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鋁合金鑄造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
背景技術:
在鋁合金鑄造領域,采用金屬模重力澆鑄是最常用的量產形式,但其使用的澆冒口卻采用了一次性的覆膜砂制品,為此不但需配備相應的設備制作冒口,還耗費了相應的人力、材料、電力,并占用了很多場地,能耗多、浪費大、有污染,嚴重影響了自動化生產的進展,投資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成本低。
按照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其特征是,包括金屬模機構、補縮機構。
所述金屬模機構,包括在金屬模1的左、右模中設置有加熱管3、模腔4、泥芯9、分型面6;
所述補縮機構的補縮口2設置于金屬模1的左、右模上,分左、右兩部分,補縮口2的外壁設置有電加熱器7,電加熱器7的外壁設置有真空保溫殼8,補縮口2中設置有過濾網5。
本申請的技術效果在于: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采用設置于金屬模上的補縮機構替代現的覆膜砂澆冒口,能重復使用成本低;采用設置于補縮口外壁的電加熱器對補縮口加熱,滿足補縮口中的金屬液對產品的補縮要求;采用設置于電加熱器外壁的真空保溫殼對補縮口進行保溫,更節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申請中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中,包括金屬模1、補縮口2、加熱管3、模腔4、過濾網5、分型面6、電加熱器7、真空保溫殼8、泥芯9等。
如圖所示,本申請是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包括金屬模機構、補縮機構。
所述金屬模機構,包括金屬模1、加熱管3、模腔4、泥芯9、分型面6;所述金屬模1包括左模與右模,所述加熱管3、模腔4、泥芯9、分型面6設置于左、右模中;
所述補縮機構的補縮口2設置于金屬模1的左、右模上,分左、右兩部分,所述電加熱器7設置于補縮口2的外壁,所述真空保溫殼8設置于電加熱器7的外壁,所述過濾網5設置于補縮口2中。
本申請一種免澆冒口金屬模,采用設置于金屬模上的補縮機構替代現的覆膜砂澆冒口,能重復使用成本低;采用設置于補縮口外壁的電加熱器對補縮口加熱,滿足補縮口中的金屬液對產品的補縮要求;采用設置于電加熱器外壁的真空保溫殼對補縮口進行保溫,更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