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鈦合金時效夾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方案的鈦合金零件焊接后為消除焊接應力,從而對鈦合金零件進行時效處理以減小零件在加工中的變形量,常規中對鈦合金零件進行熱處理時沒設計工裝,主要原因是對鈦合金時效工裝材料的選擇和工裝結構無法確定。
常規中雖對鈦合金零件進行了時效處理,改變了零件在加工中的變形量,但無法解決零件在時效后,時效過程帶來的變形量。
因此,急需提供一種能對鈦合金零件進行時效處理的鈦合金時效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對鈦合金零件進行時效處理的鈦合金時效夾具。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是:工裝主要用于鈦合金零件的時效,減小鈦合金零件在時效時的變形量,從而保證零件的質量要求。工裝結構如圖1所示,由上定位塊、立柱、下定位塊、壓板組成。工裝材料均為不銹鋼。上下定位塊定位鈦合金零件的內型面,根據熱收縮延伸比,內型面與工裝上、下定位塊外型面在冷狀態時有一定的間隙,以保證在熱狀態時定位型面相吻合。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點體現在:A、熱收縮延伸率;B、工裝設計。
本實用新型鈦合金時效夾具結構各零件之間均采用銷定位,螺釘連接。
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鈦合金時效夾具,至少由上定位塊、立柱、下定位塊和壓板組成,所述立柱的一端具有限位結構,所述上定位塊具有中心孔,所述立柱的一端穿過上定位塊的中心孔,所述上定位塊的中心孔一側面與限位結構相適應,所述上定位塊的中心孔另一側面與立柱的一端設置的擰緊裝置相適應,所述立柱的一端與下定位塊固定連接,所述上定位塊的中軸線、立柱的中軸線和下定位塊的中軸線重合,所述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位于立柱一側面的外緣上均具有壓板,所述壓板通過擰緊螺釘與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擰緊裝置可以是螺母,所述螺母與立柱的一端具有的外螺紋相配合。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鈦合金時效夾具時,先將立柱的一端的擰緊裝置開啟,讓上定位塊脫離立柱,然后將需要加工的鈦合金零件套入立柱并放置在下定位塊上,此時將下定位塊上的壓板放置在鈦合金零件位于下定位塊的邊緣部分并通過擰緊螺釘擰緊,用以定位鈦合金零件位于下定位塊部分;再將上定位塊的中心孔套置在立柱的一端上,并直至上定位塊到達立柱的一端具有的限位結構處,然后安放擰緊裝置到立柱的一端上,并擰緊。最后將上定位塊位于立柱一側面,且位于鈦合金零件邊緣部分的壓板放置完成后通過擰緊螺釘擰緊,即可對鈦合金零件進行時效處理。
與前述現有同類產品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鈦合金時效夾具能對鈦合金零件進行時效處理,解決了零件在時效后,時效過程帶來的變形量。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以下實施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限于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內容。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鈦合金時效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中鈦合金時效夾具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鈦合金時效夾具至少由上定位塊1、立柱2、下定位塊3和壓板4組成,所述立柱2的一端具有限位結構5,所述上定位塊1具有中心孔,所述立柱2的一端穿過上定位塊1的中心孔,所述上定位塊1的中心孔一側面與限位結構5相適應,所述上定位塊1的中心孔另一側面與立柱2的一端設置的擰緊裝置6相適應,所述立柱2的一端與下定位塊3固定連接,所述上定位塊1的中軸線、立柱2的中軸線和下定位塊3的中軸線重合,所述上定位塊1和下定位塊3位于立柱2一側面的外緣上均具有壓板4,所述壓板4通過擰緊螺釘7與上定位塊1和下定位塊2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擰緊裝置6是螺母,所述螺母與立柱2的一端具有的外螺紋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