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竹木板材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企口毛刺拋光機。
背景技術:
企口是指兩塊平板相接,板邊分別起半邊通槽口,一上一下搭合拼接,可防止透縫的構造。企口板是指一側有凹槽,另一側有凸榫的木板,拼接后結合緊密,不易翹起。多用做地板等。地板在企口加工后會形成一定的毛刺,如果不對毛刺進行拋光,不僅影響產品企口的質量,而且在后續噴漆加工后,毛刺形成比較硬的尖刺,容易損傷或劃傷加工設備、工人手指和同在流水線上的其他地板等,造成不必要的。因此,迫切需要一款企口毛刺拋光機。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企口毛刺拋光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企口毛刺拋光機。該企口毛刺拋光機主要包括機架、第一輸送帶、第一彈性壓輥、第二輸送帶、第二彈性壓輥、定位組件和毛刺拋光組件。
所述第一輸送帶、毛刺拋光組件和第二輸送帶沿機架縱向順序安裝在機架上。換句話說是,毛刺拋光組件設置在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之間。
所述定位組件分別安裝在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兩側,并分別向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的上表面延伸,以便定位被加工板材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定位擋板、定位調節板和定位螺釘,所述定位調節板設置在定位擋板的背面,所述定位調節板上設置有定位長槽孔,所述定位螺釘穿過定位長槽孔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第一輸送帶的出料端上方安裝有第一彈性壓輥,所述第二輸送帶的進料端上方安裝有第二彈性壓輥,以便將被加工板材壓緊在第一、第二輸送帶上,從而定位被加工板材豎直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彈性壓輥和/或第二彈性壓輥包括壓輥、彈性層和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所述壓輥經設置在其兩端的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橫向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彈性層包覆在壓輥中部的壓輪上。
上述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包括底板、豎向導軌、軸承座、頂板、調節螺桿、調節螺母和彈簧;所述底板固定在機架上,兩個豎向導軌分別固定在底板的兩側上部,所述軸承座經其兩側的滑塊部與兩個豎向導軌導向配合,所述頂板固定在兩個豎向導軌的頂端;所述調節螺桿的下端與軸承座套接,其上端穿過頂板后與調節螺母螺接;所述彈簧套接在調節螺桿上,且所述彈簧的上端頂在頂板的下側,所述彈簧的下端頂在軸承座的上側。
所述毛刺拋光組件包括進給機構、角度調節座、電機、電機座和毛刺拋光盤,所述進給機構分別安裝在機架兩側,所述角度調節座安裝在進給機構上,所述電機座傾斜地安裝在角度調節座上,所述電機安裝在電機座上,所述毛刺拋光盤安裝在電機轉軸的末端。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給機構包括型安裝座、水平粗調板和燕尾槽滑臺;所述型安裝座的豎直板上設置有豎向長槽孔,所述型安裝座經穿過豎向長槽孔的上下調節螺釘固定在機架上,所述型安裝座下方的機架上還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自下而上穿設有支撐螺釘,所述支撐螺釘的上端頂在型安裝座豎直板的下端;所述水平粗調板上縱向設置有粗調長槽孔,所述水平粗調板經穿設在粗調長槽孔的粗調螺釘固定在型安裝座的水平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燕尾槽滑臺包括燕尾槽、滑臺和微調調節板,所述燕尾槽固定在水平粗調板上,所述滑臺夾設在燕尾槽中,所述微調調節板的兩側經連接螺栓固定在燕尾槽的外側端部上,所述微調調節板的中部水平螺接有微調螺栓,所述微調螺栓的前端還螺接在滑臺端部的螺母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角度調節座包括L型座板,所述L型座板的豎直部分上開設有鉸接孔和弧形長槽孔,所述電機座經穿設在鉸接孔上的鉸接螺栓鉸接在L型座板上,所述弧形長槽孔上穿設有角度調節螺栓,所述角度調節螺栓的末端固定在電機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輸送帶的進料端還安裝有導料機構,所述導料機構包括擴口形導料擋板、導料調節板、導料螺釘、充氣壓輪和Y型支架;所述導料調節板設置在擴口形導料擋板的背面,所述導料調節板上設置有導料調節長槽孔,所述導料調節螺釘穿過導料調節長槽孔固定在機架上;兩個Y型支架分別安裝擴口形導料擋板末段旁側的機架上,所述充氣壓輪架設在兩個Y型支架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企口毛刺拋光機設計合理,能夠有效地拋光企口加工后的飛邊和毛刺,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另外,毛刺拋光組件可實現角度調節、前后進給粗調和精調以及上下調節,調節方便,通用性強,且精度較高,能夠適應各類板材的毛刺拋光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企口毛刺拋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沿A—A視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定位組件安裝在第二輸送帶上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5為水平粗調板的側視示意圖。
圖6為燕尾槽滑臺的側視示意圖。
圖7為導料機構的側視示意圖。
標號說明:1-機架 2-第一輸送帶 3-第一彈性壓輥 4-第二輸送帶 5-第二彈性壓輥 6-定位組件 7-毛刺拋光組件 8-被加工板材 9-定位擋板 10-定位調節板 11-定位螺釘 12-定位長槽孔 13-壓輥 14-彈性層 15-壓輪 16-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 17-底板 18-豎向導軌 19-軸承座 20-頂板 21-調節螺桿 22-調節螺母 23-彈簧 24-進給機構 25-角度調節座 26-電機 27-電機座 28-毛刺拋光盤 29- 型安裝座 30-水平粗調板 31-燕尾槽滑臺 32-豎向長槽孔 33-上下調節螺釘 34-支撐板 35-支撐螺釘 36-粗調長槽孔 37-粗調螺釘 38-燕尾槽安裝孔 39-燕尾槽 40-滑臺 41-微調調節板 42-連接螺栓 43-微調螺栓 44-螺母座 45-L型座板 46-鉸接孔 47-弧形長槽孔 48-導料機構 49-擴口形導料擋板 50-導料調節板 51-導料螺釘52-充氣壓輪 53-Y型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企口毛刺拋光機主要包括機架1、第一輸送帶2、第一彈性壓輥3、第二輸送帶4、第二彈性壓輥5、定位組件6和毛刺拋光組件7。
所述第一輸送帶2、毛刺拋光組件7和第二輸送帶4沿機架縱向順序安裝在機架1上。換句話說是,毛刺拋光組件7設置在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4之間。
所述定位組件6分別安裝在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4的兩側,并分別向第一輸送帶2和第二輸送帶4的上表面延伸,以便定位被加工板材8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組件6包括定位擋板9、定位調節板10和定位螺釘11,所述定位調節板10設置在定位擋板9的背面,所述定位調節板10上設置有定位長槽孔12,所述定位螺釘穿過定位長槽孔12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第一輸送2帶的出料端上方安裝有第一彈性壓輥3,所述第二輸送帶4的進料端上方安裝有第二彈性壓輥5,以便將被加工板材8壓緊在第一、第二輸送帶上,從而定位被加工板材8豎直方向上的位置,防止其跳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彈性壓輥和/或第二彈性壓輥包括壓輥13、彈性層14、壓輪15和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16,所述壓輥13經設置在其兩端的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16橫向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彈性層14包覆在壓輥13中部的壓輪15上。
如圖3所示,上述可調彈性軸承座結構16包括底板17、豎向導軌18、軸承座19、頂板20、調節螺桿21、調節螺母22和彈簧23;所述底板17固定在機架1上,兩個豎向導軌18分別固定在底板的兩側上部,所述軸承座19經其兩側的滑塊部與兩個豎向導軌18導向配合,所述頂板20固定在兩個豎向導軌18的頂端;所述調節螺桿21的下端與軸承座19套接,其上端穿過頂板20后與調節螺母22螺接;所述彈簧23套接在調節螺桿21上,且所述彈簧23的上端頂在頂板20的下側,所述彈簧23的下端頂在軸承座19的上側。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毛刺拋光組件7包括進給機構24、角度調節座25、電機26、電機座27和毛刺拋光盤28,所述進給機構24分別安裝在機架1兩側,所述角度調節座25安裝在進給機構24上,所述電機座27傾斜地安裝在角度調節座25上,所述電機26安裝在電機座27上,所述毛刺拋光盤28安裝在電機26轉軸的末端。
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給機構24包括型安裝座29、水平粗調板30和燕尾槽滑臺31;所述型安裝座29的豎直板上設置有豎向長槽孔32,所述型安裝座29經穿過豎向長槽孔32的上下調節螺釘33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型安裝座29下方的機架1上還設置有支撐板34,所述支撐板34上自下而上穿設有支撐螺釘35,所述支撐螺釘35的上端頂在型安裝座29豎直板的下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平粗調板30上縱向設置有粗調長槽孔36,如圖5所示,所述水平粗調板30經穿設在粗調長槽孔36的粗調螺釘37固定在型安裝座29的水平板上,所述水平粗調板30上還設置有燕尾槽安裝孔38。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燕尾槽滑臺31包括燕尾槽39、滑臺40和微調調節板41,如圖6所示,所述燕尾槽39固定在水平粗調板30上,所述滑臺40夾設在燕尾槽中,所述微調調節板41的兩側經連接螺栓42固定在燕尾槽39的外側端部上,所述微調調節板41的中部水平螺接有微調螺栓43,所述微調螺栓43的前端還螺接在滑臺40端部的螺母座44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角度調節座25包括L型座板45,如圖2所示,所述L型座板45的豎直部分上開設有鉸接孔46和弧形長槽孔47,所述電機座經穿設在鉸接孔上的鉸接螺栓鉸接在L型座板上,所述弧形長槽孔上穿設有角度調節螺栓,所述角度調節螺栓的末端固定在電機座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輸送帶2的進料端還安裝有導料機構48,如圖7所示,所述導料機構48包括擴口形導料擋板49、導料調節板50、導料螺釘51、充氣壓輪52和Y型支架53;所述導料調節板設置在擴口形導料擋板的背面,所述導料調節板上設置有導料調節長槽孔,所述導料調節螺釘穿過導料調節長槽孔固定在機架上;兩個Y型支架分別安裝擴口形導料擋板末段旁側的機架上,所述充氣壓輪架設在兩個Y型支架之間。
使用時,被加工板材8從第一輸送帶2的導料機構48送入,經過第一輸送帶2上的第一彈性壓輥3和定位組件6的壓緊和定位后,輸送給毛刺拋光組件7,由毛刺拋光組件7對被加工板材8進行拋光作業,最后由第二輸送帶4輸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