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爐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鋼鐵冶煉企業高爐開鐵口使用的鉆具連接形式都是采用鉆頭、鉆桿、連接套管、連桿等部件分別相互連接,最終與開口機沖擊器連接,鑿巖機連桿工作時,其尾部端面直接承受開口機活塞的沖擊接觸,將活塞運動的沖擊功從連桿尾端傳遞到釬桿及釬頭,從而進行鑿巖作業。且由于連接部件多,密封不嚴,且連接處螺紋部分相對薄弱,在開口機作業沖擊下螺紋部分很容易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
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
釬桿1后部設有貫流通孔8,內套凸頭4上有環槽5,貫流通孔8與環槽5位置相互對應。
貫流通孔8呈喇叭狀,貫流通孔8上開口的直徑與下開口直徑的比例為1:2~2.5。
釬桿1、連桿3的連接部外圍套有封套7,封套7與釬桿1、連桿3互為螺紋連接。
內套凸頭4軸向方向上開設有軸向缺槽9,軸向缺槽9設有至少2個。
軸向缺槽9以內套凸頭4的軸心為中心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的凸狀凹槽2與連桿3前端設有的內套凸頭4通過螺紋連接,由于有螺紋相互固定,所以在焊接時只需要一個人即可完成焊接工作。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的空隙加持圈6可以讓融化的焊接液體進入,加強了焊接的牢固度,經過反復實驗后將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使效果最佳。貫流通孔8用于填裝鋼水,環槽5用于容納鋼水,經過此番加工,牢固度會會進一步增加。經過反復實驗后將貫流通孔8上開口的直徑與下開口直徑的比例設為1:2~2.5使效果最佳。封套7能保護連接處的分析,使整個裝置更為耐用。經過改造避免了螺紋連接容易斷裂的問題,明顯提高了釬桿焊接部位的疲勞強度和使用壽命、從抗沖擊、耐磨性等關鍵技術都極大提高。使用時釬桿的平均壽命達到10-15爐次,是普通焊接工藝釬桿的3-5倍,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桿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桿接頭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釬桿1后部設有貫流通孔8,內套凸頭4上有環槽5,貫流通孔8與環槽5位置相互對應。貫流通孔8呈喇叭狀,貫流通孔8上開口的直徑與下開口直徑的比例為1:2~2.5。釬桿1、連桿3的連接部外圍套有封套7,封套7與釬桿1、連桿3互為螺紋連接。內套凸頭4軸向方向上開設有軸向缺槽9,軸向缺槽9設有至少2個。軸向缺槽9以內套凸頭4的軸心為中心分布。
實施例2。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
實施例3。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
實施例4。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釬桿1后部設有貫流通孔8,內套凸頭4上有環槽5,貫流通孔8與環槽5位置相互對應。貫流通孔8呈喇叭狀,貫流通孔8上開口的直徑與下開口直徑的比例為1:2~2.5。
實施例5。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釬桿1、連桿3的連接部外圍套有封套7,封套7與釬桿1、連桿3互為螺紋連接。
實施例6。
一種高爐用組合式釬桿,包括釬桿1、連桿3,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相連,釬桿1的后端與連桿3的前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固,釬桿1的后端設有凸狀凹槽2,連桿3的前端設有與凸狀凹槽2形狀相適配內套凸頭4,連桿3與內套凸頭4之間設有空隙加持圈6,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大于內套凸頭4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直徑小于連桿3的直徑,空隙加持圈6的高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凸狀凹槽2內壁設有螺紋,內套凸頭4外壁上設有與凸狀凹槽2內壁螺紋對應的螺紋。內套凸頭4軸向方向上開設有軸向缺槽9,軸向缺槽9設有至少2個。軸向缺槽9以內套凸頭4的軸心為中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