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元器件加工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罩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對工件的表面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球罩凹面粘接上盤是通過目測確定球罩球心位于粘接盤的中心線上,目測誤差較大,而且熱熔膠未固化時,粘接盤容易移位,球罩球心更難位于粘接盤的中心線上,使得研磨、拋光過程中,球罩等直徑的磨削余量不均,產生中心偏差,影響球罩加工的質量和合格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球罩定位工裝,其在粘結球罩時,球罩球心定位準確,保證研磨的球罩等厚,保證加工的球罩中等直徑的磨削余量均勻,提高球罩加工的質量和合格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球罩定位工裝,包括粘接盤和設置在粘接盤底部用于固定球罩的粘接膠,所述粘接膠的下方設置有對球罩中心進行固定的球罩定位結構。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即在粘接膠的下方設置球罩定位結構,對球罩定位,避免球罩在粘結時球心不準確。球罩球心定位準確,即可確保加工的球罩厚度磨削均勻,提高球罩加工的質量和合格率。
所述球罩定位結構包括底板和設置在底板上的側板,所述側板包括第一側板和與第一側板不平行的第二側板。球罩定位結構對球罩進行固定,底板對球罩進一步的支撐,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不平行,使得球罩分別與第一側板、第二側板之間點接觸且兩點與球罩圓心不在同一直線上。至少利用兩個點且該兩點與球罩中心不在一條直線上即可對球罩中心進行定位,保證粘結的球罩球心準確,以提高球罩加工的質量和合格率。
所述第一側板或第二側板有兩個。
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有兩個,所述第一側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側板相互平行。
至少利用兩個點即可對轉動的球罩中心進行定位,為了進一步的提高球罩球心定位的確定性也可采用三個點、四個點分布從球罩的三側、四周對其進行定位,即第一側板和/或第二側板有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垂直。
由于粘接盤尺寸有一定誤差范圍,為了保證球罩球心位于粘接盤的中心線上,所述側板的內側底部設置有墊塊。墊塊起調節尺寸作用,墊塊厚度加球罩的實際半徑等于粘接盤的半徑值,已確保球罩球心位于粘接盤的中心線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粘接膠的下方設置球罩定位結構,對球罩定位,使得在粘結球罩時,球罩中心定位準確,使加工的球罩厚度均勻,提高球罩加工的質量和合格率。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罩定位結構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互連接時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罩定位結構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分開設置時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球罩,2、粘接盤,3、粘接膠,41、底板,421、第一側板,422、第二側板,5、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技術方案的原理與結構不僅可用于球罩凹面的加工設備中,也可用在球罩凸面的加工設備中。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2所示的一種球罩定位工裝,包括粘接盤2和設置在粘接盤2底部用于固定球罩1的粘接膠3,所述粘接膠3的下方設置有對球罩中心進行固定的球罩定位結構。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2所示的一種球罩定位工裝,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對球罩定位結構做了細化,即所述球罩定位結構包括底板41和設置在底板41上的側板,所述側板包括第一側板421和與第一側板421不平行的第二側板422。側板固定在粘接盤2上,側板相對粘接盤的位置固定,即可確保球罩中心固定不變。底板位于球罩下方,側板設置在底板上,對底板起支撐作用。在粘結球罩時,要保證球罩的中心準確,至少要保證球罩外徑上兩點固定不變且該兩點不能與球罩中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利用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對球罩外徑兩點進行固定,即可保證粘結的球罩中心準確。
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的設置方式有多種,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舉例說明。
實施例3
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之間可以相互連接,如圖3所示;也可分開設置,如圖4所示。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相互連接,可增強其結構的穩定性,優選的采用該種連接方式。
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可相互垂直設置也可不垂直設置。
實施例4
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的數量可設置多個,即可對球罩外徑的多點進行固定。
可采用如圖5所示的結構,所述第一側板421或第二側板422有兩個。三個側板之間可構成包圍結構,也可設置為具有開口的結構,即第一側板421相互平行或第二側板422相互平行。
可采用如下結構,即所述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有兩個,所述第一側板421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側板422相互平行。此時,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及其側邊的延長線可構成方形、棱形等結構。
當然的,第一側板421和第二側板422的數量可設置多個,只要保證各側板與球罩的接觸點與球罩中心的距離相等即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知曉的是不管其采用多少數量的側板,只要基于本方案的原理,均屬于本方案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5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優化,即所述側板的內側底部設置有墊塊5。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