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心鑄造澆注機設計改進,屬于離心鑄造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臥式離心鑄造過程中,鑄造過程自動化程度低,造成澆注模的使用壽命非常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影響鑄件的表面質量,受人為因素控制太多。離心機結構不先進,使用壽命低。
存在澆注時連接盤易受熱損壞,澆注系統中圓筒式澆道不便于清理鑄造殘留物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對離心機的設計進行改進和發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離心鑄造澆注機,其包括包括澆鑄系統、冷卻系統、主體及基礎系統、制動系統、防護與排煙系統和電器控制系統;主體及基礎系統的離心機底座上設置澆鑄系統、電器控制系統,主體及基礎系統包含主軸系統;澆鑄系統澆注模具,模具連接主軸系統前端的連接盤,連接盤與模具之間設置過渡盤;主軸系統尾端連接電器控制系統;主軸系統尾側還連接有制動系統,主軸系統側面設置冷卻系統;澆鑄系統、主軸系統外部套有防護與排煙系統。
澆注系統包括進料口、澆道管、澆道蓋和旋轉機構,進料口與澆道管連接,澆道管連接主軸系統;澆道管外設澆道蓋,旋轉機構通過管道連接進料口;所述的澆道蓋包括澆道蓋上合頁、澆道蓋下合頁和澆道蓋掛鉤;澆道蓋上合頁和澆道蓋下合頁互相配合,以螺栓共同固定在澆道管上側;澆道蓋掛鉤包括澆道蓋掛鉤一和澆道蓋掛鉤二,澆道蓋掛鉤一和澆道蓋掛鉤二互相配合鎖緊,鎖緊位置位于澆道管下側;澆道蓋掛鉤在澆道管上固定處設置澆道蓋掛鉤蓋及澆道蓋掛鉤底座;澆道蓋掛鉤一和澆道蓋掛鉤二打開,澆道蓋翻開,澆鑄系統的開口翻開。將原澆鑄系統的圓筒式澆道改為開口可翻開式結構,便于清理鑄造殘留物。
旋轉機構包括軸承心軸、固定插銷、圓錐滾子軸承、軸承殼及支架總成、內骨架橡膠油封、軸承底座、底座和地腳座;軸承心軸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對稱的圓錐滾子軸承;軸承心軸下側的圓錐滾子軸承設置內骨架橡膠油封,內骨架橡膠油封外側設置軸承油封蓋;設置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承心軸外側包裹軸承殼及支架總成;軸承心軸底端固定在軸承底座上,軸承底座下端固定有底座及地腳座,底座與地腳座以螺栓固定,地腳座與地固定;軸承殼及支架總成與管道連接一側設有固定插銷,固定插銷穿過管道和軸承底座,固定插銷與管道固定處設有固定插銷套。澆鑄系統的旋轉機構的密封設計骨架油封,使轉臂軸承在多塵環境下延長壽命,旋轉輕便。
主體及基礎系統包括主體、主軸系統和離心機底座;離心機底座支撐主體和主軸系統;所述主軸系統包括過渡盤、連接盤、軸承一、軸承二和主軸,模具通過過渡盤與連接盤的一側連接,連接盤的另一側通過主軸連接制動系統;主軸與連接盤連接處設置軸承一,主軸與制動系統連接處設置軸承二;軸承一及軸承二外均設有軸承座,兩個軸承座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在主體上。所述離心機底座采用鋼板焊接結構,板厚30mm。主軸與澆鑄模具連接方式上,增加過渡盤,主軸采用連接盤與主軸分開式結構,采用四鍵連接的方式;這樣防止由于系統過熱而對主體的損害,延長主軸主體使用壽命。同時亦可以將新老澆注模都能使用。主體與離心機的底座連接在一起。
主軸與軸承一的密封為迷宮式密封,主軸與軸承二的密封為迷宮式密封;適用多塵環境,保證軸承使用壽命。
制動系統包括制動器、制動盤和制動閥,制動器通過制動盤與主軸系統連接;制動器為氣動鉗盤式;制動閥包括高壓制動閥、低壓制動閥及手動泄壓閥。制動閥控制采用雙制動閥,進行高低壓控制,一個安全防護,低壓制動閥和手動泄壓閥可以實現間歇制動,延長制動系統壽命。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耐磨性達到了預期效果。
冷卻系統包括主管道、噴水桿、主軸冷卻水管和放水閥,主管道分別連接噴水桿、主軸冷卻水管,噴水桿連接噴頭,主軸冷卻水冷卻主軸系統;噴水桿及主軸冷卻水管上設置放水閥。冷卻系統的冷卻方式包括自動分級冷卻和同時冷卻兩種方式,噴頭作用于不同部位,保證了每次澆鑄及冷卻時間的一致性,增加了放水閥,防止冬天停用時因管路存水而將管路凍壞。
噴水桿包括左噴水桿、右噴水桿和后噴水桿,噴水桿能分別啟動,時間長短可控,能同時打開或關閉。
電器控制系統包括電動機和自動化系統,電動機與主軸系統連接;電器控制系統操控離心鑄造澆注機正常運轉,控制方式包括 PLC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電器控制系統操作步驟如下:
a) PLC自動控制
旋轉機構進入澆鑄位置→主軸啟動,平穩運行→設置澆鑄時間,開始澆鑄→冷卻系統啟動冷卻→澆鑄成型→制動開始時間→制動結束→主軸停→制動松開→旋轉機構退出澆鑄位置,固定旋轉機構;
澆鑄時自動控制,不受澆鑄人員控制。
b) 參數設置
澆鑄過程中直接顯示參數,并能修改電動機轉速、啟動運行時間、主軸停止時間、制動時間參數;主軸制動為持續間歇制動,間歇次數可調;
c) 系統保護
系統氣壓不足則主軸電動機不能啟動;防護與排煙系統工作,離心機防護門打開,主軸制止運動。以防止出現危險傷人。
步驟 a)PLC自動控制替換為手動控制方式,手動控制主軸開與停、制動器松開與夾緊、冷卻開與停、刷涂料與清理模具殘渣。
鑄造是銅制軸承保持架的關鍵,所以離心機啟動的時間、澆鑄的轉數及澆注的時間都嚴格控制,并且要保證澆鑄時離心機速度平穩,不產生轉速迅速下降的現象,所以電動機為功率55KW的變頻電動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主軸系統與澆鑄模具連接方式上,增加過渡盤,防止由于系統過熱而對主體的損害,延長主軸主體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一種離心鑄造澆注機結構示意圖;
圖2,一種離心鑄造澆注機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澆鑄系統的澆道管主視示意圖;
圖4,澆鑄系統的澆道管側視示意圖;
圖5,澆鑄系統的旋轉機構示意圖;
圖6,主體及基礎系統示意圖;
圖7,制動系統電路示意圖;
圖8,冷卻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中,1、澆鑄系統,2、冷卻系統,3、主體及基礎系統,4、制動系統,5、防護與排煙系統,6、電器控制系統,7、離心機底座,8、主軸系統,9、模具,10、進料口,11、澆道管,12、澆道蓋,13、旋轉機構,14、管道,15、澆道蓋上合頁,16、澆道蓋下合頁,17、澆道蓋掛鉤一,18、澆道蓋掛鉤二,19、螺栓,20、澆道蓋掛鉤蓋,21、澆道蓋掛鉤底座,22、軸承心軸,23、固定插銷,24、圓錐滾子軸承,25、軸承殼及支架總成,26、內骨架橡膠油封,27、軸承底座,28、底座,29、地腳座,30、軸承油封蓋,31、主體,32、過渡盤,33、連接盤,34、軸承一,35、主軸,36、軸承二,37、前軸承座,38、制動器,39、制動盤,40、高壓制動閥,41、低壓制動閥,42、手動泄壓閥,43、主管道,44、噴水桿,45、主軸冷卻水管,46、放水閥,47,噴頭,48、電動機,49、左噴水桿,50、右噴水桿,51、后噴水桿,52、軸承蓋,53、地腳螺栓,54、固定插銷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離心鑄造澆注機,其包括包括澆鑄系統1、冷卻系統2、主體及基礎系統3、制動系統4、防護與排煙系統5和電器控制系統6;主體及基礎系統3的離心機底座7上設置澆鑄系統1、電器控制系統6,主體及基礎系統3包含主軸系統8;澆鑄系統1澆注模具9,模具9連接主軸系統8前端的連接盤33,連接盤33與模具9之間設置過渡盤32;主軸系統8尾端連接電器控制系統6;主軸系統8尾側還連接有制動系統4,主軸系統8側面設置冷卻系統2;澆鑄系統1、主軸系統8外部套有防護與排煙系統5。
澆注系統1包括進料口10、澆道管11、澆道蓋12和旋轉機構13,進料口10與澆道管11連接,澆道管11連接主軸系統8;澆道管11外設澆道蓋12,旋轉機構13通過管道14連接進料口10;所述的澆道蓋12包括澆道蓋上合頁15、澆道蓋下合頁16和澆道蓋掛鉤;澆道蓋上合頁15和澆道蓋下合頁16互相配合,以螺栓19共同固定在澆道管11上側;澆道蓋掛鉤包括澆道蓋掛鉤一17和澆道蓋掛鉤二18,澆道蓋掛鉤一17和澆道蓋掛鉤二18互相配合鎖緊,鎖緊位置位于澆道管11下側;澆道蓋掛鉤在澆道管11上固定處設置澆道蓋掛鉤蓋20及澆道蓋掛鉤底座21;澆道蓋掛鉤一17和澆道蓋掛鉤二18打開,澆道蓋12翻開,澆鑄系統1的開口翻開。
旋轉機構13包括軸承心軸22、固定插銷23、圓錐滾子軸承24、軸承殼及支架總成25、內骨架橡膠油封26、軸承底座27、底座28和地腳座29;軸承心軸22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對稱的圓錐滾子軸承24;軸承心軸22下側的圓錐滾子軸承24設置內骨架橡膠油封26,內骨架橡膠油封26外側設置軸承油封蓋30;設置圓錐滾子軸承24的軸承心軸22外側包裹軸承殼及支架總成25;軸承心軸22底端固定在軸承底座27上,軸承底座27下端固定有底座28及地腳座29,底座28與地腳座29以螺栓19固定,地腳座29與地固定;軸承殼及支架總成25與管道14連接一側設有固定插銷23,固定插銷23穿過管道14和軸承底座27,固定插銷23與管道14固定處設有固定插銷套54。澆鑄系統的旋轉機構的密封設計骨架油封,使轉臂軸承在多塵環境下延長壽命,旋轉輕便。
主體及基礎系統3包括主體31、主軸系統8和離心機底座7;離心機底座7支撐主體31和主軸系統8;所述主軸系統8包括過渡盤32、連接盤33、軸承一34、軸承二36和主軸35,模具9通過過渡盤32與連接盤33的一側連接,連接盤33的另一側通過主軸35連接制動系統4;主軸35與連接盤33連接處設置軸承一34,主軸35與制動系統4連接處設置軸承二36;軸承一34及軸承二36外均設有軸承座,兩個軸承座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在主體上。所述離心機底座7采用鋼板焊接結構,板厚30mm。主軸35與澆鑄模連接方式上,增加連接過渡盤32,主軸35采用連接盤33與主軸35分開式結構,采用四鍵連接的方式;這樣防止由于系統過熱而對主體的損害,延長主軸主體使用壽命。同時亦可以將新老澆注模都能使用。主體與離心機底座連接在一起,主體與離心機底座用12個M24的10.9級螺栓連接,組裝在一起,便于制造與維修,主軸材質40Cr,調質HB241-286。
主軸35與軸承一34的密封為迷宮式密封,主軸35與軸承二36的密封為迷宮式密封;適用多塵環境,保證軸承使用壽命;
制動系統4包括制動器38、制動盤39和制動閥,制動器38通過制動盤39與主軸系統8連接;制動器38為氣動鉗盤式,最大制動力矩1600N.m.,制動盤材料40Cr,熱處理采用調質HB285-306;制動閥包括高壓制動閥40、低壓制動閥41及手動泄壓閥42。制動閥控制采用雙制動閥,進行高低壓控制,一個安全防護,并可以實現間歇制動,延長制動系統壽命。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耐磨性達到了預期效果。
冷卻系統2包括主管道43、噴水桿44、主軸冷卻水管45和放水閥46,主管道43分別連接噴水桿44、主軸冷卻水管45,噴水桿44連接噴頭47,主軸冷卻水冷卻主軸系統8;噴水桿44及主軸冷卻水管45上設置放水閥46;冷卻系統的冷卻方式包括自動分級冷卻和同時冷卻兩種方式,噴頭作用于不同部位,保證了每次澆鑄及冷卻時間的一致性,增加了放水閥,防止冬天停用時因管路存水而將管路凍壞。
噴水桿44包括左噴水桿49、右噴水桿50和后噴水桿51,噴水桿能分別啟動,時間長短可控,能同時打開或關閉。
電器控制系統6包括電動機48和自動化系統,電動機與主軸系統連接,電動機為功率55KW的變頻電動機,電器控制系統操控離心鑄造澆注機正常運轉,電器控制系統操作步驟如下:
a) PLC自動控制
旋轉機構進入澆鑄位置,清理澆鑄殘渣→主軸啟動,平穩運行→設置澆鑄時間,開始澆鑄→冷卻系統啟動冷卻→冷卻開始,冷卻停→澆鑄成型→制動開始時間→制動結束→主軸停→制動松開→旋轉機構退出澆鑄位置,固定旋轉機構;
澆鑄時自動控制,不受澆鑄人員控制。
b) 參數設置
澆鑄過程中直接顯示參數,并能修改電動機轉速、啟動運行時間、主軸停止時間、制動時間參數;主軸制動為持續間歇制動,間歇次數可調;
c) 系統保護
系統氣壓不足則主軸電動機不能啟動;防護與排煙系統工作,離心機防護門打開,主軸制止運動。以防止出現危險傷人。
鑄造是銅制軸承保持架的關鍵,所以離心機啟動的時間、澆鑄的轉數及澆注的時間都嚴格控制,并且要保證澆鑄時離心機速度平穩,不產生轉速迅速下降的現象,所以電動機為功率55KW的變頻電動機。
步驟 a)PLC自動控制還可采用手動控制方式,手動控制主軸開與停、制動器松開與夾緊、冷卻開與停、刷涂料與清理模具殘渣。
離心機試運行后,澆鑄工件,一次達到技術要求,產品質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