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針對超硬材料的涂附拉絨片磨具。
背景技術:
拉絨片,又稱拉絨圓盤砂紙、粘扣砂紙是通過對大卷砂紙的背面植絨,然后通過沖壓機配合各種類型的刀模沖壓出來的產品稱為拉絨片。隨著超硬磨料在硬質合金、石材、陶瓷、鐵基合金等難加工材料具有的獨特優勢,超硬材料涂附磨具得到廣泛的開發和應用,常規圓形拉絨片涂附磨具只能進行平面磨削,無法加工一些夾縫或帶角度的部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角形的電鍍金剛石拉絨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三角形的電鍍金剛石拉絨片,包括有布基體,所述布基體上側依次設置有金屬紗網和金剛石研磨層,其中所述金剛石研磨層包括有若干個研磨層基層通過粘合劑以電鍍方式粘帖在金屬紗網上,所述布基體下側設置有植絨布層,所述布基體為三角形狀。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布基體為萊洛三角形狀。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植絨布層上開有吸塵孔。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金剛石研磨層的金剛石微粉粒徑10~15μm。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粘合劑為環氧樹脂。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金屬紗網為200~325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拉絨片通過三角形狀配合金屬紗網、金剛石研磨層的設計,不僅具有平面磨削功能,還具有角度和夾縫磨削的優點,能對被加工材料進行全方位的磨削加工,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截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為透徹的理解本發明,在接下來的描述中會涉及一些特定細節。而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時,本發明則可能仍可實現,即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使用此處的這些描述和陳述向所屬領域內的其他技術人員有效的介紹他們的工作本質。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上側”和“下側”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相關技術人員在對上述方向作簡單、不需要創造性的調整不應理解為本申請保護范圍以外的技術。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實際保護范圍。而為避免混淆本發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材料配方等的技術已經很容易理解,因此它們并未被詳細描述。參照圖1、圖2,一種三角形的電鍍金剛石拉絨片,包括有布基體1,所述布基體1上側依次設置有金屬紗網2和金剛石研磨層3,其中所述金剛石研磨層3包括有若干個研磨層基層通過粘合劑以電鍍方式粘帖在金屬紗網2上,所述布基體1下側設置有植絨布層4,所述布基體1為三角形狀,具體可以為等邊或不等邊的三角形。通過金剛石拉絨片的三角形狀設計,配合金屬紗網2和金剛石研磨層3,不僅具有平面磨削功能,還具有角度和夾縫磨削的優點,能對被加工材料進行全方位的磨削加工,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參照圖1、圖2的一種三角形的電鍍金剛石拉絨片,其中此處所稱的“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請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實施例包括有布基體1,所述布基體1上側依次設置有金屬紗網2和金剛石研磨層3,其中所述金剛石研磨層3包括有若干個研磨層基層通過粘合劑以電鍍方式粘帖在金屬紗網2上,所述布基體1下側設置有植絨布層4,所述布基體1為萊洛三角形狀。所述金剛石研磨層3的金剛石微粉粒徑10μm,所述金屬紗網2為200目。
參照圖1、圖2的一種三角形的電鍍金剛石拉絨片,包括有布基體1,所述布基體1上側依次設置有金屬紗網2和金剛石研磨層3,其中所述金剛石研磨層3包括有若干個研磨層基層通過粘合劑以電鍍方式粘帖在金屬紗網2上,所述布基體1下側設置有植絨布層4,所述布基體1為三角形狀,所述植絨布層4上開有吸塵孔5,可以使打磨拉絨片能夠既快又高效的將砂塵去除,研磨能力強,同時表面無堵塞植絨布層4能使得打磨盤表面干凈并且性能持久。所述粘合劑為環氧樹脂以保證粘結穩固度,所述金剛石研磨層3的金剛石微粉粒徑15μm,所述金屬紗網2為325目。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