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中去除金屬工件表面毛刺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旋轉去金屬毛刺刷頭。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中,金屬工件在經過車、磨等加工工序后,表面均會殘留一定的毛刺和加工中遺留的金屬屑。傳統的處理方法就是通過強風吹或者人工進行打磨,使用強風吹的時候容易因為金屬的自重或者工件邊縫角落殘留等原因造成清理不完全,很多縫隙中還是會殘留金屬碎屑,如果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打磨砂紙的消耗數量也比較大。
為此我們計劃采用一種旋轉摩擦去除毛刺的方法,這樣的設計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找到合適的刷毛制品。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申請人經過多次實踐改進,設計了一種改進的金屬工件去毛刺刷頭,增加了毛刷圓盤的面積,使得更多的研磨集束能參與到去毛刺的工作中來,并且通過在耐磨尼龍集束中摻雜研磨劑,在去毛刺的同時還起到了拋光增亮的加工效果。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進的金屬工件去毛刺刷頭,包括圓形毛刷盤,所述圓形毛刷盤的中央設置旋轉連接孔。所述圓形毛刷盤緊密排列若干排耐磨尼龍集束,所述耐磨尼龍集束中摻雜研磨劑,所述耐磨尼龍集束的橫截面直徑范圍為0.8—1cm。
所述圓形毛刷盤的直徑不超過25cm。
所述旋轉連接孔的內環設置防滑橡膠圈。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耐磨尼龍集束作為毛刷的刷毛,可以有效地去除金屬工件表面的毛刺,使工件達到成品標準,取代了去毛刺效率不高的強風吹去毛刺或人工打磨去毛刺的過程,去毛刺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2、本發明還在耐磨尼龍集束中摻雜了研磨劑,在去毛刺的同時起到了拋光增亮的加工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改進的金屬工件去毛刺刷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一個最佳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的金屬工件去毛刺刷頭,包括圓形毛刷盤1,所述圓形毛刷盤1的中央設置旋轉連接孔2,所述圓形毛刷盤1緊密排列若干排耐磨尼龍集束3,所述耐磨尼龍集束3中摻雜研磨劑,所述耐磨尼龍集束3的橫截面直徑范圍為0.8—1cm。
所述圓形毛刷盤1的直徑為24cm。
所述旋轉連接孔2的內環設置防滑橡膠圈4。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