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亞克力板制備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亞克力板打磨拋光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亞克力板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候性,在現代建筑、衛生潔具和工藝品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在其加工過程中,拋光為必不可少的工藝,但是由于亞克力板硬度較高,拋光機較易磨損,其中在更換需要打磨的亞克力板時,通常需要用擋板將拋光輪與工作臺分隔開,擋板通常通過氣缸操作,由于操作頻繁,可能會出現氣缸出現故障的問題,同時,擋板也容易磨損,磨損后更換相對繁瑣,容易耽誤工作進程,打磨后在亞克力板打磨面會有一些粉末,不利于打磨精度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問題,提供了一種亞克力板打磨拋光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亞克力板打磨拋光機,包括機架,機架前端的中間位置設有工作臺,在工作臺上方設有多個下壓氣缸,下壓氣缸設有固定壓板,在工作臺后側兩端設有豎直固定架,固定架內側設有相對應的滑槽,滑槽內設有可沿滑槽上下移動的擋板,擋板下方設有兩組支撐擋板豎直運動的氣缸組,氣缸組包括內氣缸組和外氣缸組,氣缸組上方的支撐桿頂部設有托架,托架中心設有定位桿,在擋板下端設有與定位桿相匹配的定位孔,在機架后側設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連接拋光輪,在擋板的上方位置設有除塵裝置,在機架一側設有控制裝置。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多個下壓氣缸同時工作或分成內、外兩組工作,用于壓緊亞克力板便于打磨。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氣缸組和外氣缸組分組工作,其中不工作的一組處于靜止狀態,位于固定架下方。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托架上方為U型凹槽,定位桿設于U型凹槽中心位置,可以使擋板在滑槽內穩定上升或下降,提高設備工作穩定性。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槽下端有卡托,可以保證擋板可置于滑槽內不掉落,滑槽上端為開槽,擋板可由滑槽上端更換。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除塵裝置下端設有出風槽,所述出風槽下方正對拋光輪打磨拋光處。
其中,在內氣缸組和外氣缸組交替時,內氣缸組向下運動,直至運動至固定架下方,同時外氣缸組向上運動,擋板下部卡設在托架上方的U型凹槽內,由定位桿定位。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下壓氣缸和氣缸組都可以分別分組操作,即使設備損壞,可以在不影響工作進程的前提下維修或者更換相應部件,擋板如果磨損后,可直接由滑槽上方更換,方便快捷,在打磨過程中除塵裝置可以有效除去亞克力板表面的細粉,由此提高打磨拋光的精度,同時可以適當降低拋光輪工作時的溫度,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托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3中所示,一種亞克力板打磨拋光機,包括機架1,機架1前端的中間位置設有工作臺2,在工作臺2上方設有多個下壓氣缸5,下壓氣缸5設有固定壓板51,在工作臺2后側兩端設有豎直固定架3,固定架3內側設有相對應的滑槽31,滑槽31內設有可沿滑槽31上下移動的擋板4,擋板4下方設有兩組支撐擋板4豎直運動的氣缸組,氣缸組包括內氣缸組6和外氣缸組7,氣缸組上方的支撐桿71頂部設有托架72,托架72中心設有定位桿73,在擋板4下端設有與定位桿73相匹配的定位孔,在機架1后側設有驅動裝置10,驅動裝置10連接拋光輪11,在擋板4的上方位置設有除塵裝置8,在機架1一側設有控制裝置9。
其中,所述多個下壓氣缸5同時工作或分成內、外兩組工作,用于壓緊亞克力板便于打磨。
其中,所述內氣缸組6和外氣缸組7分組工作,其中不工作的一組處于靜止狀態,位于固定架3下方。
其中,所述托架72上方為U型凹槽74,定位桿73設于U型凹槽74中心位置,可以使擋板4在滑槽31內穩定上升或下降,提高設備工作穩定性。
其中,所述滑槽31下端有卡托72,可以保證擋板4可置于滑槽31內不掉落,滑槽31上端為開槽,擋板4可由滑槽31上端更換。
其中,所述除塵裝置8下端設有出風槽81,所述出風槽81下方正對拋光輪11打磨拋光處。
其中,在內氣缸組6和外氣缸組7交替時,內氣缸組6向下運動,直至運動至固定架3下方,同時外氣缸組7向上運動,擋板4下部卡設在托架72上方的U型凹槽74內,由定位桿73定位。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下壓氣缸5和氣缸組都可以分別分組操作,即使設備損壞,可以在不影響工作進程的前提下維修或者更換相應部件,擋板4如果磨損后,可直接由滑槽31上方更換,方便快捷,在打磨過程中除塵裝置8可以有效除去亞克力板表面的細粉,由此提高打磨拋光的精度,同時可以適當降低拋光輪11工作時的溫度,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