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削機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磨削機床的在線測量系統的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硬質合金產業的發展至今,產品品種基本齊全,涉及金屬切削、礦山開采、拉撥模具、耐磨零件等各領域,除部分高性能精度研磨涂層刀片及配套工具、高性能超細合金棒材和少量大異制品需從國外進口外,絕大部分產品中國均能生產。我國的硬質合金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產品研發經費投入相對不足、設備的更新改造水平不高、合金產品的生產與裝備生產脫節等方面的問題,導致本行業創新能力不強、高附加值及配套產品少、產業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其中硬質合金產品生產裝備的發展不足是制約我國硬質合金產品生產的瓶頸。根據相關統計,目前國外少數先進企業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按重量計算不到中國硬質合金產量的1.5%,但年合金銷售總額卻占中國硬質合金年銷售總額的10%以上。隨著國內相關產業對合金刀具的需求量大增,合金刀具的精密加工成為合金產品生產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目前國內專門從事合金加工專用機床企業極少,故合金刀具生產企業迫切需要對一些工序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經過現場檢測,目前我國合金刀具生產機床狀況如下:
1、機床使用時間較長,設備存在一定老化;
2、機床磨制工件為鎢鈷類硬質合金圓片,工作環境粉塵污染較大;
3、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冷卻水腐蝕,對工件主軸產生一定的精度影響,同時因為長期使用,工件主軸回轉間隙變大,影響加工精度;
4、機床操作工人現場使用時,存在如下問題:
(1)、工人進行合金刀片磨削時,現場可見明顯合金粉塵揚塵,工作環境粉塵污染較大,同時粉塵對工人身體健康不利;
(2)、工人裝夾刀片時,采用不停機工作方式,此時砂輪處于高速運行狀態,工人手指與砂輪極為接近(目測估計約5cm左右),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3)、進行磨制工作時,需要熟手磨工操作,進行全手工作業,勞動強度大;
(4)、對工件進行檢測時,需要拆工件檢測,單個工件從開始磨制到加工完成,中途需視工人的經驗,進行多次拆件檢測,加工效率極低,極易造成工件加工過量,致使工件報廢,對操作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高。
其中,所述的第(4)個問題也正是傳統的機加工檢測過程中最常用的離線測量方式,其具體操作是在零件的加工過程中,根據操作工人的經驗,按照工作需要,將機床停機,采用測量儀器,在加工工件拆件或不拆件的狀態下,對工件進行物理量的檢測。該檢測方式是建立在加工與檢測相互分離的基礎上,加工的時候不能進行產品檢測,檢測的時候不能進行產品加工,造成生產效率低下,同時因為工件的多次拆卸和裝夾,使工件的裝夾定位基準不斷發生變化,導致工件的加工誤差人為增加,影響產品質量。
因此,為了保證機床加工零件的品質,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施加工測量一體化的在線測量技術,具有重大意義。其中,所述的在線測量是指在零件的加工過程中,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測量方式不拆工件進行品質檢測。它分為2種情況:
1、測量部件在零件的加工過程中直接實時測量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的加工過程和檢測過程是同步的;
2、加工過程和檢測過程分離,當一步工序完成或零件加工完畢后,不拆工件,測量機構對零件進行檢測,加工與測量是不同步的。
但是,目前在磨床上采用的測量方案大多不理想,有使用模擬計算等方式估算砂輪在磨削過程中的損耗量,再計入磨床數據系統中,此種設計是建立在對砂輪磨損按照一定規律基礎上的,在實際磨削過程的影響因素較多,故不能予以較好反映真實的磨削情況,因此方案實際應用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不僅結構簡單,操作調節方便,穩定性好的磨削機床用在線測量系統的支撐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磨削機床用在線測量系統的支撐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磨床工作臺上的支撐在線測量尺的軸承支撐組件,在線測量尺包括測量尺、設置在測量尺端部的測量探頭和驅動測量尺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測量尺驅動缸;軸承支撐組件包括與測量尺對應的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測量尺通過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活動設置在磨床工作臺上,測量尺驅動缸推動測量尺沿磨床工作臺水平方向產生位移,從而推動測量探頭與被測工件產生表面接觸,實現測量過程。
進一步地,所述磨床工作臺為T型槽工作臺,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通過T頭螺旋固定于磨床工作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尺的后部套設有聯動抱環,測量尺驅動缸的活塞桿前端設置有連接端頭,該連接端頭與聯動抱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磨床工作臺上設置有螺旋千分尺,螺旋千分尺設置在測量尺的下方,測量尺的位移行程由螺旋千分尺予以限制。
進一步地,所述磨床工作臺連接有驅動其水平移動的工作臺驅動缸,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作為執行元件,將工作介質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在工作介質的作用下輸出力和運動,以驅使工作臺和測量尺運動;執行元件通過管路連接有控制裝置和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用來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工作介質的壓力能;所述管路組件連接在動力裝置和執行元件之間,充當工作介質的流道;控制裝置安裝在管路上,用來控制工作介質的流動方向、壓力和流量。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介質為空氣,所述動力裝置為空壓機,所述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為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介質為液壓油,所述動力裝置為液壓機,所述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為液壓缸。
進一步地,在管路上設有工作介質儲存箱和工作介質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磨床工作臺上設置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用于支撐測量尺,并以測量尺驅動缸作為動力元件,推動測量尺沿磨床工作臺水平方向產生位移,從而推動測量探頭與被測工件產生表面接觸,實現測量過程,測量尺的位移行程由螺旋千分尺予以限制,結構簡單,運行流暢、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磨床工作臺 2、在線測量尺 2-1、測量尺 2-2、測量探頭 2-3、測量尺驅動缸 3、軸承支撐組件 3-1、前軸承支承3-2、前軸承支承 4、聯動抱環 5、連接端頭 6、螺旋千分尺 7、工作臺驅動缸 8、控制裝置 9、動力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磨削機床用在線測量系統的支撐機構,它包括設置在磨床工作臺1上的支撐在線測量尺2的軸承支撐組件3,在線測量尺2包括測量尺2-1、設置在測量尺端部的測量探頭2-2和驅動測量尺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測量尺驅動缸2-3;軸承支撐組件3包括與測量尺對應的前軸承支承3-1、后軸承支承3-2,測量尺通過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活動設置在磨床工作臺上,測量尺驅動缸推動測量尺沿磨床工作臺水平方向產生位移,從而推動測量探頭與被測工件產生表面接觸,實現測量過程。測量尺的后部套設有聯動抱環4,測量尺驅動缸的活塞桿前端設置有連接端頭5,該連接端頭與聯動抱環連接。所述磨床工作臺上設置有螺旋千分尺6,螺旋千分尺設置在測量尺的下方,測量尺的位移行程由螺旋千分尺予以限制。
進一步地,所述磨床工作臺為T型槽工作臺,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通過T頭螺旋固定于磨床工作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磨床工作臺連接有驅動其水平移動的工作臺驅動缸7,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作為執行元件,將工作介質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在工作介質的作用下輸出力和運動,以驅使工作臺和測量尺運動;執行元件通過管路連接有控制裝置8和動力裝置9,所述動力裝置用來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工作介質的壓力能;所述管路組件連接在動力裝置和執行元件之間,充當工作介質的流道;控制裝置安裝在管路上,包括各種控制閥類零件,用來控制工作介質的流動方向、壓力和流量,保證執行元件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工作。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介質為空氣,所述動力裝置為空壓機,所述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為氣缸;或者是,
所述工作介質為液壓油,所述動力裝置為液壓機,所述工作臺驅動缸與測量尺驅動缸為液壓缸。
進一步地,在管路上設有工作介質儲存箱和工作介質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在磨床工作臺上設置前軸承支承、后軸承支承,用于支撐測量尺,并以測量尺驅動缸作為動力元件,推動測量尺沿磨床工作臺水平方向產生位移,從而推動測量探頭與被測工件產生表面接觸,實現測量過程,測量尺的位移行程由螺旋千分尺予以限制,簡單、快速、實時的直接跟蹤被測工件尺寸的變化情況,特別是對工件的磨削過程中的軸向尺寸物理量進行實時在線測量,測量過程具有實時可控、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的特點。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