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玻璃加工的設備通常有三種,精雕機、立式機及加工中心,均屬于數控機床,雖然現有的用于玻璃加工的設備可以實現玻璃的精細加工,異形切割,但對于3D玻璃的技術均采用熱彎成形工藝,該種工藝需要耗掉大量的電費及昂貴的模具費用,加工過程中通常還會存在弧度限制及外形厚薄不一致的缺點。現有的設備及加工方法加工出來的產品其玻璃表面通常存在麻點及其他不良現象,造成良率較低的現象,從而增加成產成本,同時,無法加工任意弧度及厚薄的玻璃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
所述的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包括機架、刀庫、真空泵及主控系統,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工作平臺及由主控系統控制的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機構包括X軸運動機構、Y軸運動機構及Z軸運動機構,所述Y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兩側的第一線軌、架設在第一線軌上的第一滑動板、驅動第一滑動板沿第一線軌移動的伺服馬達,所述X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動板側面上的第二線軌、設置在第二線軌上的第二滑動板、設置在第二滑動板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設置有第三線軌,所述第三線軌上設置有第三滑動板,所述第三滑動板上固定設置有豎軸,所述豎軸的下端設置有刀具,所述Z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線軌上的第二滑動板、設置在第二滑動板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設置有第四線軌,設置在第四線軌上的第四滑動板,所述第四滑動板上固定設置有臥軸,所述臥軸上設置有臥軸刀具。
所述的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動板由第一伺服馬達驅動。
所述的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動板由第二伺服馬達驅動。
所述的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線軌與第一線軌呈十字交叉設置,所述第三線軌和第四線軌平行設置,且均與第二線軌呈交叉設置。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設計合理,通過在原有的精雕機、龍門機及加工中心上增設臥軸,實現任意曲面玻璃的加工,擴大產品的使用范圍,設備改進簡單,節約設備成本,節能環保,同時還可省去昂貴的模具費用,確保產品的良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工作平臺,3-第一線軌,4-第一滑動板,5-第二線軌,6-第二滑動板,7-第三線軌,8-第三滑動板,9-豎軸,10-刀具,11-第二固定板, 12-第四線軌,13-第四滑動板,14-臥軸,15-臥軸刀具,16-第一伺服馬達,17-第二伺服馬達,18-第一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并給出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曲面玻璃磨削加工設備,在原有的玻璃加工設備精雕機、龍門機或玻璃加工中心上增設臥軸,主要用于3D玻璃的磨削加工,包括機架1、刀庫、真空泵及主控系統,機架1上設置有工作平臺2及由主控系統控制的運動機構,運動機構包括X軸運動機構、Y軸運動機構及Z軸運動機構, Y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1兩側的第一線軌3、架設在第一線軌3上的第一滑動板4、驅動第一滑動板4沿第一線軌移動的伺服馬達; X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動板4側面上的第二線軌5、設置在第二線軌5上的第二滑動板6、設置在第二滑動板6上的第一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18上設置有第三線軌7,第三線軌7上設置有第三滑動板8,第三滑動板8上固定設置有豎軸9,豎軸9的下端設置有刀具10, Z軸運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線軌5上的第二滑動板6、設置在第二滑動板6上的第二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1上設置有第四線軌12,設置在第四線軌12上的第四滑動板13,第四滑動板13上固定設置有臥軸14,臥軸14上設置有臥軸刀具15。其中,第三滑動板8由第一伺服馬達16驅動,第四滑動板13由第二伺服馬達驅動17,第二線軌5與第一線軌3呈十字交叉設置,第三線軌7和第四線軌12平行設置,且均與第二線軌5呈十字交叉設置。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首先將待加工的玻璃放置到工作平臺2上,通過與真空泵連接的真空管吸牢待加工的玻璃,然后由主控系統控制豎軸9運動到刀庫位置處,豎軸9可自動換成探針量測加工過程中玻璃的外形和厚度公差並通知主動系統自動補償以達到成品的一致性,確定磨削程度,測量完畢后重新運動至刀庫,旋轉合適的刀具,刀具選擇完畢重新運動的工作平臺2的上方,由豎軸9將待加工玻璃的長及寬磨成標準尺寸,然后根據待加工玻璃需要加工的形狀,選擇合適的臥軸刀具15安裝到臥軸14上,運動到工作平臺2的上方對玻璃進行加工,通過臥軸刀具15進一步將玻璃磨成凹或凸面的外形及尺寸,即完成玻璃的磨削加工,然后進行下一塊玻璃的加工,該設備可實現任何3D玻璃任意曲面度的加工磨削,無需昂貴的模具成本,實用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