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于煉鋼轉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轉爐爐口積渣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轉爐煉鋼是普遍采用的鋼鐵生產工藝,在轉爐冶煉過程中由于鐵水氣體含量較高或者操作不當等原因,鋼水會產生噴濺。噴濺出轉爐的高溫液體遇到常溫,迅速凝固形成噴濺渣,噴濺渣中含有的金屬極易固結在轉爐爐口附近的鋼板上,清理比較困難,進而影響到轉爐部件的使用壽命,不利于連續生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因此必須及時清理轉爐爐口堆積的大量噴濺渣。
現有技術清理轉爐爐口積渣采用拆爐機清渣,操作費時,全過程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且操作不方便,操作過程中高熔點渣屑容易飛濺,力道不均時還易損壞轉爐的其它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和設備隱患。并且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拆爐機經常發生故障,增加維修費用。在保證生產順行情況下,使用拆爐機清理爐口越來越顯出操作的繁瑣與費時,難以適應現代煉鋼生產的需求。為此,研制開發一種操作簡便、節約時間、安全穩定、能便捷清理轉爐爐口積渣的裝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操作簡便、節約時間、安全穩定、能快速清理轉爐爐口積渣的轉爐爐口積渣清理裝置。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一種轉爐爐口積渣清理裝置,包括支承車體、清渣機構、調整機構和控制元件,所述清渣機構和調整機構設置在支承車體上,由支承車體帶動;所述支承車體上設置有操作平臺;所述調整機構連接控制元件;所述清渣機構包括操作把手、萬向節、支撐座、連桿和清渣刀,所述操作把手、連桿和清渣刀依次連接為一個整體,并通過萬向節和支撐座設置在支承車體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安全性能高,工作穩定可靠,積渣清理效率高,能有效防止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拆爐機經常發生故障和高熔點渣屑容易飛濺事件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中標示:1~支承車體,2~調整機構,3~操作平臺,4~操作把手,5~萬向節,6~支撐座,7~連桿,8~清渣刀,9~清渣刀固定器,10~支撐臂,11~車輪總成,12~行走電機,13~吊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根據附圖1附圖2所示的轉爐爐口積渣清理裝置,包括支承車體1、清渣機構、調整機構2和控制元件,所述清渣機構和調整機構2設置在支承車體1上,由支承車體1帶動;所述支承車體1上設置有操作平臺3;所述調整機構2連接控制元件;所述清渣機構包括操作把手4、萬向節5、支撐座6、連桿7和清渣刀8,所述操作把手4、連桿7和清渣刀8依次連接為一個整體,并通過萬向節5和支撐座6設置在支承車體1上,設置有操作把手4和清渣刀8的連桿7通過萬向節5以支撐座6為支點帶動工作。
所述支承車體1設置有車輪總成11帶動支承車體1移動。
所述調整機構2為微型吊運機。
所述調整機構2通過支撐臂10設置在支承車體1頂部。
所述萬向節5一端設置在連桿7中部,另一端設置在支撐座6上。
所述調整機構2在支承車體1上的設置高度高于轉爐爐口1~2m。
所述支承車體1上設置有行走電機12,行走電機12連接控制元件。
所述清渣刀8通過清渣刀固定器9與連桿7可拆卸連接,且清渣刀8呈大寫的E字形。
所述微型吊運機設置有吊鉤13,所述吊鉤13由鋼板固接掛齒構成,掛齒呈大寫的L字形,且在鋼板上至少設置2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當需要進行清渣工作時,先通過控制元件啟動行走電機,驅動支承車體1移動到距離轉爐1m的位置,再通過控制元件啟動微型吊運機,由微型吊運機設置有的吊鉤13吊起轉爐爐口,使轉爐傾斜至70~80度,清渣人員站在操作平臺3上通過操作把手4操作連桿7,連桿7通過萬向節5以支撐座6為支點移動,使設置在連桿7上的清渣刀快速地將附著在轉爐爐口上的爐渣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