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設計環保領域,具體涉及爐渣有色金屬提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相關技術中的提取裝置存在以下技術問題:提取過程中需要人工的加入各種化學溶劑,增加的人工成本,因此對相關技術進行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爐渣有色金屬提取裝置。
爐渣有色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預處理裝置和提取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攪拌裝置和PLC自控系統,所述裝置本體的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爐渣入口,所述裝置本體的底部設置有用于輸送爐渣進入提取裝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PLC自控系統連接,所述裝置本體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控制攪拌裝置攪拌時間的計時器,所述計時器與PLC自控系統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位于裝置本體頂部的電機、與所述電機相連且位于裝置本體內部的攪拌軸和與攪拌軸相連的攪拌葉片;所述提取裝置包括設置于頂部的化學溶劑進料口、位于提取裝置內部的攪拌裝置、溫控裝置、高液位感應器、低液位感應器和與所述PLC自控系統連接的pH酸堿泵,所述提取裝置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提取裝置的管道,管道的入口處設置有與提取裝置一致的電磁閥,與管道相對的一側設置有排渣口;所述低液位感應器設置于排渣口的上方,所述溫控裝置設置于所述提取裝置的頂部,所述攪拌裝置的結構與所述預處理裝置采用的攪拌裝置一致。
優選地,所述預處理裝置為頂部敞開的長方體結構。
優選地,述提取裝置為密封的長方體或圓柱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pH酸堿泵與所述化學溶劑進料口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爐渣有色金屬提取裝置,對爐渣進行提取操作之前,先對爐渣進行預處理,以使爐渣混合均勻,同時采用攪拌裝置進行攪拌以破碎較大的爐渣,避免了在后續的提取過程中對提取裝置造成損害的情況;此外,由于經過預處理裝置處理過的爐渣較均勻,因此在提取裝置中能夠提高有色金屬提取的效率,避免了因為存在較大的爐渣而提取不夠徹底的情況;第三,由于本申請采用了PLC自控系統,當提取裝置運行一段時間后,可自動添加酸堿化學溶劑,以保證提取裝置內的酸堿度在預定值范圍內,從而避免了人工添加化學溶劑的情況,可大幅度的節省人工成本,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爐渣入口,2-電機,3-攪拌葉片,4-攪拌軸,5-計時器,6-電磁閥,7-PLC自控系統,8-pH酸堿泵,9-化學溶劑進料口,10-溫控裝置,11-高液位感應器,12-低液位感應器,13-排渣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的爐渣有色金屬提取裝置,包括預處理裝置和提取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攪拌裝置和PLC自控系統7,所述裝置本體的側壁上對稱開設有爐渣入口1,所述裝置本體的底部設置有用于輸送爐渣進入提取裝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電磁閥6,所述電磁閥6與PLC自控系統7連接,所述裝置本體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控制攪拌裝置攪拌時間的計時器5,所述計時器5與PLC自控系統7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位于裝置本體頂部的電機2、與所述電機2相連且位于裝置本體內部的攪拌軸4和與攪拌軸4相連的攪拌葉片3;所述提取裝置包括設置于頂部的化學溶劑進料口9、位于提取裝置內部的攪拌裝置、溫控裝置10、高液位感應器11、低液位感應器12和與所述PLC自控系統連接的pH酸堿泵8,所述提取裝置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提取裝置的管道,管道的入口處設置有與提取裝置一致的電磁閥6,與管道相對的一側設置有排渣口13;所述低液位感應器12設置于排渣口13的上方,所述溫控裝置10設置于所述提取裝置的頂部,所述攪拌裝置的結構與所述預處理裝置采用的攪拌裝置一致。
優選地,所述預處理裝置為頂部敞開的長方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提取裝置為密封的長方體或圓柱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pH酸堿泵8與所述化學溶劑進料口9相連。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