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軸承專用超精機和磨床定位環的修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軸承行業,超精機和磨床定位環的前端面直接和所加工軸承套圈的后基準端面相接觸,對套圈起到支持、定位和引導旋轉的作用。定位環的旋轉精度特別是前端面的軸向跳動直接影響到套圈的旋轉精度,進而影響到套圈的磨削和超精加工精度。超精機由于機床本身不帶砂輪,不能像磨床那樣用自身的砂輪來修復磨損的定位環前端面,所以定位環端面使用磨損后的修復一直是個問題。個別機床生產廠家會隨主機配套設計專用的可拆卸式定位環修整器。這種修整器是專用的,只能用于本廠家的一個或幾個機型。一般包含電機、砂輪軸、傳動機構、支架和安裝座等部分,整套裝置比較笨重,安裝和拆卸比較麻煩。絕大多數軸承廠是將磨損的定位環拆下,放在普通的平面磨床或者外圓磨床上修磨。再重新安裝到工件軸前端面上,費時費力,影響生產效率。而且工件軸前端面的軸向跳動,和定位環前后端面的平行差,都會產生累積誤差,反應到定位環的前端面上來,造成定位環前端面的軸向跳動超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便、低成本的軸承專用超精機和磨床定位環的修磨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軸承專用超精機和磨床定位環的修磨裝置,包括有下端與支撐座連接的主支架,一端與工件軸箱體連接、另一端與主支架連接的加固支架,與主支架上端連接的托板,安裝在托板上方的砂輪軸殼,轉動連接在砂輪軸殼上的砂輪軸,以及連接在砂輪軸一端的砂輪;所述砂輪的另一端連接有內六角螺釘,內六角螺釘的螺釘頭插接有與手持電鉆連接的直內六角扳手。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砂輪軸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砂輪連接段、軸肩部、圓柱段和外螺紋段,所述圓柱段靠近軸肩部的位置套設有角接觸球軸承a,所述圓柱段靠近外螺紋段的位置套設有角接觸球軸承b,角接觸球軸承a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與砂輪軸殼的內壁匹配連接;所述圓柱段上套設有內隔套和外隔套,所述內隔套兩端抵緊在角接觸球軸承a的內圈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之間,所述外隔套兩端抵緊在角接觸球軸承a的外圈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之間;所述砂輪軸殼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角接觸球軸承a的外圈相抵的第二端蓋b,所述砂輪軸殼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相抵的第一端蓋b;所述外螺紋段上通過螺紋連接有螺帽,所述圓柱段位于螺帽和角接觸球軸承b之間還套設有一個端蓋a。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砂輪連接段上套設有防水墊片,所述砂輪套設在砂輪連接段上并通過連接在砂輪連接段端部的螺釘固定,所述防水墊片兩端夾緊在砂輪和軸肩部之間。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外端面均成型有環形的防水凹槽,所述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外端面沿徑向還成型有與防水凹槽相連通的流水槽;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內端面成型有與所述砂輪軸殼內壁配合插接的凸臺;
所述端蓋a朝向角接觸球軸承b一端端面的內周成型有與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相抵的定位凸圈,端蓋a朝向角接觸球軸承b一端端面的外周成型有插入所述防水凹槽的防水凸臺a,且防水凸臺a與防水凹槽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防水墊片朝向角接觸球軸承a一端端面的外周成型有插入所述防水凹槽的防水凸臺b,,且防水凸臺b與防水凹槽之間留有間隙。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托板包括有滑座以及一體垂直連接在滑座一側的連接板,所述滑座上端成型有滑槽,所述連接板上成型有兩組與滑槽垂直設置條形孔d;
所述主支架包括有豎直設置的支架臂a,以及垂直連接在支架臂a上端的支架臂b;
所述條形孔d與支架臂b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支架臂b和連接板之間設有與條形孔d平行的托板導向鍵,所述支架臂b的上端和連接板的下端成型有安裝所述導向鍵a的鍵槽;
所述砂輪軸殼下端一體成型有導向滑座,所述導向滑座上沿砂輪軸殼軸向成型有條形孔e,所述條形孔e與滑槽底部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滑槽一側安裝有砂輪軸殼導向鍵,所述滑槽對應砂輪軸殼導向鍵的側壁通過螺紋連接有頂緊螺釘。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滑座上遠離砂輪的一端通過螺釘連接有一個調節螺桿架,所述調節螺桿架上端成型有螺桿裝入缺口,所述螺桿裝入缺口上轉動連接有一個與砂輪軸殼螺紋連接的調節螺桿。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調節螺桿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螺紋段、定位圈、圓柱部,定位圈和外四方頭,所述圓柱部與所述螺桿裝入缺口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架臂a上成型有兩個沿縱向設置的條形孔a,條形孔a與支撐座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支架臂b上成型有沿水平方向的條形孔b;
所述加固支架包括有第一支架臂以及一體垂直連接在第一支架臂一端的第二支架臂;所述第一支架臂上成型有條形孔c。所述條形孔c與工件軸箱體側壁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條形孔b與第二支架臂通過螺釘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砂輪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圓環形的磨削部、內外壁面均為錐形面的連接部以及與所述砂輪連接段配合套接的套接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裝置直接安裝在超精機上對定位環進行修磨。無需將定位環拆下。
2、因為直接在超精機上修磨定位環,所以避免了由工件軸前端面的軸向跳動和定位環前后端面的平行差所共同造成的定位環前端面軸向跳動累積誤差。
3、和其他專用的超精機定位環修磨裝置相比,本裝置因為沒有設計專用的驅動電機和傳動機構,而是借用手電鉆作為驅動電機,僅用一根直內六角扳手代替復雜的傳動機構。所以結構簡單,重量輕,制作和使用成本低。
3、本裝置可以裝在不同生產廠家,不同型號的超精機上。通用性強,拆裝迅速,提高生產效率。
4、本裝置的砂輪軸采用背對背安裝的兩套角接觸球軸承,能夠有效消除軸承的軸向和徑向游隙,因而砂輪軸的旋轉精度較高,定位環的修磨精度較高。
5、本裝置也可用于軸承套圈(和類似軸承套圈的零件)磨床磁極的快速修磨。某些磨床由于機床自身結構或者修磨成本效率等原因不適合用自身的砂輪來修磨定位環。本裝置尤其適合這類磨床定位環的修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主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加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圖6是托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圖8是本實用新型主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是砂輪軸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主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調節螺桿架和調節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砂輪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13、圖14是第一端蓋b的結構示意圖。
圖15、圖16是防水凸臺b的結構示意圖。
圖17、圖18是端蓋a的結構示意圖。
圖19、圖20是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1、工件軸箱體;11、工件軸;
2、定位環;
3、支撐座;
4、主支架;41、支架臂a;411、條形孔a;42、支架臂b;421、條形孔b;4a、托板導向鍵;
5、加固支架;51、第一支架臂;511、條形孔c;52、第二支架臂;
6、托板;61、滑座;611、滑槽;612、頂緊螺釘;62、連接板;621、條形孔d;63、調節螺桿架;631、螺桿裝入缺口;64、調節螺桿;640、螺紋段;641、外四方頭;642、定位圈;643、圓柱部;
7、砂輪軸殼;7001、導向滑座;7002、條形孔e;7a、砂輪軸殼導向鍵;70、砂輪軸;701、砂輪連接段;702、軸肩部、703、圓柱段;704、外螺紋段;71、螺帽;72、端蓋a;721、定位凸圈;722、防水凸臺a;73、第一端蓋b;731、防水凹槽;732、流水槽;733、凸臺;74、第二端蓋b;75、防水墊片;751、防水凸臺b;76、角接觸球軸承a;77、角接觸球軸承b;78、外隔套;79、內隔套;
8、砂輪;81、磨削部;82、連接部;83、套接部;
91、直內六角扳手;92、內六角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至圖20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軸承專用超精機和磨床定位環的修磨裝置,包括有下端與支撐座3連接的主支架4,一端與工件軸箱體1連接、另一端與主支架4連接的加固支架5,與主支架上端連接的托板6,安裝在托板上方的砂輪軸殼7,轉動連接在砂輪軸殼上的砂輪軸70,以及連接在砂輪軸一端的砂輪8;所述砂輪的另一端連接有內六角螺釘92,內六角螺釘的螺釘頭插接有與手持電鉆連接的直內六角扳手91。
所述砂輪軸70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砂輪連接段701、軸肩部702、圓柱段703和外螺紋段704,所述圓柱段靠近軸肩部的位置套設有角接觸球軸承a76,所述圓柱段靠近外螺紋段的位置套設有角接觸球軸承b77,角接觸球軸承a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與砂輪軸殼的內壁匹配連接;所述圓柱段上套設有內隔套79和外隔套78,所述內隔套兩端抵緊在角接觸球軸承a的內圈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之間,所述外隔套兩端抵緊在角接觸球軸承a的外圈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之間;所述砂輪軸殼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角接觸球軸承a的外圈相抵的第二端蓋b74,所述砂輪軸殼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相抵的第一端蓋b73;所述外螺紋段上通過螺紋連接有螺帽71,所述圓柱段位于螺帽和角接觸球軸承b之間還套設有一個端蓋a72。
所述砂輪連接段上套設有防水墊片75,所述砂輪套設在砂輪連接段上并通過連接在砂輪連接段端部的螺釘固定,所述防水墊片兩端夾緊在砂輪和軸肩部之間。
所述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外端面均成型有環形的防水凹槽731,所述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外端面沿徑向還成型有與防水凹槽相連通的流水槽732;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的內端面成型有與所述砂輪軸殼內壁配合插接的凸臺733。
所述端蓋a朝向角接觸球軸承b一端端面的內周成型有與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相抵的定位凸圈721,端蓋a朝向角接觸球軸承b一端端面的外周成型有插入所述防水凹槽的防水凸臺a722,且防水凸臺a與防水凹槽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防水墊片朝向角接觸球軸承a一端端面的外周成型有插入所述防水凹槽的防水凸臺b751,,且防水凸臺b與防水凹槽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托板6包括有滑座61以及一體垂直連接在滑座一側的連接板62,所述滑座上端成型有滑槽611,所述連接板上成型有兩組與滑槽垂直設置條形孔d621。
所述主支架4包括有豎直設置的支架臂a41,以及垂直連接在支架臂a上端的支架臂b42。
所述條形孔d與支架臂b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支架臂b和連接板之間設有與條形孔d平行的托板導向鍵4a,所述支架臂b的上端和連接板的下端成型有安裝所述導向鍵a的鍵槽。
所述砂輪軸殼下端一體成型有導向滑座7001,所述導向滑座上沿砂輪軸殼軸向成型有條形孔e7002,所述條形孔e與滑槽底部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滑槽一側安裝有砂輪軸殼導向鍵7a,所述滑槽對應砂輪軸殼導向鍵的側壁通過螺紋連接有頂緊螺釘612。
所述滑座上遠離砂輪的一端通過螺釘連接有一個調節螺桿架63,所述調節螺桿架上端成型有螺桿裝入缺口631,所述螺桿裝入缺口上轉動連接有一個與砂輪軸殼螺紋連接的調節螺桿64。
所述調節螺桿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螺紋段640、定位圈642、圓柱部643,另一個定位圈642和外四方頭641,所述圓柱部與所述螺桿裝入缺口轉動連接。
所述支架臂a41上成型有兩個沿縱向設置的條形孔a411,條形孔a與支撐座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支架臂b42上成型有沿水平方向的條形孔b421。
所述加固支架5包括有第一支架臂51以及一體垂直連接在第一支架臂一端的第二支架臂52;所述第一支架臂上成型有條形孔c511。所述條形孔c與工件軸箱體側壁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條形孔b與第二支架臂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砂輪8包括有依次一體連接的圓環形的磨削部81、內外壁面均為錐形面的連接部82以及與所述砂輪連接段配合套接的套接部83。
本實用新型裝配過程如下:
結合圖2至圖4,使用螺釘穿過條形孔b421后與第二支架臂連接,這樣主支架和加固支架的位置可以相對條形孔b方向左右調節。
接著結合圖2、圖5和圖6,將托板導向鍵4a安裝到支架臂b42上端的鍵槽上,隨后將托板的連接板下端的鍵槽對準托板導向鍵裝好,使用螺釘穿過條形孔d與支架臂b連接,托板與主支架的相對位置可以沿托板導向鍵左右調節。
接著結合圖7、圖8,使用螺釘穿過砂輪軸殼導向滑座上的條形孔e后與滑座的滑槽底部連接,將螺釘擰到半緊。
接著將砂輪軸殼導向鍵裝到滑槽一側的導軌面和砂輪軸殼的導向滑座的一個側壁之間,在滑座側面連接頂緊螺釘并旋到半緊。
接著結合圖7、圖11,將調節螺桿64端部的螺紋段連接到導向滑座7001上,接著將調節螺桿架63的螺桿裝入缺口對準圓柱部套入,然后使用螺釘將調節螺桿架固定連接在滑座上。
接著進行砂輪軸的裝配,結合圖10所示,將角接觸球軸承a、內隔套、外隔套、角接觸球軸承b依次裝到砂輪軸殼內,且使角接觸球軸承a和角接觸球軸承b背對背安裝,角接觸球軸承a和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以及外隔套的外壁與砂輪軸殼的內壁貼合。
接著將第一端蓋b73通過螺釘初步連接到砂輪軸殼的端面上,接著將砂輪軸外螺紋段一端從角接觸球軸承a一側插入,至軸肩部與角接觸球軸承a的內圈相抵,砂輪軸的圓柱段與角接觸球軸承a、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以及內隔套的內徑相配合。
接著將第二端蓋b7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到砂輪軸殼的另一端面上,適當旋松第一端蓋b上的螺釘,使第二端蓋b上的螺釘完全擰緊,確保第二端蓋b與砂輪軸殼端面完全貼合;第一端蓋b和第二端蓋b上的凸臺外徑與砂輪軸殼的內徑相配合。
接著擰緊第一端蓋b上的螺釘,使得第二端蓋b的凸臺、角接觸球軸承a的外圈、外隔套、角接觸球軸承b的外圈、第一端蓋b的凸臺之間依次完全貼合,同時確保第一端蓋b與砂輪軸殼端面之間留有間隙,間隙中填充防水密封膠。
將端蓋a72套到砂輪軸上,使得定位凸圈721與角接觸球軸承b的內圈相貼合,防水凸臺a722插入第一端蓋b上的防水凹槽中,但與防水凹槽不接觸。
將一個螺帽71旋到外螺紋段上,使得軸肩部、角接觸球軸承a、內隔套、角接觸球軸承b以及定位凸圈之間依次相貼合且有一定預緊力,接著在外螺紋段上旋上第二個螺帽,第二個螺帽相對第一個螺帽擰緊。
接著將防水墊片75砂輪連接段上,且防水凸臺b751插到第二端蓋b的防水凹槽中。防水凸臺b與防水凹槽不接觸。
接著將砂輪的套接部套到砂輪連接段上,且與防水墊片相抵,砂輪連接段端部通過螺釘配合緊固墊片將砂輪壓緊固定在砂輪軸上。
所述防水凸臺a與防水凹槽之間,所述防水凸臺b與防水凹槽之間僅有微小縫隙。防止超精油和垃圾鐵屑進入軸承,造成軸承早期磨損失效。
第一端蓋b、第二端蓋b的流水槽方向向下,以便進入迷宮的少量超精油在旋轉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及時從流水槽流出。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圖1所示,首先在工件軸箱體左側面和支撐座前端面左邊合適位置鉆孔攻絲。
將已組裝好的修磨裝置整體安裝在機床上。
首先,將主支架的支架臂a下端與支撐座前端面偏左側位置貼合,使用螺釘穿過條形孔a之后擰緊在支撐座上,從而將主支架固定連接在支撐座上。
另外,將加固支架的第一支架臂與工件軸箱體的左側面貼合。使用螺絲穿過第一支架臂上的條形孔c后,擰緊在工作軸箱體左側面上。從而將加固支架固定在工件軸箱體上。安裝完成,此時砂輪軸與工件軸的軸心線平行。
根據不同生產廠不同機型的不同結構,合理選擇不同的安裝位置。必要時,主支架和加固支架與機床連接的的支架臂的結構形式做相應改動。
接著沿托板導向鍵方向調整托板的位置,使砂輪位于定位環2左半部分的正前方附近。擰緊托板上條形孔的位置的緊固螺絲。所述定位環2安裝在工件軸11上。
接著將內六角螺絲擰入砂輪軸的外螺紋段端部的螺紋孔內,且擰緊到底;將直內六角扳手一端安裝在手電鉆的卡頭上,另一端插入前述內六角螺絲尾部六方孔內。
接著啟動工件軸,帶動定位環旋轉。啟動手電鉆順時針旋轉,帶動砂輪順時針旋轉。
同時,逆時針慢慢旋轉調節螺桿,使砂輪軸殼向定位環方向緩慢移動,帶動砂輪進給,砂輪后部工作面修磨定位環的前端面。
修磨結束,順時針慢慢旋轉調節螺桿,使砂輪工作面脫離定位環前端面。停止手電鉆旋轉。撤離手電鉆和直內六角扳手。停止工件軸旋轉。拆下加固支架和工件軸箱體左側面之間的連接螺釘。拆下主支架和支撐座左側之間的連接螺絲。整體拆下修磨裝置,修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