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竹制品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竹制筒內凹底面磨光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竹制筒由于底部向內凹陷,一般的打磨砂輪無法對其進行打磨,因此,常常是工人拿著打磨頭對竹制筒內凹底面進行打磨,不僅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人工打磨的效率較低、質量較差,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以提高竹制筒內凹底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使得竹制筒底凹均勻,而且還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的竹制筒內凹底面磨光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竹制筒內凹底面磨光機構,包括支撐架、安裝在支撐架上的固定套、插在固定套內的活動桿和固定在活動桿上的打磨頭,所述打磨頭通過一連接桿連接在活動桿頂部,所述連接桿中部設有一水平方向限位桿,所述固定套一側設有配合水平方向限位桿的水平方向限位頭,所述固定套下端設有一對豎直方向限位螺栓,所述活動桿上部設有一配合固定套的擱置圈,所述擱置圈的外徑大于固定套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套和活動桿配合打磨頭對竹制筒底部進行打磨,不僅可以提高竹制筒內凹底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使得竹制筒底凹均勻,而且還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水平方向限位桿和水平方向限位頭的設置,可以防止打磨頭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豎直方向限位螺栓的設置,可以防止打磨頭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從而提高打磨頭打磨的穩定性,提高打磨質量。
優選地,所述活動桿頂部套設有一手持段,所述手持段位于擱置圈上方,所述連接桿一端通過一緊固螺釘與活動桿頂部連接。
該種結構方便工人對活動桿的操作(提取和轉動活動桿),而且還保證連接桿和活動桿的連接牢固性。
優選地,所述打磨頭通過一連接塊與連接桿一端連接,所述連接塊上設有兩個調節螺栓,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兩個配合調節螺栓的長條通孔。
該種結構不僅保證打磨頭的連接牢固性,而且可以通過調節螺栓來調節打磨頭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調節好之后再固定;進一步確保打磨頭與待磨底竹制筒的位置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水平方向限位桿通過一連接頭連接在連接桿底部,所述水平方向限位頭上設有配合水平方向限位桿的水平方向限位孔。
該種結構使得水平方向限位桿的連接更加牢固可靠,而且還確保水平方向限位桿的限位效果更好。
優選地,所述固定套底部通過一固定盤固定在支撐架上。
該種結構使得固定套的安裝更加牢固可靠。
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套和活動桿配合打磨頭對竹制筒底部進行打磨,不僅可以提高竹制筒內凹底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使得竹制筒底凹均勻,而且還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套,2.手持段,3.打磨頭,4.連接塊,5.連接桿,6.水平方向限位桿,7.水平方向限位頭,8.水平方向限位孔,9.擱置圈,10.活動桿,11.支撐架,12.豎直方向限位螺栓,13.固定盤,14.連接頭,15.緊固螺釘,16.長條通孔,17.調節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使用過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所示,一種竹制筒內凹底面磨光機構,包括支撐架11、安裝在支撐架11上的固定套1、插在固定套1內的活動桿10和固定在活動桿10上的打磨頭3,打磨頭3通過一連接桿5連接在活動桿10頂部,連接桿5中部設有一水平方向限位桿6,固定套1一側設有配合水平方向限位桿6的水平方向限位頭7。固定套1下端設有一對豎直方向限位螺栓12。活動桿10上部設有一配合固定套1的擱置圈9,擱置圈9的外徑大于固定套1的內徑。活動桿10頂部套設有一手持段2,手持段2位于擱置圈9上方,連接桿5一端通過一緊固螺釘15與活動桿10頂部連接。打磨頭3通過一連接塊4與連接桿5一端連接,連接塊4上設有兩個調節螺栓17,連接桿5上設有兩個配合調節螺栓17的長條通孔16。水平方向限位桿6通過一連接頭14連接在連接桿5底部,水平方向限位頭7上設有配合水平方向限位桿6的水平方向限位孔8。固定套1底部通過一固定盤13固定在支撐架11上。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當需要打磨時,工人手持手持段,先將活動桿往上提升一定的距離;然后撥開豎直方向限位頭,將活動桿旋轉一定角度,使得打磨頭對準待打磨竹制筒的內凹底面,然后將水平方向限位桿插入水平方向限位孔內,防止打磨頭在打磨過程中左右晃動;然后工人放開雙手,活動桿通過擱置圈擱置在固定套上;最后再將豎直方向限位螺栓擰緊鎖緊活動桿,防止打磨頭在打磨過程中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套和活動桿配合打磨頭對竹制筒底部進行打磨,不僅可以提高竹制筒內凹底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使得竹制筒底凹均勻,而且還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