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燈管素坯的自動拋光機。
技術背景
陶瓷燈管素坯的自動拋光機,是一種利用砂帶磨削作用處理陶瓷燈管素坯表面改善其表面粗糙度的機械設備。
陶瓷燈管素坯是氧化鋁陶瓷材料經過壓力成形及素燒之后獲得的管狀工件,其外部直徑較小,管壁薄,屬于硬脆材料,機械加工過程中容易崩碎。目前,陶瓷燈管素坯的拋光工序主要依賴于工人兩只手的協調運動。加工時,工人一手握砂紙另一手握套裝于包有海綿的芯軸中的陶瓷燈管素坯,憑借主觀感覺和經驗進行表面處理,拋光的次數和力度很難保持一致;拋光產生的粉塵極易吸入人體,工作環境惡劣;此外,為滿足加工生產的要求,拋光工序對工人的熟練程度和速度也有較高的要求,長時間的重復勞作也不利于保證拋光效果和工人的身體素質;受人工的局限性拋光效率較低,阻礙了工廠的生產進程,降低了工廠的生產效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提高陶瓷燈管素坯表面質量的自動拋光機。
一種陶瓷燈管素坯的自動拋光機,包括機架、工件傳動機構、氣動機構、拋光機構、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有以大膠輥、小導輥為主的工件傳動機構,由氣腔、氣管、真空發生器Z、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二位五通電磁閥、減壓閥、氣源組成的氣動機構,以及含有直流減速電機驅動的主動輪、從動輪、砂帶、砂帶支架、砂帶支架軸、擺尾氣缸、張緊輪、轉軸的拋光機構組成的整體工作系統。
上述的工件傳動機構設有直流減速電機驅動的大膠輥和小導輥,分別連接在支撐板上,所述的支撐板由帶有倒角和支撐孔的L型板與同樣帶有倒角和軸承孔的豎直板共同組成,固定在機架上。
上述的氣動機構由吸氣氣路和吹氣氣路組成,布置在支撐板和大膠輥及小導輥形成的下V型空間內,吹氣氣路有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真空發生器Z、減壓閥2、氣源,各氣動元件經氣管相連并連通氣腔氣口形成吸氣氣路,吹氣氣路與吸氣氣路共用氣源、二位五通電磁閥、配有減壓閥1,連接氣腔氣口形成吹氣氣路;
所述的氣腔頂部均布15個氣腔上孔,氣腔中部裝有鋼板,鋼板上均布兩排與氣腔上孔錯開的氣腔中孔,每排氣腔中孔數量為10個,且鋼板上表面固定有通風過濾網,氣腔下部安裝密封圈和中心開有1個氣腔氣口的氣腔下板,氣腔下板與鋼板通過板焊接在一起;
上述的氣腔氣口通過三通接頭連接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的進氣口,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的出氣口串聯真空發生器Z,再經氣管連接減壓閥2,接二位五通電磁閥的B口,后再經二位五通電磁閥的P口連接氣源;
所述的吹氣氣路與吸氣氣路共用氣源,氣源接二位五通電磁閥的P口,二位五通電磁閥的A口接減壓閥1,減壓閥1經三通接頭連接氣腔氣口。
在上述的拋光機構處,主要有連接在機架的豎直板上的直流減速電機,直流減速電機通過同步帶輪連接主動輪,主動輪、從動輪固定在砂帶支架上,砂帶支架軸連接砂帶支架到機架的豎直板上,砂帶支架一側安裝有擺尾氣缸,擺尾氣缸帶動連接張緊輪的連接板繞轉軸旋轉,轉軸固定在機架的豎直板上。
所述的擺尾氣缸進氣時帶動張緊輪的連接板共同繞轉軸轉動,使砂帶接觸工件與工件形成拋光包角,擺尾氣缸排氣時,張緊輪轉到原位,離開工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解決方案,本發明通過工件傳動機構,利用摩擦傳動原理,帶動工件旋轉,借助張緊輪實現進給運動,使工件在拋光時形成拋光包角,拋光效率高;且拋光包角保證工件不易崩碎,氣動機構的吸氣過程保證陶瓷燈管素坯在落料于工件傳動機構上后穩定旋轉,順利完成拋光過程,保證了拋光表面質量;同時拋光產生的粉塵將被吸入氣腔收集到通風過濾網,通風過濾網可以定期更換,改善了工作環境,吹氣時氣流將陶瓷燈管素坯吹起,使其隨小導輥運動因離心力的作用完成下料。整體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拋光效率高,表面質量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工件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圖4是氣腔的結構立體圖;
圖5是圖4的剖視圖;
圖6是氣動單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予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圖6,本發明,即一種陶瓷燈管素坯的自動拋光機,用于提高陶瓷燈管素坯的表面質量,本拋光機包括機架1、工件傳動機構2、氣動機構4、拋光機構3、上料機構5和下料機構6,氣動機構4在工件傳動機構2之下,拋光機構3在工件傳動機構2之上,上料機構5在圖1的右方,下料機構6在圖1的左方。
陶瓷燈管素坯放置在料倉內,料倉下接有傾斜一定角度的落料板,落料板有向內傾斜的擋板51,落料板末端開有槽,槽下置有推塊52,推塊52下方連接著雙軸伸出氣缸53,雙軸伸出氣缸53固定在彎折板上。
表面包有一定厚度聚氨酯橡膠的大膠輥21和小導輥22安裝在由L型板23和安裝板24共同組成的支撐板上,要求大膠輥21和小導輥22要有較好的圓柱度和直線度。
安裝板24通過螺栓固定在L型板23的水平板末端,L型板23和安裝板24上設有一大一小兩個通孔,兩個通孔為階梯孔,內置有軸承,且兩對階梯孔中心連線要求有較高的平行度,L型板23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水平板上,且與安裝板24還有較高的垂直度要求。
大膠輥21和小導輥22靠直流減速電機25驅動,且其與支撐板形成的空間內置有氣腔41,經螺栓連接固定在L型板23的水平板上;
氣腔體411上部位于大膠輥21和小導輥22形成的下V型空間內,上面均勻分布有15個氣腔上孔412,氣腔體411中部有一鋼板413,鋼板413上均布兩排,每排10個與氣腔上孔412錯開的氣腔中孔414,且其上表面固定有通風過濾網415,該通風過濾網415的層數可以單一,也可以多層,視拋光粉塵的量而定;
氣腔體411的下部四角打有螺紋孔,用于連接氣腔下板419,為保證氣腔的密封性,氣腔下板419與氣腔體411下部連接時設有密封圈416,氣腔下板419中心開有1個氣腔氣口418,并通過板417與鋼板413焊接在一起。
氣源布置在下料機構6的下部,通過氣管連接固定在機架1水平板上的二位五通電磁閥,二位五通電磁閥連接同樣固定在機架1水平板上的減壓閥2,后與固定機架1水平板上的真空發生器Z相連,真空發生器Z接同一平面上的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的出氣口,經三通接頭連通氣腔氣口418;
氣腔氣口418直接與安裝在機架1水平板上的減壓閥1相連,減壓閥1的另一接口連通與減壓閥2共用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和氣源。
砂帶支架軸33將砂帶支架34固定在機架1的豎直板上,砂帶支架上開有2對階梯孔和1個直通孔,階梯孔內置有軸承,主動輪31和從動輪32的軸頸安裝在軸承上,直通孔與砂帶支架軸過盈配合,2對梯形孔中心線對應相連時保持平行,直流減速電機驅動的主動輪31、從動輪32及張緊輪36的圓柱度和直線度要求有很好的保證;
張緊輪36和轉軸37靠連接板連接,連接板上開有1對供張緊輪36軸承安裝的階梯孔和供轉軸37旋轉的通孔,所述階梯孔的連線與主動輪31和從動輪32的階梯孔的連線平行,連接板上還連接有擺尾氣缸38,擺尾氣缸38的安裝支架通過螺栓固定在砂帶支架34的一側。
砂帶35下方,沿小導輥22切線方向布置有下料板,下料板下接傳送帶。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陶瓷燈管素坯從料倉中依靠自重落到傾斜的落料板上,在落料板末端,雙軸伸出氣缸53進氣伸出帶動推塊向上運動到與彎折板最上方為同一傾斜平面時,陶瓷燈管素坯滑下推塊,雙軸伸出氣缸52排氣,推塊回到原位,陶瓷燈管素坯滑到彎折板末端落料到已經被直流減速電機25驅動的大膠輥21與小導輥22形成的上V型空間。
接著,氣源打開,經二位五通電磁閥的P-B氣路流出高壓氣體,經減壓閥2調壓后,氣體流入真空發生器Z,吸收從陶瓷燈管素坯下方經氣腔上孔412、通風過濾網415、氣腔中孔414及氣腔氣口418并流經二口二位流體控制閥氣路的氣體,排出真空發生器Z,保證工件穩定旋轉;
同時,直流減速電機25通過皮帶輪帶動主動輪31旋轉,主動輪通過砂帶35帶動從動輪32和張緊輪36旋轉,擺尾氣缸進氣,帶動連接板繞轉軸37旋轉,張緊輪36往下運動,帶動砂帶35往下運動接觸工件,與工件形成拋光包角,完成拋光過程,拋光時,吸氣過程仍然運作,拋光粉塵經氣腔上孔412,聚集在鋼板413上的通風過濾網415上。
之后,擺尾氣缸38排氣,張緊輪36隨連接板繞轉軸37向上運動脫離工件,二位五通電磁閥的P-A口氣路開通,P-B口氣路關閉,氣源氣體經減壓閥1,從氣腔氣口418吹出氣體,吹起工件,使之隨小導輥22轉動,并在下料板處下料,經傳送帶傳送到收料區。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