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技術領域:
,涉及紅土礦加壓酸浸工藝產生的酸性棄渣的綜合利用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紅土礦加壓浸出渣中回收鐵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目前國內外高壓酸浸項目中產出的尾渣尚沒有綜合回收利用的工業實例,基本上采用堆存的方式。目前世界上紅土礦加壓酸浸項目尾渣處理技術主要有兩種:建尾渣庫和深海填埋。建設尾渣庫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需要合理選址,考慮好尾渣庫的庫容以及當地的氣侯條件、地質條件、地震等因素,防止尾渣泄露形成二次污染。深海填埋技術要求在近海有合適的海洋地質及環境條件,目前已經有成熟工業應用經驗,但對其會不會造成海洋污染或改變海洋環境至今沒有定論,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和世界環保組織等對此也非常敏感,容易成為當地住民反對的理由。其中大部分紅土礦加壓酸浸項目采用修建尾渣庫的方式,例如澳大利亞考斯、布隆、穆林穆林、萊文索普項目及安巴托維項目;只有少數項目具有深海填埋的條件,以中冶瑞木項目為代表。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紅土礦加壓浸出渣中回收鐵的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紅土礦加壓浸出渣中回收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藝步驟包括:(1)向浸出渣中分別加入煤粉、石灰粉,將配好的原料混勻加水制成球團,然后干燥;(2)將經過步驟(1)得到的球團放入試金爐內,還原焙燒得到焙砂;(3)將焙砂放入水中進行冷卻,然后進行干燥、磨礦,最后進行磁選。根據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煤粉加入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30—40%,石灰粉加入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6—10%。根據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將經過步驟(1)得到的球團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200℃—1300℃,還原焙燒30—90min。根據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在磁場強度950~2650Gs下進行磁選。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紅土礦加壓浸出渣中回收鐵的方法,對紅土鎳礦加壓浸出渣進行制球—還原焙燒—磁選工藝處理,將浸出渣中的赤鐵礦轉化為能夠用于煉鐵的鐵精礦,鐵品位≥84%,為鋼鐵企業提供原料,實現了鐵的綜合回收利用。本發明具有工藝可靠性高、設備簡單、還原效果好、產品質量穩定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紅土礦加壓浸出渣中回收鐵的方法,工藝步驟包括:(1)向浸出渣中分別加入煤粉、石灰粉,其中煤粉加入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30—40%,石灰粉加入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6—10%,將配好的原料混勻加水,水的加入量剛好能使物料制成球團即可,然后干燥;(2)將經過步驟(1)得到的球團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200℃—1300℃,還原焙燒30—90min,得到焙砂;(3)將焙砂放入水中進行冷卻,然后進行干燥、磨礦,最后在磁場強度950~2650Gs下進行磁選。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方法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方法試驗研究采用的原料紅土礦浸出渣化學全元素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表1浸出渣主要化學元素分析結果(%)原料名稱NiTFeCrCoCuSMnAlZnPbSiO2MgO浸出渣0.1252.572.200.0180.00582.210.461.960.01470.0084.830.47實施例1在200g浸出渣中配入32%的煤粉,9%的石灰粉,將配好的原料混均勻,加入適合的水進行制球團,干燥。制備好的球團料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200℃,焙燒還原50min,得到焙砂,迅速在水中冷卻,干燥,磨礦,在磁場強度為1530Gs下,進行磁選,得到鐵品位88.25%的鐵精礦。實施例2在200g浸出渣中配入36%的煤粉,8%的石灰粉,將配好的原料混均勻,加入適合的水進行制球團,干燥。制備好的球團料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250℃,焙燒還原90min,得到焙砂,迅速在水中冷卻,干燥,磨礦,在磁場強度為1760Gs下,進行磁選,得到鐵品位86.20%的鐵精礦。實施例3在200g浸出渣中配入30%的煤粉,6%的石灰粉,將配好的原料混均勻,加入適合的水進行制球團,干燥。制備好的球團料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300℃,焙燒還原30min,得到焙砂,迅速在水中冷卻,干燥,磨礦,在磁場強度為2650Gs下,進行磁選,得到鐵品位84.08%的鐵精礦。實施例4在200g浸出渣中配入40%的煤粉,10%的石灰粉,將配好的原料混均勻,加入適合的水進行制球團,干燥。制備好的的球團料放入試金爐內,升溫至1290℃,焙燒還原40min,得到焙砂,迅速在水中冷卻,干燥,磨礦,在磁場強度為950Gs下,進行磁選,得到鐵品位84.45%的鐵精礦。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