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連鑄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長水口澆鑄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鑄坯潔凈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對煉鋼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有效去除鋼中夾雜物,提高鋼液的潔凈度。
鋼包長水口的密封是防止鋼水二次氧化的重要環節。長水口密封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注入鋼包的鋼水質量。目前大多數的長水口保護澆鑄是通過調整吹氬流量、設計帶臺長水口或是靠提高長水口的頂升壓力來實現。長水口保護澆鑄好,會減小易燒氧化元素的燒損,進而減少由于其氧化進入鋼中形成的夾雜物或者水口絮流物。如果保護不好,會影響鋼水質量,造成產品缺陷幾率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長水口澆鑄的保護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在不改變長水口吹氬流量、長水口形狀和頂升機械力的情況下,實現更好的保護澆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長水口澆鑄的保護裝置,包括直管、圓管、煤氣孔,直管端部與圓管一端固定連接,圓管另一端為封口結構,圓管一側均布有煤氣孔,所述的圓管和直管的內徑均為30-50mm。
所述的直管和圓管有鋼管制作。
所述的直管與圓管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的煤氣孔為8-12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整體結構簡單,可由一根鋼管制作,端部封口,將圓管套在長水口外徑,在直管內通煤氣,經煤氣孔燃燒煤氣,來隔絕空氣的進入,實現了在不改變長水口吹氬流量、長水口形狀和頂升機械力的情況下,保護澆鑄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直管 2-圓管 3-煤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見圖1,一種用于長水口澆鑄的保護裝置,包括直管1、圓管2、煤氣孔3,直管1端部與圓管2一端固定連接,圓管2另一端為封口結構,圓管2一側均布有煤氣孔3,煤氣孔3為8-12個。圓管2和直管1的內徑均為30-50mm,直管1和圓管2有鋼管制作,其內通煤氣。直管1與圓管2可為一體式結構,可由一根鋼管制作。
使用時,將圓管2套在長水口結合面處,圓管2直徑為200~250mm,直管1與圓管2一端連接,直管1通煤氣,煤氣通過煤氣孔3吹出并燃燒,圓管2另一端封閉,煤氣孔3設置在貼向鋼包底部的一側,直管1與圓管2為一體式結構,由一根鋼管制作,鋼管的內徑為30~50mm。
準備開始一個澆次的連鑄生產時,當鋼包在回轉臺上轉至澆注位時,安裝首罐的長水口之前,將本裝置的圓管2套過長水口,安放在機械手上,之后正常裝水口。在鋼包開澆之前,開啟煤氣閥,將煤氣孔3噴出的煤氣點燃,根據火苗大小調整吹煤氣的量,使火苗躥升至罐底為宜。澆注過程一直燃燒,當鋼包澆盡、關閉滑板時,將長水口、本裝置和長水口的機械裝置一起摘下,如果不更換長水口,待下一罐鋼水轉至澆注位時,將長水口正常安裝上,如果準備更換長水口,就先將本裝置摘下,套在新水口上,待新一罐鋼水澆注時使用。在長水口外圍燃燒的煤氣將長水口與外界將要進入水口內部的空氣燒掉,防止空氣進入鋼液后帶來的二次氧化。
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可由一根鋼管制作,端部封口,將圓管2套在長水口外徑,在直管1內通煤氣,經煤氣孔3燃燒煤氣,來隔絕空氣的進入,實現了在不改變長水口吹氬流量、長水口形狀和頂升機械力的情況下,保護澆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