c上,其設置在第一換向機I遠離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一端;第二換向機2用于將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澆鑄線c的砂箱9運行方向,其設置在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出端與燒鑄線c的輸入端之間;第二推箱機6用于將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輸出的砂箱9推到澆鑄線c上,其設置在第二換向機2遠離澆鑄線c的一端;第三換向機3用于將燒鑄線c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第二機動輸送棍道線d的砂箱9運行方向,其設置在澆鑄線c的輸出端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入端之間;第三推箱機7用于將燒鑄線c輸出的砂箱9推到第二機動輸送棍道線d上并能夠在砂箱9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時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的砂箱9推到造型線a上,其設置在第三換向機3遠離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一端;第四換向機4用于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造型線a的砂箱9運行方向,其設置在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出端與造型線a的輸入端之間;第四推箱機8用于將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輸出的砂箱9推到造型上,其設置在第四換向機4遠離造型線a的一端。
[0049]本實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連接的造型線a、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澆鑄線c和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組合形成鑄造生產流水線,為了節省占用空間,優選的,造型線a、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澆鑄線c和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四條線和四個換向機形成矩形循環鑄造流水線,如圖2所示。上述四個推箱機具體為油缸、氣缸、電動推缸等。
[0050]該鑄造生產流水線工作時,通過第一換向機I對造型后的砂箱9進行換向,再利用第一推箱機5將砂箱9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上,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上的砂箱9通過機動輥道輸送到澆鑄線c的輸入端,利用第二換向機2對砂箱9進行換向,再通過第二推箱機6將砂箱9推進澆鑄線c上并完成澆鑄等工序;通過第三換向機3對澆鑄后的砂箱9進行換向,再利用第三推箱機7將砂箱9推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的砂箱9通過機動輥道輸送到造型線a的輸入端上,利用第四換向機4對砂箱9進行換向,再通過第四推箱機8將砂箱9推進造型線a上并完成開箱、翻轉、取出鑄件、清理、造型、翻轉、合箱等工序。
[0051]上述鑄造生產流水線在工作過程中,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和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的砂箱9可以在機動輥道的驅動下運行,也可以在推箱機的推動下運行。當砂箱9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機動輥道時,可以使第一推箱機5工作,該線上的機動輥道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機5推動砂箱9,砂箱9頂著砂箱9可以直接輸送到澆鑄線c上,也可以使該線的機動輥道工作,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9自動補給到澆鑄線c上;當砂箱9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機動輥道時,可以使第三推箱機7工作,該線上的機動輥道不工作,利用第三推箱機7推動砂箱9,砂箱9頂著砂箱9可以直接輸送到造型線a上,也可以使該線的機動輥道工作,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9自動補給到造型線a上。
[0052]當造型線a運行滯后也就是砂箱9未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機動輥道時,第一推箱機5可以不斷地將造型線a輸出端的砂箱9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機動輥道上,并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9自動補給到澆鑄線c上;當澆鑄線c運行滯后也就是砂箱9未布滿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機動輥道時,第三推箱機7可以不斷地將澆鑄線c輸出端的砂箱9推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機動輥道上,并利用該線的機動輥道將砂箱9自動補給到造型線a上;提高了生產線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0053]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在兩個機動輸送輥道線的作用下,實現了在缺少砂箱9時生產線仍能正常運行,且造型線a和澆鑄線c可交叉運行,具有互補的功能,生產效率提高了 20%?25%。
[0054]而且,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廠房占地面積小,同等產量,僅手工20 %?25 %的工作面積;同時操作比較簡單,投資較小,生產成本較低,適用于于成批大量生產。
[0055]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包括第一機架10、第一輥輪12、第一驅動裝置11和第一傳送鏈條機構;第一棍輪12能夠推動砂箱9由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入端向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出端移動,其設置在第一機架10上;第一驅動裝置11能夠提供旋轉動力,其通過第一傳送鏈條機構與第一輥輪12連接。
[0056]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包括第二機架、第二輥輪、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二傳送鏈條機構;第二輥輪能夠推動砂箱9由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入端向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出端移動,其設置在第二機架上;第二驅動裝置能夠提供旋轉動力,其通過第二傳送鏈條機構與第二輥輪連接。
[0057]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11具體為驅動電機,同樣的第二驅動裝置也選為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結構比較簡單,方便控制,且體積較小,能夠減少占用空間。當然,上述第一驅動裝置11和第二驅動裝置還可以為旋轉氣缸或者發動機等。
[0058]為了便于裝配,本實用新型分別將第一機架10和第二機架、第一輥輪12和第二輥輪、第一驅動裝置11和第二驅動裝置、第一傳送鏈條機構和第二傳送鏈條機構選擇為相同的結構,本實施例僅針對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結構進行具體闡述。
[0059]如圖3-7所示,其中,圖6的箭頭方向為砂箱9的運行方向;第一傳送鏈條機構包括鏈輪13和連接上述鏈輪13與第一輥輪12的鏈條,上述鏈輪13和驅動電機(具體為第一驅動裝置11)均設置在第一機架10上。本實用新型由驅動電機、鏈條、鏈輪13和第一輥輪12形成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機動輥道,具有安裝方便,性能穩定,噪音低等特點,而且運行平穩可靠。
[0060]工作時,驅動電機首先驅動鏈輪13轉動,鏈輪13轉動時會帶動鏈條移動,鏈條進而帶動第一輥輪12同步運行,從而將第一輥輪12上的砂箱9 一起運行。
[0061]本實用新型的砂箱9可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運行,也可在第一推箱機5的推動下運行。當砂箱9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機動輥道時,可以使驅動電機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機5推動砂箱9,使砂箱9頂著砂箱9直接進入澆鑄線c上,也可以使驅動電機工作,利用第一棍輪12將砂箱9輸送到燒鑄線c上;當砂箱9未布滿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機動輥道時,使第一推箱機5和驅動電機均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機5不斷地將造型線a上的砂箱9推到機動輥道上,進而利用驅動電機驅動第一輥輪12將砂箱9自動輸送到澆鑄線c上。所以,在砂箱9布滿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 (或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機動輥道時即使驅動電機不工作,第一推箱機5 (或第三推箱機7)也可以將砂箱9推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 (或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保證了運行的可靠性。
[0062]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不設置鏈條,使驅動電機直接驅動輥輪發生轉動,或者采用齒輪傳動機構,以達到同樣的使第一輥輪12能夠驅動砂箱9運行的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0063]優選的,第一輥輪12和第二輥輪均為單向滾動輥輪。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機動輥道上安裝單向滾動輥輪,使砂箱9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僅能做單向運行,減少了砂箱9發生回移的情況,進而保證了運行的平穩性。當然,砂箱9也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或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做單向移動,其移動方向與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或第二機動輸送棍道線d的運行方向一致。
[0064]進一步的,第一換向機1、第二換向機2、第三換向機3和第四換向機4均為能夠改變砂箱9高度的換向缸。當砂箱9進入換向機工位,換向機開始工作,托著砂箱9上升或下降以改變砂箱9的高度,使砂箱9的高度與下一輥道的高度相同,推箱機再將砂箱9推進下一條輥道內。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砂箱9的高度使砂箱9在換向運行時始終為滾動摩擦,減少了砂箱9的磨損,延長了砂箱9的使用壽命。
[0065]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鑄造生產流水線中,澆鑄線c在澆鑄工位之前還設置有清掃工位。該清掃工位用于在澆鑄前對砂箱9進行清理,進而提高澆鑄質量。當然,根據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鑄造工藝要求,澆鑄線c上還可以設置松型、鏟鐵等工位,其他三條線上也可以增設合適的工藝工位。
[0066]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開箱工位設置有自動開箱機;翻箱工位設置有自動翻箱機;清理工位設置有自動清理裝置;合箱工位設置有自動合箱機。本實用新型的造型線a首先通過自動開箱機將砂箱9打開,接著利用自動翻箱機翻轉砂箱9,同時頂出鑄件或鑄件自動脫落,然后依靠自動清理裝置如震動器將型腔殘砂震落,完成砂箱9的清理操作;接著在造型工位依罪動力缸完成機械動作,將砂射入砂箱9型腔,完成造型工作;再翻轉砂箱9,進入合箱工位,利用自動合箱機將上箱扣在下箱,完成合箱;提高了自動化,大大節省了人力,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0067]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6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造型線(a),所述造型線(a)沿著砂箱(9)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開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 澆鑄線(C),所述澆鑄線(C)上設置有澆鑄工位和鑄造工藝需求的工位; 當所述造型線(a)運行滯后時能夠將所述造型線(a)上的砂箱(9)輸送到所述澆鑄線(C)上的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連接在所述造型線(a)的輸出端和所述澆鑄線(C)的輸入端之間; 當所述澆鑄線(C)運行滯后時能夠將所述澆鑄線(C)上的砂箱(9)輸送到所述造型線(a)上的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連接在所述澆鑄線(C)的輸出端和所述造型線(a)的輸入端之間; 用于將所述造型線(a)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砂箱(9)運行方向的第一換向機(I),所述第一換向機(I)設置在所述造型線(a)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入端之間; 用于將所述造型線(a)輸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上并能夠在所述砂箱(9)布滿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時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上的所述砂箱(9)推到所述澆鑄線(c)上的第一推箱機(5),所述第一推箱機(5)設置在所述第一換向機(I)遠離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一端; 用于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澆鑄線(c)的砂箱(9)運行方向的第二換向機(2),所述第二換向機(2)設置在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的輸出端與所述澆鑄線(C)的輸入端之間;用于將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輸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澆鑄線(c)上的第二推箱機(6),所述第二推箱機(6)設置在所述第二換向機(2)遠離所述澆鑄線(c)的一端;用于將所述澆鑄線(c)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砂箱(9)運行方向的第三換向機(3),所述第三換向機(3)設置在所述澆鑄線(c)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入端之間; 用于將所述澆鑄線(c)輸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并能夠在所述砂箱(9)布滿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時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上的所述砂箱(9)推到所述造型線(a)上的第三推箱機(7),所述第三推箱機(7)設置在所述第三換向機(3)遠離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一端; 用于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輸出的砂箱(9)的運行方向更換為所述造型線(a)的砂箱(9)運行方向的第四換向機(4),所述第四換向機(4)設置在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出端與所述造型線(a)的輸入端之間; 用于將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輸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造型上的第四推箱機(8),所述第四推箱機(8)設置在所述第四換向機(4)遠離所述造型線(a)的一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機動輸送輥道線(b)包括: 第一機架(10); 能夠推動砂箱(9)由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入端向所述第一機動輸送棍道線(b)的輸出端移動的第一輥輪(12),所述第一輥輪(12)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架(10)上;能夠提供旋轉動力的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通過第一傳送鏈條機構與所述第一輥輪(12)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包括: 第二機架; 能夠推動砂箱(9)由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入端向所述第二機動輸送輥道線(d)的輸出端移動的第二輥輪,所述第二輥輪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上; 能夠提供旋轉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通過第二傳送鏈條機構與所述第二輥輪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輪(12)和第二輥輪均為單向滾動輥輪。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和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均為驅動電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向機(I)、所述第二換向機(2)、所述第三換向機(3)和所述第四換向機(4)均為能夠改變砂箱(9)高度的換向缸。
7.如權利要求1所 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澆鑄線(c)在所述澆鑄工位之前還設置有清掃工位。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鑄造生產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開箱工位設置有自動開箱機;所述翻箱工位設置有自動翻箱機;所述清理工位設置有自動清理裝置;所述合箱工位設置有自動合箱機。
【文檔編號】B22D47/02GK203804216SQ201420243596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姜慶志, 姜慶平, 姜聰 申請人:寧國市志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