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差壓鑄造機,特別涉及一種差壓鑄造成型的澆道結構。
背景技術:
在傳統差壓鑄造成型過程中,一般采用分叉式橫澆道,這種澆道結構的缺陷一是:壓力筒內的鋁、鎂合金液,在受到壓力作用時,會急速的經過升液管上升到分叉單通道橫澆道中(封閉型),由于橫澆道各分叉載面,微量不相等,以及鋁、鎂合金液流動時,分叉型腔內壓力對其的反作用力,鋁、鎂合金液沒有經過平穩過渡時間段,直接通過直澆道及縫隙澆道,進入鑄型。在此過程中,鋁、鎂合金液易產生波動,即:鋁、鎂合金液壓頭不平穩,把氣體裹入到鋁、鎂合金液體中,會產生氧化,澆注成型后的鑄件內部會出現氣孔、針孔、氧化夾渣、疏松等鑄造缺陷,影響到鑄件內部組織和力學性能。缺陷二是:由于分叉橫澆道之間的截面的微小差異,會影響到鋁、鎂合金液上升到縫隙澆道的溫度,造成鑄件成型過程鋁、鎂合金液溫度場不均勻,也是形成疏松、縮孔鑄造缺陷的主要原因,同樣會影響到成型后的鑄件力學性能均勻性。分叉式橫澆道最終不能把經升液管急速上升的鋁、鎂合金液,平穩的分配到各直澆道,是造成上述鑄造缺陷的根本原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差壓鑄造成型的澆道結構,解決了分叉式橫澆道最終不能把經升液管急速上升的鋁合金液平穩分配到各直澆道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
一種差壓鑄造成型的澆道結構,包括引流管,在引流管上連接有橫澆道,在各橫澆道的外端連接有一個環形橫澆道,在環形橫澆道上連接有直澆道,在各直澆道所包圍的空間中設置有澆鑄產品。
橫澆道的形狀為米字形,環形橫澆道是與米字形的橫澆道的每個外端口均連通在一起的;在環形橫澆道上等間隔弧度地均布有直澆道。
本發明是在分叉式橫澆道最外端加一圓環形狀,其工作原理,由升液管急速上升的鋁合金液通過橫澆道分叉,首先進入到環形澆道,直澆道放置在環形澆道上,然后沿環形循環,使急速上升的合金液,得到逐漸的緩沖,液面平穩后,然后順序進入直澆道-縫隙澆道-鑄型。該澆道工作原理是依據水流原理,當金屬液進入到橫澆道分叉時具有一定的壓力,由于橫澆道分叉截面較小、分叉較長,各分叉截面輕微不相等,會造成分配到每個分叉里的鋁合金液流速不同,最后導致鋁合金液進入直澆道-鑄型時產生高度落差(正常情況下鋁合金液在型腔中的落差是不大于30毫米),鋁合金液體產生裹氣、氧化現象。當在分叉外型加環狀圓形槽時,金屬液首先會在環形槽里面流動平穩后,然后同時進入到各個直澆道-縫隙澆道,然后平穩進入鑄型。
本發明生產的鑄件力學性能和采用重力鑄造,低壓鑄造工藝方法相比較,強度和抗拉強度可提高30%,延伸率可提高60%,內部組織缺陷,可控制在較低的等級以下。本發明可以在幾十秒內把近1000公斤的鋁、鎂合金液平穩送入鑄型,從而對一些易出現偏析的鋁、鎂合金起到抑制作用,避免澆注過程合金偏析缺陷的出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橫澆道3與環形橫澆道2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差壓鑄造成型的澆道結構,包括引流管1,在引流管1上連接有橫澆道3,在各橫澆道3的外端連接有一個環形橫澆道2,在環形橫澆道2上連接有直澆道4,在各直澆道4包圍中設置有澆鑄產品5。
橫澆道3的形狀為米字形,環形橫澆道2是與米字形的橫澆道3的每個外端口均連通在一起的;在環形橫澆道2上等間隔弧度地均布有直澆道4。
鋁、鎂合金液通過在密閉的上、下壓力筒內氣體壓力差作用下,由下筒沿與重力相反的方向,經過升液管-橫澆道-直澆道-縫隙澆道,充填到上筒的鑄型內,上筒一般保持650KPa壓力不變,鋁、鎂合金液是在650KPa壓力下結晶成型,可以鑄造大型復雜結構、薄壁、凈尺寸型鑄件,其主要特點,用該工藝方法生產的鑄件力學性能和采用重力鑄造,低壓鑄造工藝方法相比較,強度和抗拉強度可提高30%,延伸率可提高60%,內部組織缺陷:疏松、縮孔、氣孔、針孔可控制在HB5480規定的2級以下,由于該工藝方法可以在幾十秒內把近1000Kg的鋁、鎂合金液平穩送入鑄型,從而對一些易出現偏析的鋁、鎂合金起到抑制作用,避免澆注過程合金偏析缺陷的出現。在鋁、鎂合金鑄件差壓鑄造成型過程,環形橫澆道作用是把由升液管輸送上來的鋁、鎂合金液,平穩、均勻分配到各個直澆道,然后通過縫隙澆道進入到鑄型中,保證鋁合金液進入到鑄型過程,不會發生翻滾以及分配到各縫隙澆道后的平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