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此裝置包括拋光層、動力層、支撐層;所述拋光層周邊安裝有檔座;所述拋光層底面四周均勻設置有螺絲柱;所述動力層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電機的安裝座;所述動力層的上下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所述支撐層包括支撐框架、置物板、機架柱;所述支撐框架四角設置有機架柱;所述支撐框架上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所述置物板設置在支撐框架下方;所述拋光層下端面的螺絲柱通過橡膠圈與動力層上端面的螺絲柱連接;所述動力層下端面的螺絲柱通過橡膠圈與支撐框架上的螺絲柱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制作與拋光結合為一道工序,精簡了以往十幾道加工工序,減少了制作成本。
【專利說明】—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拋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原有的瓷磚制作流程會包括有選料、配料、球磨制漿、噴霧造粉、壓制成型、干燥等十幾道工序才能成行,這其中所要運用到的設備更是種類繁多,這些流程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成本的增加,勞動強度的增加等問題。
[0003]現有技術中有發明一種仿陶瓷復合板,這種材料具有瓷磚的光滑、美觀、顏色一致的優點,而且這種產品在高溫,低溫都不會出現開裂、剝落現象,外觀仍然保持完美,其柔性強度為大于瓷磚的柔性強度,可以達到標準凝固密細強度。其外觀還與陶瓷磚同樣光滑、美觀、色澤一致。仿陶瓷復合板采用白玉砂、白水泥、輕質仿陶瓷添加粉做防水隔熱裝飾層,板層顏色為白色,表面光滑,用于屋面時,可以起到反射陽光作用,增強防水隔熱效果,且在生產時采用干護法養護,可增加復合板的柔性強度,節約用水。但是至今都沒有人發明出用于制造這種的仿陶瓷復合板的設備,這使得仿陶瓷復合板不能用于大規模的生產,投入到市場中來。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此裝置是針對仿陶瓷原料的特性而設計出的單工序設備,將制作與拋光結合為一道工序,精簡了以往十幾道加工工序,減少了制作成本。
[0005]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此裝置包括拋光層(I)、動力層(2)、支撐層(3);所述拋光層(I)周邊安裝有檔座(101);所述拋光層(I)底面四周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動力層(2)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電機的安裝座(201);所述動力層(2)的上下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支撐層(3)包括支撐框架(301)、置物板(302)、機架柱(303);所述支撐框架(301)四角設置有機架柱(303);所述支撐框架(301)上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置物板(302)設置在支撐框架(301)下方;所述拋光層(I)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動力層(2)上端面的螺絲柱(5)連接;所述動力層(2)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支撐框架(301)上的螺絲柱(5)連接。
[0006]進一步說,所述拋光層(I)的上層面鋪設有一層橡皮板。
[0007]進一步說,所述拋光層(I)、動力層(2)、支撐層(3)上至少設置4個螺絲柱(5)。
[0008]有益效果為:(I)本發明是利用振動原理將仿陶瓷復合板制作和拋光工序結合為單工序,即只需振動一個動作就可以實現制作和拋光的整套動作,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和維修成本低,很適合仿陶瓷復合板的大規模制作。
[0009](2)本發明的拋光層、動力層、支撐層之間通過螺絲柱與橡膠圈的連接形成活動空間,這不僅可以減少振動產生的噪音,還可增大振動力保持拋光層平行,使本發明實現高頻低幅的振動,從而能夠實現一次性拋光度達到陶瓷光滑度,利用本發明制作的仿陶瓷復合板在性能和外觀上都比陶瓷更加優越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拋光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動力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橡膠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是支撐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6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6]在說明書附圖中所述的數字標注表示為:1、拋光層;2、動力層;3、支撐層;4、橡膠圈;5、螺絲柱;101、檔座;201、安裝座;301、支撐框架;302、置物板;303、機架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8]參看圖1-圖6,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此裝置包括拋光層1、動力層2、支撐層3,其中拋光層I周邊安裝有檔座101,拋光層I底面四周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動力層2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電機的安裝座201,動力層2的上下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支撐層3包括支撐框架301、置物板302、機架柱303,支撐框架301四角設置有機架柱303,支撐框架301上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置物板302設置在支撐框架301下方,拋光層I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動力層2上端面的螺絲柱5連接,動力層2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支撐框架301上的螺絲柱5連接。
[0019]優選的,拋光層I的上層面鋪設有一層橡皮板。
[0020]優選的,拋光層1、動力層2、支撐層3上至少設置4個螺絲柱5。
[0021]在具體操作中,將仿陶瓷原料注入模具上,將模具放置于拋光層I內,啟動電機,電機帶動動力層2水平高頻低幅的振動,隨即帶動與動力層2連接的拋光層水平高頻低幅振動,從而使模具內的仿陶瓷原料通過振動,不僅消除了原料內部的空氣,還實現了與拋光膜片接觸面的拋光,振動一段時間停止,仿陶瓷復合板制作和拋光完成。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0023]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此裝置包括拋光層(I)、動力層(2)、支撐層(3);所述拋光層(I)周邊安裝有檔座(101);所述拋光層(I)底面四周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動力層(2)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電機的安裝座(201);所述動力層(2)的上下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支撐層(3)包括支撐框架(301)、置物板(302)、機架柱(303);所述支撐框架(301)四角設置有機架柱(303);所述支撐框架(301)上端面均勻設置有螺絲柱(5);所述置物板(302)設置在支撐框架(301)下方;所述拋光層(I)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動力層(2)上端面的螺絲柱(5)連接;所述動力層(2)下端面的螺絲柱(5)通過橡膠圈(4)與支撐框架(301)上的螺絲柱(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層(I)的上層面鋪設有一層橡皮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仿陶瓷復合板的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層(I)、動力層(2)、支撐層(3)上至少設置4個螺絲柱(5)。
【文檔編號】B24B35/00GK204123250SQ20142059638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羅巨國 申請人:羅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