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于鐵路內燃機車閥片制造的輔助設備,具體為一種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
背景技術:
氣閥是鐵路內燃機車空氣壓縮機中重要的組件之一,其工作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空壓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是最易造成空壓機故障的主要組件之一。因此,氣閥質量的安全性、可靠性對空壓機的經濟性和連續安全的運轉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制造工藝要求,閥片結合面處必須經過研磨工序,過去傳統的閥片研磨主要靠手工作業完工,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作鐵路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采用新型研磨機后,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產品質量也滿足了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鐵路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包括主軸、連接軸和連接軸。
所述主軸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套筒、其端部固定安裝皮帶輪。
所述連接軸上依次安裝隔套、隔套和通過軸承安裝雙聯皮帶輪。
所述連接軸上依次安裝隔套、隔套、隔套和通過軸承安裝大皮帶輪。
所述皮帶輪和雙聯皮帶輪之間與雙聯皮帶輪和大皮帶輪之間均通過皮帶傳遞動力。
所述套筒和隔套之間通過調節桿連接;所述隔套和隔套之間通過調節桿連接。
所述連接軸和連接軸的頂部分別固定安裝操作手柄。
所述大皮帶輪通過導柱安裝閥盤,所述導柱上套裝彈簧,所述閥盤安裝工件。
內燃機車空壓機中使用的氣閥為環狀閥,閥片由直徑不同的幾個環狀簿片所組成。根據使用要求,主要研磨件為上、下閥片,閥片的材質是ZG310-570,底平面研磨后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Ra0.2,實際使用時的工作壓力為0.8MPa,保壓1min的漏泄量不超過0.025MPa,則氣閥的氣密性合格。
研磨可將工件表面殘留的粗糙尖峰取平,是加工工序中最后一道工序,經研磨后其密封面的承載能力可提高到80%。研磨時,研具的材料選用較ZG310-450較軟的HT150,這樣可使磨料嵌在研具的表面,磨料細粒象無數刀刃在工件和研具間來回滑動,從而對工件進行研磨,達到提高表面精度的目的。
工件為上、下閥片,研磨前將閥片固定安裝于閥蓋內。工作時,啟動鉆床電機,帶動主軸旋轉,通過二級皮帶傳動,帶動裝有上、下閥片(每次操作只能裝一種)的閥盤一同旋轉(轉速約60轉/分)。手動操作手柄,速度約8~15m/min),操作連接軸通過調節桿、隔套繞連接軸轉動,連接軸通過隔套、調節桿及套筒繞主軸轉動,類似于人體的手臂關節運動,實現工件在研磨平板內任意移動。工件與研磨平板間加入適量的研磨膏,研磨時要求最大壓力為60N,由于存在自重作用,操作時只需略施壓力,即可進行研磨作業。
優選的,為了進一步使得工件與研磨平板的緊密配合,所述閥盤頂部通過軸承安裝于連接軸底部。所述軸承采用向心球軸承,所述軸承采用向心關節軸承。通過向心關節軸承和導柱、彈簧的共同作用,工件平面能夠實現自適應微調,從而保證工件與研磨平板的緊密貼合。
優選的,為了進一步調整主軸和連接軸之間,連接軸和連接軸之間的距離,以滿足皮帶的張緊程度,調節桿采用能夠伸縮的結構。具體為,所述調節桿包括左側桿和右側桿,所述左側桿和右側桿通過具有左右旋螺紋的調節螺母連接,所述左、右側桿上安裝鎖緊螺母。當需要調整皮帶時,只需按圖1中所示的要求,松開鎖緊螺母,擰動調節螺母,通過其兩端的左、右旋螺紋,將左側桿和右側桿分離,調整距離,使皮帶迅速調整到合適的張緊位置。
優選的,為防止主軸總成在工作時脫落,所述主軸自由端面由回轉頂尖支撐,所述回轉頂尖支撐于鉆床工作臺。在鉆床工作臺上安裝了回轉頂尖,通過調整支撐套的高度,保證主軸總成的穩定與可靠。
優選的,為提高閥片研磨的工作效率,在手動研磨的同時,還需具有工件的自轉運動,為此巧借了鉆床的動力,實現了以上功能。
新型鐵路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具有如下優點:
1、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利用了鉆床的動力,通過鉆床的變速機構,還可使工件獲得較為合理的研磨速度。
2、調整方便、使用安全。當需要調整皮帶時,松開調節桿上的鎖緊螺母,擰動調節螺母,通過其兩端的左、右旋螺紋,使皮帶迅速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使用時,由于速度較低,操縱手柄位于傳動皮帶上端,使用起來十分安全。
3、由于存在制造和安裝誤差,很難使工件底平面和研磨板完全平行密貼,這將會影響研磨質量。在安裝上、下閥片的閥盤內安裝了向心關節軸承,配合彈簧的作用,可使工件自動適應研磨板的平面,使工件始終與研磨板保持接觸,消除了安裝、調整誤差,從而保證了研磨質量。
4、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率較高。工件在移動過程中,由于還存在自轉,使得工作效率較過去的手工研磨提高近10倍。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布局合理,適用性強,鐵路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的研制,其技術方案主要應用于鐵路內燃機車壓縮機關鍵配件閥片的研磨,以滿足壓縮機裝配后使用工況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上閥片示意圖。
圖3表示下閥片示意圖。
圖中:1-導柱,2-閥盤,3-緊釘螺釘,4-彈簧,5-大皮帶輪,6-皮帶,7-軸銷,8-孔用彈性擋圈,9-軸承,10-調整套,11-隔套,12-隔套,13-隔套,14-隔套,15-操作手柄,16-調節桿,17-調節螺母,18-雙聯皮帶輪,19-鎖緊螺母,20-連接軸,21-連接軸,22-隔套,23-套筒,24-主軸,25-軸承,26-沉頭螺釘,27-壓蓋,28-皮帶輪,29-鍵,30-六角螺母,31-回轉頂尖,32-支撐套,33-鉆床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鐵路內燃機車閥片研磨機,主要由主軸、傳動裝置、聯接頭三大部分組成。具體如下:
如圖1所示,包括主軸24、連接軸 20和連接軸 21。
如圖1所示,所述主軸24中部通過軸承 25(向心球軸承204)安裝套筒23,軸承外通過沉頭螺釘26安裝壓蓋27。主軸24端部通過鍵29安裝皮帶輪28。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軸 20上依次安裝隔套 22、隔套 11和通過軸承 25(向心球軸承)安裝雙聯皮帶輪18。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軸 21上依次安裝隔套 14、隔套 13、隔套 12和通過軸承 25(向心球軸承202)安裝大皮帶輪5。
如圖1所示,所述皮帶輪28和兩聯皮帶輪18之間通過三角皮帶O-650連接;所述兩聯皮帶輪18和大皮帶輪5之間通過三角皮帶O-950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套筒23和隔套 11之間通過調節桿16連接;所述隔套 22和隔套 14之間通過調節桿16連接。所述調節桿16包括左側桿和右側桿,所述左側桿和右側桿通過具有左右旋螺紋的調節螺母17連接,所述左、右側桿上安裝鎖緊螺母19。當需要調整皮帶時,松開鎖緊螺母19,擰動調節螺母17,通過其兩端的左、右旋螺紋,調控左右側桿之間的距離,使皮帶迅速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軸 20和連接軸 21的頂部分別固定安裝操作手柄15。
如圖1所示,所述大皮帶輪5通過六件導柱1安裝閥盤2,所述導柱1上套裝彈簧4。所述閥盤2通過其周圍布置的緊釘螺釘3固定安裝工件。
如圖1所示,所述閥盤2頂部通過軸承 9(向心關節軸承GE25ES)安裝于連接軸21底部。軸承外側通過銷軸7安裝孔用彈性擋圈8進行軸向定位。向心關節軸承9配合彈簧4的作用,可使工件自動適應研磨板的平面,使工件始終與研磨平板保持緊密接觸。
如圖1所示,向心球軸承202和向心關節軸承GE25ES之間安裝調整套10。
如圖1所示,所述主軸24自由端面由回轉頂尖31支撐,所述回轉頂尖31支撐于鉆床工作臺33。
所述主軸24通過鉆床動力驅動
使用時,主軸24錐柄部分插入立式鉆床的主軸錐孔內。啟動鉆床可使主軸24旋轉,通過鍵29,使皮帶輪28以同一速度旋轉,由于安裝了軸承,使得兩根調節桿可保持相對運動。工作時,上、下閥片裝在閥盤下部,用三個緊釘螺釘緊固。為防止主軸總成在工作時脫落,在鉆床工作臺上安裝了回轉頂尖31,通過調整支撐套32的高度,保證主軸總成的穩定與可靠。
具體工作時,啟動鉆床電機,帶動主軸旋轉,通過二級皮帶傳動,帶動裝有上、下閥片的連接頭一同旋轉(轉速約60轉/分)。手動操作手柄15(速度約8~15米/分),自由驅動連接軸和連接軸轉動,使工件在研磨平板內任意移動,工件與研磨平板間加入適量的研磨膏,研磨時要求最大壓力為60牛,由于存在自重作用,操作時只需略施壓力,即可進行研磨作業。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