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銅線拋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刀頭外套設有第一套管,該第一套管固定連接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套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之間設有第一螺紋組;所述第二套管外套設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與第三套管之間設有第二螺紋組;其中,所述第二套管通過第一螺紋組套設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管通過第二螺紋組套設在第二套管上;所述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銅屑排出孔;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緊固部件,本實用新型能較為精確的控制銅線接線端的拋光長度,大大降低次品率以及返工的工件數。
【專利說明】精準銅線拋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削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電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銅線繞制成線圈纏繞在電機的定子或者轉子上,為了降低線圈因焊接原因帶來的電阻,往往將銅線的接線端進行拋光打磨,磨去銅線表面被氧化或者附著有贓物的表面層,然后再與接線端子焊接。在某些自動化焊接或者接線端子內部接線長度有較嚴格規定的場合,銅線接線端的拋光長度就會有要求,必須處于某個區間內,并且具有一個最佳的拋光長度。
[0003]然而,目前在銅線的拋光中,都是通過工人憑借經驗來確定拋光長度,這種拋光方法不能做到對銅線接線端拋光長度的精確控制,容易造成拋光過長或者過短,為后序工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該精準銅線拋光機能較為精確的控制銅線接線端的拋光長度,大大降低次品率以及返工的工件數。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包括基座,安裝在基座上的電機以及與電機輸出端連接的刀頭所述刀頭外套設有第一套管,該第一套管固定連接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套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之間設有第一螺紋組;所述第二套管外套設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與第三套管之間設有第二螺紋組;其中,
[0006]所述第二套管通過第一螺紋組套設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管通過第二螺紋組套設在第二套管上;
[0007]所述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銅屑排出孔;
[0008]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緊固部件。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行銅線拋光的時候,第三套管的頂端就會將線圈擋在外部,只允許銅線的接線端進入,這時就可以通過轉動第二套管與第三套管來設定不同的深度,從而確定銅線深入刀頭的長度,達到精確控制銅線接線端拋光長度的目的,以便降低次品率以及返工的工件數;拋光過程中產生的金屬屑從銅屑排出孔排除;在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設置緊固部件就可以固定第二套管與第三套管的相對位置,以免在拋光過程中第二套管或者第三套管發生移動,影響精度。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螺紋組的螺距小于第二螺紋組的螺距,并且所述第二螺紋組的螺距是第一螺紋組螺距的整數倍。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套管上設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二套管上設有第二刻度。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套管的頂端與所述刀頭的頂部對齊。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預見,第一螺紋組就形成了細調螺紋,而第二螺紋組就形成了粗調螺紋,這樣就可以提高控制拋光長度的精度;在第一套管上設有第一刻度,在第二套管上設有第二刻度,這樣就很直觀的指明拋光長度是多少,利于精確控制;將第一套管的頂端與刀頭的頂部對齊,那么在為拋光過程提供保護的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增大拋光長度。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緊固部件為頂端設有彈性部件的緊固螺栓。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緊固部件設為緊固螺栓,并且在緊固螺栓的頂部設置彈性部件,可以防止在緊固的過程中破壞套管的表面。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粗糙紋路。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轉動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的時候,粗糙紋路可以提供更好的摩擦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精準銅線拋光機實施例的總體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精準銅線拋光機實施例的各套管組裝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精準銅線拋光機實施例的刻度示意圖。
[0021]附圖標注:1、基座;2、電機;21、刀頭;22、第一套管;221、第一刻度;23、第二套管;231、第二刻度;24、第三套管;3、第一螺紋組;4、第二螺紋組;5、銅屑排出孔;6、緊固部件;7、粗糖紋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精準銅線拋光機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3]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如圖1,在基座I上安裝電機2,電機2的輸出端連接刀頭21,通過旋轉刀頭21對伸入刀頭21內的銅線進行拋光,在刀頭21外設有第一套管22,第一套管22固定連接在基座I上,例如,焊接在基座I上;第一套管22外通過第一螺紋組3套套設有第二套管23,第二套管23外通過第二螺紋組4套設有第三套管24,這樣,第三套管24的頂端就會將線圈擋在外部,只允許銅線的接線端進入,這時就可以通過轉動第二套管23與第三套管24來設定不同的深度,從而確定銅線深入刀頭21的長度,達到精確控制銅線接線端拋光長度的目的,以便降低次品率以及返工的工件數,這里,第一螺紋組3與第二螺紋組4的螺紋間距最好是不同的,從而起到可以控制不同拋光精度的作用,例如第一螺紋組3的螺距是0.0lmm,而第二螺紋組4的螺距是0.1mm,若設置第一螺紋組3與第二螺紋組4的螺紋條數都是10條,則理論上可以控制處于第一套管22與第二套管23中的銅線長度為(Tl.1Omm,若銅線接線端的長度為L,則可以控制的拋光范圍為(L-1.1O廣Lmm ;在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23以及第三套管24上設有銅屑排出孔5,并且第二套管23以及第三套管24上還設有緊固部件6,如圖2,這樣就可以固定第二套管23與第三套管24的相對位置,以免在拋光過程中第二套管23或者第三套管24發生移動,影響精度。
[0024]進一步的,第一螺紋組3的螺距小于第二螺紋組4的螺距,并且第二螺紋組4的螺距是第一螺紋組3螺距的整數倍,例如10倍或者20倍,則第一螺紋組3就形成了細調螺紋,而第二螺紋組4就形成了粗調螺紋,這樣就可以提高控制拋光長度的精度;在第一套管22上設有第一刻度221,第二套管23上設有第二刻度231,如圖3,并且第一套管22的頂端與所述刀頭21的頂部對齊,可以預見,在第一套管22上設有第一刻度221,在第二套管23上設有第二刻度231,這樣就很直觀的指明拋光長度是多少,利于精確控制;將第一套管22的頂端與刀頭21的頂部對齊,那么在為拋光過程提供保護的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增大拋光長度。
[0025]進一步的,緊固部件6為頂端設有彈性部件的緊固螺栓,這里的彈性部件可以是橡膠片,或者其他有彈性的高分子材料,從而可以防止在緊固的過程中破壞套管的表面。
[0026]更進一步的,第二套管23以及第三套管24上還設有粗糙紋路7,如圖3,這樣,在轉動第二套管23以及第三套管24的時候,粗糙紋路7可以提供更好的摩擦力。
[0027]操作過程為:若需要拋光的長度為2.6mm,銅線接線端長度為9mm,并且第一螺紋組3螺距是0.1mm,第二螺紋組4螺距是1mm,并且兩者都具有10條螺紋,那么先調節第二套管23,使得第一刻度221指向4,也即0.4mm,然后擰緊位于第二套管23上的緊固部件6 ;然后再旋轉第三套管24,使得第二刻度231指向6,也即6mm,然后旋緊位于第三套管24上的緊固部件6 ;則位于套管內的銅線長度就為6.4_,那么進入刀頭21的長度,也即被拋光的銅線長度為9-6.4=2.6_。
【權利要求】
1.一種精準銅線拋光機,包括基座,安裝在基座上的電機以及與電機輸出端連接的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外套設有第一套管,該第一套管固定連接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套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之間設有第一螺紋組;所述第二套管外套設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與第三套管之間設有第二螺紋組;其中, 所述第二套管通過第一螺紋組套設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管通過第二螺紋組套設在第二套管上; 所述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銅屑排出孔; 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緊固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準銅線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組的螺距小于第二螺紋組的螺距,并且所述第二螺紋組的螺距是第一螺紋組螺距的整數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精準銅線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上設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二套管上設有第二刻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精準銅線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頂端與所述刀頭的頂部對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的所述精準銅線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部件為頂端設有彈性部件的緊固螺栓。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的所述精準銅線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上還設有粗糙紋路。
【文檔編號】B24B49/00GK203945262SQ20142040793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于江磊, 王勝利 申請人:臺州市突突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