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處理設備,具體為一種金屬零件除銹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零件是各種機械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金屬零件經常會生銹,生銹首先會破壞光澤,破壞器物表面結構,如果是機械配合件,生銹還會導致配合松動或者銹死,在工民建工程建筑中使用量極大的金屬零件由于較長時間裸露導致外壁生銹,在使用中必須清除零件外壁銹蝕。
現有技術中,金屬零件除銹的方法一般有:一是大部分除銹采用人工打磨;二是少部分采用集中氣動噴砂打磨,通過壓縮氣體帶動鋼砂擊打到零件表面上,使零件瞬間受力形成很小的凹坑,以達到去除金屬零件表面銹蝕的目的。這些除銹方法的不足是:以上兩種打磨要么費時費力、工效低,要么是投入很大、對企業負擔較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金屬零件除銹存在費時費力、投入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金屬零件除銹清洗裝置。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金屬零件除銹清洗裝置,包括框架式機架和設置于其內且上下分布的活動支架和固定支架;活動支架內設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上進給輪,活動支架上方設置有上法蘭盤,且上法蘭盤與活動支架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連接的上減震彈簧,上法蘭盤上側固定有上清洗電機,上清洗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與上進給輪下端齊平的上除銹刷;固定支架內設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下進給輪,固定支架下方設置有下法蘭盤,且下法蘭盤與固定支架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連接的下減震彈簧,下法蘭盤下側固定有下清洗電機,下清洗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與下進給輪上端齊平的下除銹刷;框架式機架下部側壁固定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減速器,減速器的輸出軸和右側下進給輪一端均設置有鏈輪,鏈輪之間設置有傳動鏈條;活動支架的前后兩端面均設置有一端與其鉸接、另一端與框架式機架左側壁鉸接的下伸縮桿,下伸縮桿上方均設置有一端與框架式機架左側壁鉸接的上伸縮桿,上伸縮桿的另一端均設置有一端與其鉸接、另一端與下伸縮桿鉸接點鉸接的豎向連桿,框架式機架右側壁固定有水平橫梁,水平橫梁上穿有與其螺紋連接且下端卡接在活動支架上的豎向螺紋桿,豎向螺紋桿的上端連接有升降手輪。
進行除銹清洗作業時,將生銹金屬零件放置在固定支架右側的下進給輪上,旋轉升降手輪帶動豎向螺紋桿下移,上、下伸縮桿及豎向連桿配合活動支架下移,使生銹金屬零件剛好在上進給輪和下進給輪之間固定進給,上、下減震彈簧起到緩沖作業,接著啟動上、下清洗電機,帶動上、下除銹刷轉動,此時啟動傳動電機,帶動減速器、傳動鏈條、鏈輪及右側的下進給輪轉動,帶動生銹金屬零件移動,在上、下除銹刷的作用下對生銹金屬零件進行除銹,從而完成了金屬零件的除銹清洗工作,克服了現有金屬零件除銹存在費時費力、投入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的問題。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可靠,實現了對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生銹金屬零件進行除銹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除銹效果,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具有結構簡潔、加工方便、投入成本低且無污染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框架式機架,2-活動支架,3-固定支架,4-上進給輪,5-上法蘭盤,6-上減震彈簧,7-上清洗電機,8-上除銹刷,9-下進給輪,10-下法蘭盤,11-下減震彈簧,12-下清洗電機,13-下除銹刷,14-傳動電機,15-減速器,16-鏈輪,17-傳動鏈條,18-下伸縮桿,19-上伸縮桿,20-豎向連桿,21-水平橫梁,22-豎向螺紋桿,23-升降手輪,24-平衡底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金屬零件除銹清洗裝置,包括框架式機架1和設置于其內且上下分布的活動支架2和固定支架3;活動支架2內設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上進給輪4,活動支架2上方設置有上法蘭盤5,且上法蘭盤5與活動支架2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連接的上減震彈簧6,上法蘭盤5上側固定有上清洗電機7,上清洗電機7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與上進給輪4下端齊平的上除銹刷8;固定支架3內設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下進給輪9,固定支架3下方設置有下法蘭盤10,且下法蘭盤10與固定支架3之間設置有與兩者連接的下減震彈簧11,下法蘭盤10下側固定有下清洗電機12,下清洗電機1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與下進給輪9上端齊平的下除銹刷13;框架式機架1下部側壁固定有傳動電機14,傳動電機14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減速器15,減速器15的輸出軸和右側下進給輪9一端均設置有鏈輪16,鏈輪16之間設置有傳動鏈條17;活動支架2的前后兩端面均設置有一端與其鉸接、另一端與框架式機架1左側壁鉸接的下伸縮桿18,下伸縮桿18上方均設置有一端與框架式機架1左側壁鉸接的上伸縮桿19,上伸縮桿19的另一端均設置有一端與其鉸接、另一端與下伸縮桿18鉸接點鉸接的豎向連桿20,框架式機架1右側壁固定有水平橫梁21,水平橫梁21上穿有與其螺紋連接且下端卡接在活動支架2上的豎向螺紋桿22,豎向螺紋桿22的上端連接有升降手輪23。
具體實施過程中,框架式機架1的底側壁均設置有平衡底角24,框架式機架1與固定支架3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