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砂輪檢測對刀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檢測裝置損壞的保護機構及具有該機構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數控軋輥磨床是鋼材板材軋制生產線的重要配套設備,并且被廣泛地應用于冶金、造紙、化工等領域。數控軋輥磨床的磨削精度直接影響軋輥的質量,而且軋輥磨床的砂輪的對刀精度直接影響著軋輥的磨削精度。因此,軋輥磨床的砂輪的對刀精度直接影響著軋輥的加工質量。
在采用軋輥磨床在磨削軋輥時,需要通過砂輪徑向進給機構帶動砂輪徑向進給對刀,現有的數控軋輥磨床的砂輪對刀方法以自動對刀為主,其是采用帶接近傳感器的檢測裝置檢測砂輪的位置。進給機構驅動砂輪進給,當砂輪碰到工件表面時停止進給,實現砂輪的對刀。在對刀的過程中如果有其他的機械結構突然伸入檢測裝置的運動軌跡中,其他結構極易與檢測裝置發生碰撞或者摩擦。砂輪位置檢測裝置屬于精密的檢測儀器,碰撞或者摩擦后輕者會造成檢測裝置的檢測精度精度降低,進而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重者則會嚴重破壞砂輪位置檢測裝置,而使得砂輪位置檢測裝置報廢,嚴重影響設備的加工效率。亟需開發出一種具有自動防護功能的砂輪位置檢測裝置。
經檢索,發明創造的名稱為:絲杠螺母內螺紋磨削快速對刀裝置及方法(專利申請號:201210484912.1,公開日:2013-02-13),該通過實時測量聲發射信號,實現了絲杠螺母內螺紋磨削過程中自動快速對刀,能夠滿足絲杠螺母的高精度加工要求,但是仍沒有解決檢測裝置易被碰撞損壞的技術問題[1]。發明創造的名稱為:磨床的自動對刀及對刀深度控制裝置(專利號:ZL200620072686.6,公告日:2007-04-25)[2],該專利自動補償砂輪磨損量,能完成自動對刀,并控制對刀深度,從而顯著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上述的技術問題仍沒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上海理工大學.絲杠螺母內螺紋磨削快速對刀裝置及方法,中國,201210484912.1[P],2013-02-13.
[2]南京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磨床的自動對刀及對刀深度控制裝置,中國,ZL200620072686.6[P],2007-04-25.
技術實現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砂輪位置檢測裝置極易與工件后者其他機械部件碰撞而損壞檢測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止檢測裝置損壞的保護機構及具有該機構的檢測裝置,實現了砂輪位置檢測裝置在碰撞時自動收縮而防止損壞,并且能后自動復位,以解決以上不足。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檢測裝置碰撞損壞的保護機構,包括傳感器保護殼、防撞恢復單元、傳感器安裝座和傳感器定位座,所述的傳感器保護殼為空腔結構,該傳感器保護殼上部固定安裝于傳感器安裝座上,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底部通過旋轉部件與傳感器定位座轉動連接,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傳感器定位座和傳感器保護殼頂部的對應位置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配合安裝有防撞恢復單元,所述的防撞恢復單元包括定位銷軸、第一伸縮彈簧和第二伸縮彈簧,所述的定位銷軸的兩端分別為鎖緊螺母和銷軸底座,所述的銷軸底座與傳感器保護殼之間設置有第一伸縮彈簧,所述的鎖緊螺母與傳感器定位座之間設置有第二伸縮彈簧。
優選地,所述的旋轉部件為鉸鏈。
優選地,第二伸縮彈簧和傳感器定位座之間設置有限位墊片。
優選地,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傳感器定位座和傳感器保護殼的頂部對應位置設有通孔,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傳感器定位座和傳感器保護殼的通孔貫穿構成安裝孔。
優選地,所述的傳感器保護殼的通孔為保護殼孔,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的通孔為安裝座孔,所述的傳感器定位座的通孔為定位座孔,所述的保護殼孔、安裝座孔和定位座孔對應設置。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伸縮彈簧和第二伸縮彈簧的彈簧內徑大于保護殼孔和定位座孔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防止碰撞損壞功能的檢測裝置,包括進給絲杠、檢測傳感器和保護機構,所述的保護機構為上述的保護機構,所述的進給絲杠的端部與保護機構的傳感器定位座相固連,所述的檢測傳感器安裝于保護機構的傳感器保護殼內。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檢測裝置碰撞損壞的保護機構,當工件擠壓傳感器保護殼的底部擠壓力超過閾值時,傳感器保護殼隨傳感器安裝座以旋轉部件為旋轉中心做旋轉運動, 檢測裝置頂部的防撞恢復單元的第一伸縮彈簧和第二伸縮彈簧受力而被壓縮,使得傳感器安裝座和傳感器定位座的頂部產生間隙,從而防止傳感器保護殼內的檢測傳感器被擠壓或者碰撞而損壞;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檢測裝置碰撞損壞的保護機構,當工件擠壓傳感器保護殼相互碰撞后,檢測裝置不再逼近工件,檢測裝置遠離工件,在第一伸縮彈簧和第二伸縮彈簧的驅動下,傳感器安裝座和傳感器定位座自動恢復至原始狀態;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檢測裝置碰撞損壞的保護機構,第二伸縮彈簧和傳感器定位座之間設置有限位墊片,限位墊片可以限制第二伸縮彈簧的伸縮運動,在第二伸縮彈簧與第二限位面形成緩沖,從而避免第二伸縮彈簧或傳感器定位座損壞;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防止碰撞損壞功能的檢測裝置,檢測傳感器位于傳感器保護殼,傳感器保護殼可有效地避免檢測傳感器發生損壞,傳感器保護殼可有效地預防檢測傳感器因碰撞而損壞,保護機構可有效地預防檢測裝置與工件或者其他機械結構發生碰撞而損壞,并且在碰撞之后能自動復位。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安裝防撞恢復單元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未安裝防撞恢復單元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安裝防撞恢復單元的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的未安裝防撞恢復單元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正常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工件與檢測裝置發生擠壓碰撞時的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100、位置檢測單元;110、傳感器保護殼;111、保護殼孔;112、第一限位面;120、檢測傳感器;200、防撞恢復單元;210、定位銷軸;211、鎖緊螺母;212、銷軸底座;221、第一伸縮彈簧;222、第二伸縮彈簧;230、限位墊片;300、傳感器安裝座;310、旋轉部件;320、安裝座孔;400、傳感器定位座;410、定位座孔;411、第二限位面;500、進給絲杠;60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參考了附圖,該附圖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該附圖中作為示例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示例性實施例。盡管這些示例性實施例被充分詳細地描述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應當理解可實現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變。因此,下文對本實 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更詳細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僅僅為了進行舉例說明且不限制對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執行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實用新型。從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
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描述和示例實施例可結合附圖來更好地理解,其中本實用新型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圖標記標識。
實施例1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檢測裝置碰撞損壞的保護機構,包括傳感器保護殼110、防撞恢復單元200、傳感器安裝座300和傳感器定位座400,所述的傳感器保護殼110為空腔結構,傳感器保護殼110為“L”型,即傳感器保護殼110底部向右側凸出,傳感器保護殼110底部的橫向寬度大于頂部的橫向寬度,其可以用于容納檢測傳感器120,傳感器保護殼110可有效地預防檢測傳感器120因碰撞而損壞。該傳感器保護殼110上部固定安裝于傳感器安裝座300上,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300底部通過旋轉部件310與傳感器定位座400轉動連接,所述的旋轉部件310為鉸鏈,另外傳感器安裝座300可與傳感器定位座400通過樞軸連接。
上述的傳感器安裝座300、傳感器定位座400和傳感器保護殼110頂部的對應位置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配合安裝有防撞恢復單元200,所述的防撞恢復單元200包括定位銷軸210、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其中定位銷軸2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銷軸底座212,該固定連接可通過諸如焊接的冶金結合、螺栓的緊固結合等,定位銷軸210的另一端設置有外螺紋,鎖緊螺母211內設置有與上述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鎖緊螺母211通過螺紋安裝于定位銷軸210的另一端。定位銷軸210的兩端分別為鎖緊螺母211和銷軸底座212。
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300、傳感器定位座400和傳感器保護殼110的頂部對應位置設有通孔,傳感器安裝座300、傳感器定位座400和傳感器保護殼110的通孔貫穿構成安裝孔。其中傳感器保護殼110的通孔為保護殼孔111,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300的通孔為安裝座孔320,所述的傳感器定位座400的通孔為定位座孔410,所述的保護殼孔111、安裝座孔320和定位座孔410對應設置,并且軸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從而貫穿構成安裝孔,用于安裝防撞恢復單元200。此外,保護殼孔111為階梯孔,即包括較大孔和較小孔,兩個孔相互嵌套,其中保護殼孔111的臺階面為第一限位面112,該第一限位面112用于限制第一伸縮彈簧221的橫向伸縮,所述的定位座孔410也為階梯孔,定位座孔410的臺階面為第二限位面411,第二限位面411用于限制第二伸縮彈簧222的橫向伸縮,階梯孔有利于保護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所述的保護殼孔111和定位座孔410的較小孔的直徑與安裝座孔320 的直徑相同,且安裝座孔320的直徑大于定位銷軸210的直徑。
本實施例的銷軸底座212與傳感器保護殼110的第一限位面112之間設置有第一伸縮彈簧221,所述的鎖緊螺母211與傳感器定位座400的第二限位面411之間設置有第二伸縮彈簧222。從而使得銷軸底座212與傳感器保護殼110之間設置有第一伸縮彈簧221,所述的鎖緊螺母211與傳感器定位座400之間設置有第二伸縮彈簧222,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在壓縮的狀態下施加沿著彈簧軸線向外的彈性力,從而將固連有傳感器保護殼110的傳感器安裝座300緊固于傳感器定位座400上。所述的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的彈簧內徑大于保護殼孔111和定位座孔410的階梯孔的較小孔的直徑。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伸縮彈簧222和傳感器定位座400之間設置有限位墊片230。限位墊片230可以限制第二伸縮彈簧222的伸縮運動,而且可以在第二伸縮彈簧222與第二限位面411形成緩沖,從而避免第二伸縮彈簧222或傳感器定位座400損壞。實施例1中所述的方位位置關系為圖1和圖2所示的位置關系。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基本內容同實施例1,其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傳感器保護殼110的通孔為保護殼孔111,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座300的通孔為安裝座孔320,所述的傳感器定位座400的通孔為定位座孔410,保護殼孔111、安裝座孔320和定位座孔410對應設置,并且軸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從而貫穿構成安裝孔,用于安裝防撞恢復單元200。所述的保護殼孔111、安裝座孔320和定位座孔410為等徑的通孔,如此便于加工開孔。所述的傳感器保護殼110的內側面為第一限位面112,第一限位面112用于限制第一伸縮彈簧221的橫向伸縮,上述的定位座孔410的左端外側面為第二限位面411,第二限位面411用于限制第二伸縮彈簧222的橫向伸縮。實施例2中所述的方位位置關系為圖3和圖4所示的位置關系。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碰撞損壞功能的檢測裝置,包括進給絲杠500、檢測傳感器120和保護機構,所述的保護機構為實施例1或2的保護機構,所述的進給絲杠500的端部與保護機構的傳感器定位座400相固連,所述的檢測傳感器120安裝于保護機構的傳感器保護殼110內,且檢測傳感器120位于傳感器保護殼110,傳感器保護殼110可有效地避免檢測傳感器120發生損壞,檢測傳感器120和傳感器保護殼110共同構成位置檢測單元100。
實施例1-3中,如圖5和圖6所示,數控軋輥磨床的砂輪自動對刀的過程中,伺服電機驅動進給絲杠500,進給絲杠500帶動檢測裝置向工件600逼近,檢測傳感器120檢測其與工件600之間的位置,如圖5所示當檢測裝置正常檢測與工件600的位置時,檢測裝置與工 件600接觸時,進給絲杠500停止進給,從而使得砂輪與工件600恰好接觸,并對工件600進行加工。如圖6所示,當檢測裝置出現故障時,檢測裝置與工件600接觸后,工件600或其他機械結構與檢測裝置發生擠壓的過程時,此時工件600擠壓傳感器保護殼110的底部,當該擠壓力超過閾值時,傳感器保護殼110隨傳感器安裝座300以旋轉部件310為旋轉中心做旋轉運動,檢測裝置頂部的防撞恢復單元200的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受力而被壓縮,使得傳感器安裝座300和傳感器定位座400的頂部產生間隙,從而防止傳感器保護殼110內的檢測傳感器120被擠壓或者碰撞而損壞。此時進給絲杠500緊急制動,使得檢測裝置不再逼近工件600,而后進給絲杠500反向運動,使得檢測裝置遠離工件600,在第一伸縮彈簧221和第二伸縮彈簧222的驅動下,傳感器安裝座300和傳感器定位座400再次恢復至原始狀態。
在上文中結合具體的示例性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是,應當理解,可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詳細的描述和附圖應僅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這樣的修改和變型,那么它們都將落入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此外,背景技術旨在為了說明本技術的研發現狀和意義,并不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或本申請和本實用新型的應用領域。
更具體地,盡管在此已經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而是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前面的詳細描述可認識到的經過修改、省略、(例如各個實施例之間的)組合、適應性改變和/或替換的任何和全部實施例。權利要求中的限定可根據權利要求中使用的語言而進行廣泛的解釋,且不限于在前述詳細描述中或在實施該申請期間描述的示例,這些示例應被認為是非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優選地”不是排他性的,這里它的意思是“優選地,但是并不限于”。在任何方法或過程權利要求中列舉的任何步驟可以以任何順序執行并且不限于權利要求中提出的順序。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當僅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來確定,而不是由上文給出的說明和示例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