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絲材連續酸洗設備及應用,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截面尺寸小于1mm、長度大于1000m絲材的連續酸洗,解決了常規酸洗方法酸洗不均勻的問題。
背景技術:
目前適用線材的連續酸洗設備一般都采用直線式布局,占地長達十幾米以上,甚至達到百米以上。這些酸洗設備一般都不適用1mm以下的細絲酸洗。為解決截面尺寸小于1mm細絲的酸洗問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將絲材繞成松散的盤卷,整體浸泡到酸液中,同時翻動絲材盤卷,讓其充分接觸酸液。該方法雖然方便快捷,但僅適用于絲材長度較短的情況。當絲材長度較長,達到1000米以上后,容易出現酸洗不均的現象,盤卷心部的絲材不能充分接觸酸液,且酸洗后絲材在復繞時容易出現亂絲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盤卷長度很長的細絲酸洗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絲材連續酸洗設備,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絲材連續酸洗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連的放線機5、酸洗主體系統、水洗烘干系統和收線機6;酸洗主體系統包括酸洗主體櫥1、酸洗工作槽2、酸液儲存箱8、第一循環泵9、加熱器11和第一閥門7;水洗烘干系統包括水洗槽3和烘干機4;
酸洗工作槽2設置于酸洗主體櫥1的中部,利于操作;酸液儲存箱8、第一循環泵9、加熱器11和第一閥門7均設置于酸洗主體櫥1的下部,不額外占空間,結構緊湊;其中,加熱器11位于酸液儲存箱8內部,酸液儲存箱8通過第一閥門7與第一循環泵9相連,第一循環泵的另一側與酸洗工作槽2相連。酸洗工作槽2包括長方形的酸洗工作槽體12和設置在酸洗工作槽體12內側兩端的兩組導輪13。所述導輪13由導輪體14、導輪軸16和軸承15組成,導輪體14上有一個或多個槽溝,可容納一根或多根絲進行酸洗。
所述導輪13有兩種固定方式:一種導輪的導輪軸16橫向懸空固定在酸洗工作槽體12的內側壁上,起到引導絲材浸入酸液中的作用;另一種導輪的導輪軸16豎向直立固定在酸洗工作槽體12的內底面上,起到引導絲材在酸液中來回繞走的作用。導輪豎向布置在酸洗工作槽體的內底面上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將絲材繞在導輪體的槽溝內,當絲材在酸洗過程中由于各種意外情況斷裂時,可以很快重新繞走,恢復酸洗過程。
水洗槽3的結構與酸洗工作槽2相同,但槽體長度較短,導輪數量較少。
優選地,所述酸洗主體櫥1側面帶有上下推拉窗,頂部與排風裝置相連,抽走酸洗過程產生的酸氣,有利于工作環境的改善。
優選地,本發明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還包括過濾機10,所述過濾機10一側依次通過第二循環泵18、第二閥門17與酸液儲存箱8相連,另一側直接與酸液儲存箱8相連。
所述絲材連續酸洗設備中,所有與酸液接觸的部件材質均為耐酸塑料或其它耐酸材料。
如上所述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的應用:由加熱器11對酸液儲存箱8中的酸液進行加熱,第一循環泵9將加熱后的酸液泵入酸洗工作槽2中;絲材從放線機5出來后,由酸洗工作槽體12一端進入槽內酸液中,在兩端導輪13之間來回繞走,從酸洗工作槽體12另一端離開酸洗工作槽2,完成酸洗過程,酸液則流回酸液儲存箱8中;完成酸洗后的絲材進入水洗槽3進行清洗,之后經烘干機4烘干,最后由收線機6收回;打開第二閥門17,過濾機10經由第二循環泵18對酸液儲存箱8中的酸液進行過濾,去除酸洗過程中產生的殘渣。
本發明采用在導輪之間來回繞走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絲材在酸液中的長度,而整個酸洗工作槽的長度并不需要很長,最大程度地節約了空間。
本發明設計的酸洗工作槽與酸液儲存箱是分開的,二者之間采用耐酸循環泵與管路閥門相連,這種設計有利于增加酸液加熱恒溫功能、酸液過濾功能,也可以方便在酸洗工作槽底部增加超聲波裝置以達到增強酸洗效果的目的。
為了過濾掉酸洗產生的殘渣,避免殘渣附著在絲材或加熱器上,影響絲材酸洗效果或影響加熱器壽命,本發明將過濾機布置在酸液儲存箱外部,經過單獨的管道閥門由另一個耐酸循環泵對酸液儲存箱的酸液進行過濾。采用單獨過濾回路的目的是當過濾機因殘渣太多出現堵塞,需要清理更換時,酸洗過程仍能進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可以實現截面尺寸小于1mm,長度大于1000m絲材的連續酸洗,解決了常規酸洗方法酸洗不均勻、占地面積大、酸洗后絲材在復繞時容易出現亂絲等問題;可同時進行多根絲的酸洗,生產效率較高。該酸洗設備可實現連續酸洗、加熱恒溫、酸液循環過濾等功能,其結構緊湊,占地小,操作方便快捷,適合需要加熱條件下的絲材酸洗處理,特別適合細絲的酸洗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絲材連續酸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酸洗工作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導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編號的含義為:1-酸洗主體櫥,2-酸洗工作槽,3-水洗槽,4-烘干機,5-放線機,6-收線機,7-第一閥門,8-酸液儲存箱,9-第一循環泵,10-過濾機,11-加熱器,12-酸洗工作槽體,13-導輪,14-導輪體,15-軸承,16-導輪軸,17-第二閥門,18-第二循環泵。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包括依次相連的放線機5、酸洗主體系統、水洗烘干系統和收線機6;酸洗主體系統包括酸洗主體櫥1、酸洗工作槽2、酸液儲存箱8、第一循環泵9、加熱器11和第一閥門7;水洗烘干系統包括水洗槽3和烘干機4;
酸洗工作槽2設置于酸洗主體櫥1的中部,利于操作;酸液儲存箱8、第一循環泵9、加熱器11和第一閥門7均設置于酸洗主體櫥1的下部,不額外占空間,結構緊湊;其中,加熱器11位于酸液儲存箱8內部,酸液儲存箱8通過第一閥門7與第一循環泵9相連,第一循環泵9的另一側與酸洗工作槽2相連。
酸洗工作槽2包括酸洗工作槽體12和設置在酸洗工作槽體12內側兩端的兩組導輪13。所述酸洗工作槽體12為長方形扁槽體,所述導輪13由導輪體14、導輪軸16和軸承15組成,導輪體14上有一個或多個槽溝,可容納一根或多根絲進行酸洗,比較合適的是同時進行三根絲的酸洗,生產效率較高。
所述導輪13有兩種固定方式:一種導輪的導輪軸16橫向懸空固定在酸洗工作槽體12的內側壁上,起到引導絲材浸入酸液中的作用;另一種導輪的導輪軸16豎向直立固定在酸洗工作槽體12的內底面上,起到引導絲材在酸液中來回繞走的作用。導輪豎向布置在酸洗工作槽體的內底面上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將絲材繞在導輪體的槽溝內,當絲材在酸洗過程中由于各種意外情況斷裂時,可以很快重新繞走,恢復酸洗過程。
水洗槽3的結構與酸洗工作槽2相同,但槽體長度較短,導輪數量較少。
優選地,所述酸洗主體櫥1側面帶有上下推拉窗,頂部與排風裝置相連,抽走酸洗過程產生的酸氣,有利于工作環境的改善。
優選地,本發明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還包括過濾機10,所述過濾機10一側依次通過第二循環泵18、第二閥門17與酸液儲存箱8相連,另一側直接與酸液儲存箱8相連。
所述絲材連續酸洗設備中,所有與酸液接觸的部件材質均為耐酸塑料或其它耐酸材料。
如上所述的絲材連續酸洗設備的應用:由加熱器11對酸液儲存箱8中的酸液進行加熱,第一循環泵9將加熱后的酸液泵入酸洗工作槽2中;絲材從放線機5出來后,由酸洗工作槽體12一端進入槽內酸液中,在兩端導輪13之間來回繞走,從酸洗工作槽體12另一端離開酸洗工作槽2,完成酸洗過程,酸液則流回酸液儲存箱8中;完成酸洗后的絲材進入水洗槽3進行清洗,之后經烘干機4烘干,最后由收線機6收回;打開第二閥門17,過濾機10經由第二循環泵18對酸液儲存箱8中的酸液進行過濾,去除酸洗過程中產生的殘渣。
本發明采用在導輪之間來回繞走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絲材在酸液中的長度,而整個酸洗工作槽的長度并不需要很長,最大程度地節約了空間。
例如需要酸洗0.2mm直徑的鈦合金細絲時,可以設計酸洗工作槽的長度大約為1米~2米,寬度大約為0.5米~1米;豎直導輪數量為7對~10對,走線速度大約為5米~20米/分鐘。
本實施例中采用的酸洗液為氫氟酸、硝酸和水的混合酸,這種酸能腐蝕絕大多數金屬,將特氟隆加熱器設置在酸液儲存箱內部,不直接與絲材接觸,可以大大提高加熱器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需要將酸液加熱到40~60℃。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