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工具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提高凹面粗糙度的磨工具。
背景技術:
一般零件的平面粗糙度在機床參數及刀具都滿足不了加工要求的時候,可以采用磨床進行提高,但是磨床對于零件凹面的粗糙度要求是無法實現加工的,或者可以用研磨的方法來提高表面粗糙度,可是那只是針對于規則的凹面,如矩形、方形及圓形,而且這種加工方式費時費力,效率低,對于不規則的凹面也不實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凹面粗糙度的磨工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凹面粗糙度的磨工具,包括磨桿和磨頭,所述磨頭包括杯型砂輪和碗型砂輪,所述磨桿上設置有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和標準型彈簧墊圈,所述杯型砂輪通過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固定在磨桿底端中心,所述碗型砂輪通過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和標準型彈簧墊圈固定在磨桿底端中心,所述磨桿通過側壓的方式設置在臥式機床的刀柄上。
優選的,所述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公稱直徑為12毫米,所述標準型彈簧墊圈內徑為12毫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比較實用有效的提高平面粗糙度要求的磨工具,可以實現以銑代磨,將所需磨桿固定在臥式機床的刀柄上,就可以磨任何平面、凹面及不規則平面,達到粗糙度要求,簡單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滿足使用要求,適合大范圍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置原理示意圖。
圖中:1磨桿、2磨頭、21杯型砂輪、22碗型砂輪、3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4標準型彈簧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提高凹面粗糙度的磨工具,包括磨桿1和磨頭2,磨頭2包括杯型砂輪21和碗型砂輪22,磨桿1上設置有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3和標準型彈簧墊圈4,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3公稱直徑為12毫米,標準型彈簧墊圈4內徑為12毫米,杯型砂輪21通過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3固定在磨桿1底端中心,碗型砂輪22通過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3和標準型彈簧墊圈4固定在磨桿1底端中心,磨桿1通過側壓的方式設置在臥式機床的刀柄上,該實用新型裝入刀柄后,通過機床的轉速及走刀參數的設定,編制機床程序來進行凹面的精磨加工HCU分配塊,使用前凹面余量留0.1毫米,進行磨削時可以按銑刀程序進行,但是要注意進刀方式,如果平面有孔,并且孔徑大于砂輪直徑時,可以在孔中心位置進刀,如果沒有孔,那么就要螺旋線切入,剛開始磨削時因為對刀有誤差,要在原來的平面上退0.05進行磨削,第一刀走完后看磨削狀態再調整進刀量,最大不能超過0.05,磨削過程中要加冷卻液,每磨完一件產品后都要檢查該工具的全金屬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3是否有松動,最終達到粗糙度要求,節省時間,適合大范圍推廣。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