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視窗屏拋光夾具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及一種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藍寶石因為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光學特性,被廣泛用于視窗屏。藍寶石作為手機視窗屏材料經過粗加工后,其側壁很粗糙,需要對其側壁進行拋光處理,通常是通過旋轉的毛刷輪對其側壁進行打磨,使側壁達到良好的拋光效果。目前,手機視窗屏外側壁拋光已經比較成熟,但相對于有弧面的2.5D、3D視窗屏,其內側壁拋光一直是技術瓶頸。主要是毛刷的不均勻性以及內側壁弧面本身原因導致受力不均,最終導致拋光效果不佳。尤其對于硬度較大的藍寶石材料,利用毛刷對四條內側壁進行拋光,視窗屏內側壁會出現拋光不平整、磨痕、內輪廓不良等,使得內側壁亮度、粗糙度無法達到要求,因而需要特殊的拋光夾具對待拋光視窗屏進行定位,現有的拋光夾具拋光過程中需要對待拋光視窗屏多次進行夾裝,加工效率低。
因此,研制主要針對2.5D、3D視窗屏內側壁的拋光夾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及一種拋光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加工效率低、易出現拋光磨痕、內輪廓不良等的問題,提高內側壁的外觀良率,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包括定位座、用于支撐和固定所述定位座的主體夾具以及蓋設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夾具蓋板;所述定位座的頂部設置有多個用于放置待拋光視窗屏的定位槽;所述主體夾具包括一傾斜頂面,所述傾斜頂面上凹設有用于放置所述定位座的放置槽,所述定位座置于所述放置槽中,使得待拋光視窗屏置于所述定位槽內時待拋光內側壁與所述傾斜頂面垂直;所述夾具蓋板上設有與所述定位槽相對應的拋光窗口。
優選的,所述傾斜頂面從所述主體夾具的后側向前側傾斜并與水平面成夾角20°≤α≤25°。
優選的,所述定位座的頂面上還設有用于所述夾具蓋板定位的蓋板定位裝置。
優選的,所述蓋板定位裝置為設置于所述定位座的頂面四邊的定位凸條。
優選的,所述主體夾具且于所述傾斜頂面較高的一側設有方便取放所述定位座的取放口。
優選的,所述定位座的頂面凸出至所述放置槽外。
優選的,所述定位座上設有連接螺紋孔,所述夾具蓋板上設有與所述連接螺紋孔相對應的蓋板連接孔,所述夾具蓋板通過連接螺釘可拆卸設置于所述定位座上。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拋光裝置,包括兩個上述拋光夾具,還包括一固定底座,兩所述拋光夾具較低的一側相鄰設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
優選的,所述主體夾具上設有上下貫穿的第一螺紋孔,所述固定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紋孔相對應的第二螺紋孔,兩所述主體夾具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安裝于所述固定底座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主體夾具的頂部包括一傾斜頂面,傾斜頂面上設有用于放置定位座的放置槽,定位座設置在主體夾具上的放置槽內,使得待拋光視窗屏置于定位槽內時待拋光內側壁與傾斜頂面垂直;該結構設置可以方便待拋光產品的內側壁與毛刷接觸,保證了產品側壁內表面的平整度,拋光效果好。
2、定位座與主體夾具可拆卸設置,完成視窗屏的單邊內側壁拋光后,將定位座和蓋板的組合從放置槽中取出,并在水平面內旋轉180°后再放入放置槽內,再對對邊的內側壁進行拋光,相對的兩條內側壁全部拋光完成以后,將產品從定位槽中取出后旋轉90°后,再固定到另一夾具的定位座中,重復上述拋光步驟,直至四條內側壁全部拋光完成。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待拋光視窗屏的夾裝次數,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兩個上述拋光夾具的拋光裝置,兩拋光夾具較低的一側相對并排設置于固定底座上,可同時拋光兩組視窗屏,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及一種拋光裝置操作簡單,可靠性較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主體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拋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固定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定位座,11、定位槽,12、蓋板定位裝置,13、連接螺紋孔,2、主體夾具,21、傾斜頂面,22、放置槽,23、取放口,24、第一螺紋孔,3、夾具蓋板,31、拋光窗口,32、蓋板連接孔,4、固定底座,41、第二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包括定位座1、用于支撐和固定定位座的主體夾具2以及蓋設于定位座上的夾具蓋板3;定位座1的頂部設置有多個用于放置待拋光視窗屏的定位槽11;主體夾具2包括一傾斜頂面21,傾斜頂面上凹設有用于放置定位座1的放置槽22,定位座置于放置槽中,使得待拋光視窗屏置于定位槽11內時待拋光內側壁與傾斜頂面21垂直;夾具蓋板3上設有與定位槽相對應的拋光窗口31。在本實用新型中,定位座1的頂面凸出至放置槽22外,傾斜頂面21從主體夾具的后側向前側傾斜并與水平面成夾角20°≤α≤25°。該結構設置方便毛刷與待拋光視窗屏的側壁內表面接觸,保證了產品側壁內表面的平整度;同時,夾具蓋板的底面壓在產品的側壁頂面上,防止產品的側壁被誤拋,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外觀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定位座1的頂面上還設有用于夾具蓋板3定位的蓋板定位裝置12。該蓋板定位裝置12為設置于定位座1的頂面四邊的定位凸條。
在本實用新型中,主體夾具2上且于傾斜頂面較高的一側設有方便取放定位座的取放口23。
在本實用新型中,定位座1上設有多個連接螺紋孔13,夾具蓋板3上設有與連接螺紋孔13相對應的蓋板連接孔32,夾具蓋板3通過連接螺釘可拆卸設置于定位座1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拋光裝置,參見圖4和圖5,該拋光裝置包括兩個上述拋光夾具和一固定底座4,主體夾具2上設有上下貫穿的第一螺紋孔24,固定底座上設有與第一螺紋孔24相對應的第二螺紋孔41,兩個拋光夾具較低的一側相鄰設置于固定底座上,且兩個主體夾具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安裝于固定底座上。該結構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拋光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2.5D/3D視窗屏內側壁拋光夾具在使用時,步驟如下:首先將待拋光的2.5D/3D視窗屏裝入本實用新型拋光夾具的定位座的定位槽內,定位座放置入放置槽中,再將蓋板通過螺絲可拆卸固定于定位座上,最后將本實用新型的拋光裝置放置機臺底座中,即可通過毛刷對藍寶石視窗屏內側壁進行拋光,待產品的單邊內側壁拋光完成以后,將裝有產品的定位座和夾具蓋板的組合從放置槽內取出,并在水平面內旋轉180°后再放入主體夾具的該放置槽內,再對對邊的內側壁進行拋光。相對的兩條內側壁全部拋光完成以后,將產品(矩形產品)從定位槽中取出旋轉90°后,將產品放至含有相應形狀的定位槽11(定位槽在定位座上的排列方式與前一個拋光夾具不同)的另外一個拋光夾具中,重復上述拋光步驟,直至四條內側壁全部拋光完成,將拋光完成產品取出,即完成產品的拋光。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可靠性較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