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實用新型屬于煉鋼設備,是一種轉爐精煉加渣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煉鋼技術中,都是轉爐出完鋼后,在爐后平臺加渣孔處加渣。但是出完鋼后加精煉渣,由于精煉渣密度小于鋼水密度,造成反應接觸面積小,這樣就導致鋼水中存在夾雜物,影響鋼水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已有技術不足之處的轉爐精煉加渣裝置,不僅能達到出鋼過程中加料的目的,而且可以利用現(xiàn)場原有的合金旋轉加料裝置,根據(jù)現(xiàn)場安裝位置進行改進,降低改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轉爐精煉加渣裝置,平臺上安裝旋轉溜槽并固定有立柱,在旋轉溜槽觀察孔上方安裝一個支架,該支架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平臺上。支架上安裝漏斗,漏斗頂部安裝固定筋板,在漏斗底部中心位置設置過濾網(wǎng)。在漏斗的正上方的立柱上設置掛點,掛點上安裝葫蘆。
本實用新型的有效效果:平臺上的精煉渣可以通過該裝置在出鋼過程中加入,且該裝置與合金加入裝置合二為一,不會對合金加入產(chǎn)生任何影響。不僅能夠解決精煉渣加入不均問題,而且能充分利用現(xiàn)場條件,通過原有合金加入裝置改造,取得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轉爐精煉加渣裝置結構主視圖。
圖2為轉爐精煉加渣裝置結構俯視圖。
圖中:1-平臺,2-支架,3-立柱,4-掛點,5-下料斗,6-旋轉溜槽,7-固定筋板,8-過濾網(wǎng),9-葫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圖2所示,120T轉爐精煉加渣裝置,在轉爐9.6米高平臺1上安裝旋轉溜槽6并固定有立柱3,在合金制成的旋轉溜槽6觀察孔上方制作一個支架2,旋轉溜槽6的規(guī)格為Φ1450mm,支架2的規(guī)格1700mm×1200mm,支架2一端固定在立柱3上,另一端固定在平臺1上。支架2上安裝規(guī)格為800mm×800mm×800mm的下漏斗5,下漏斗5頂部安裝固定筋板7,在下漏斗5底部中心位置設置Φ500mm過濾網(wǎng)8。在距離下漏斗5垂直距離2m高的正上方的立柱3上設置掛點4,掛點4上安裝2T×3m的葫蘆。掛點4通過200mm×100×8mm規(guī)格的槽鋼與立柱3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