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色母加工領域,具體而言,特別涉及一種色母拋光機。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使用拋光機對色母料進行拋光時,由于色母料之間以及色母料與拋光機的拋光面之間存在摩擦和擠壓,在拋光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熱量。如果產生的熱量過高,不僅會對拋光機造成一定的損害,影響其壽命,而且,被拋光后的色母料也可能因為高熱而破碎。另外,怎樣提高拋光后色母料與廢料的分離效率,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種拋光效率較高的色母拋光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色母拋光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機倉,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所述機倉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和廢料口;壓力門,所述壓力門設在所述殼體上并位于所述出料口一側;螺旋推進器,所述螺旋推進器設在所述進料口和所述機倉之間,用于將由所述進料口投入的物料推送至所述機倉內;網罩,所述網罩設在所述機倉內,所述網罩的進口與所述螺旋推進器的出口對應,所述網罩的出口與所述出料口對應;拋光筒,所述拋光筒設在所述網 罩內;送風風機,所述送風風機與所述網罩內部連通以將網罩內的廢料從網罩的篩孔中吹出;以及吸風風機,所述吸風風機與所述機倉連通,以將位于機倉內的廢料由廢料口吸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色母拋光機,送風風機和吸風風機的共同作用,可以將拋光過程中由于相互摩擦和擠壓產出的大部分熱量帶走,使成品不因為高熱而破碎,提高了色母拋光機的工作效率。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色母拋光機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所述螺栓推進器和所述拋光筒間隔開地設在同一空心轉軸上,所述空心轉軸與所述拋光筒對應一側側壁上設有與空心轉軸內部連通的出風孔洞,所述空心轉軸的另一側的側壁上設有所述送風風機形成的風道連通的進風孔洞。
所述殼體內設有與所述空心轉軸連接驅動電機。
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送風風機連接。
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吸風風機連接。
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送風風機和所述吸風風機分別連接。
所述拋光筒套接在所述空心轉軸上并通過位于所述空心轉軸上的鎖緊螺母鎖緊。
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廢料口均位于殼體的下部,且分別位于所述殼體的兩側。
進一步包括旋風分離器,所述旋風分離器通過連接管道與所述廢料口連接。
所述旋風分離器的出口套接有用于接收廢料的布袋。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色母拋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 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色母拋光機100,包括:殼體10、壓力門20、螺旋推進器30、網罩40、拋光筒50、送風風機60、以及吸風風機70。
具體而言,殼體10內設有機倉11,殼體10上設有與機倉11連通的進料口12、出料口13和廢料口14。進料口12用于投入色母料,出料口13用于排出拋光后的色母料,廢料口14用于排出拋光產生的廢料。壓力門20設在殼體10上并位于出料口13一側,以便排出拋光后的色母料。
螺旋推進器30設在進料口12和機倉11之間,用于將由進料口12投入的物料推送至機倉11內,例如推送到網罩40內。網罩40設在機倉11內,網罩40的進口與螺旋推進器30的出口對應,網罩40的出口與出料口13對應,拋光筒50設在網罩40內,色母料內網罩40內通過拋光筒50進行拋光。
送風風機60與網罩40內部連通以將網罩40內的廢料從網罩40的篩孔中 吹出,廢料被直接吹到機殼11內的網罩40以外的空間。吸風風機70與機倉11連通,即與機倉11內網罩40所占的空間以外的空間連通,以將位于機倉11內的廢料由廢料口14吸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色母拋光機100,送風風機60和吸風風機70的共同作用,可以將拋光過程中由于相互摩擦和擠壓產出的大部分熱量帶走,使成品不因為高熱而破碎,提高了色母拋光機100的工作效率。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螺栓推進器30和拋光筒50間隔開地設在同一空心轉軸80上,空心轉軸80與拋光筒50對應一側側壁上設有與空心轉軸80內部連通的出風孔洞81,空心轉軸80的另一側的側壁上設有送風風機60形成的風道連通的進風孔洞82。由此,送風風機60形成的風可以經由進風孔洞82、空心轉軸80、出風孔洞81進入到網罩40內,便于將網罩40內的廢料吹到機倉11內。
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殼體10內設有與空心轉軸80連接驅動電機90。由此,可以為空心轉軸80提供動力。
如圖1所示,為了是整個色母拋光機的結構更加簡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驅動電機90的電機軸可以通過傳動裝置91與送風風機60連接??梢岳斫獾氖牵寗与姍C90的電機軸也可以通過傳動裝置91與吸風風機70連接。本實用新型中,驅動電機90的電機軸與送風風機60和吸風風機70的連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驅動電機90的電機軸通過傳動裝置91與送風風機60和吸風風機70分別連接。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拋光筒50可以套接在空心轉軸80上并通過位于空心轉軸上的鎖緊螺母(未視出)鎖緊。由此,可以方便對拋光筒50拆卸和更換。
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使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出料口13和廢料口14均位于殼體10的下部,且分別位于殼體10的兩側。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色母拋光機進一步包括旋風分離器92,旋風分離器90可以通過連接管道與廢料口14連接。由此,可以將廢料與空氣分離。進一步地,為了便于收集廢料,旋風分離器92的出口可以套接有用于接收廢料的布袋93。廢料可以被收集到布袋中,空氣則可從旋風分離器92的上方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色母拋光機,色母料由進料口12進入機構,在螺旋推進器30的作用下,沿軸向前進。在壓力門20和拋光筒50的作用下,色母在機腔11內相互摩擦完成拋光工藝。生產過程中的廢邊角料在送風風機60的作用下,從網罩40的篩孔逸出,被另一吸風風機70吸進并排出,成品從出料口13落出,達到成品和廢料分離的目的,拋光工藝的原理是相互摩擦和擠壓,其過程必然產出相當高的熱量,其熱量則被送風風機60產生的風流經空心主軸輸入機腔并帶走,使成品不因為高熱而破碎。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 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