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的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齒輪淬火專用工裝。
背景技術:
現在的齒輪生產線中,需要將齒輪進行滲碳淬火。在滲碳淬火過程中裝爐方式一般為疊加裝爐,中間位置采用方形墊塊隔開或是直接疊加。如果采用方形墊塊隔開,由于墊塊分散放置,極易在進出爐及滲碳淬火過程中發生位移,甚至掉落,從而對滲碳碎火的吊裝安全、設備安全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的將導致齒輪變形,而且齒輪在爐內的位置無法固定,容易發生相對移動,因而疊加數量少,裝爐量受到嚴重制約;如果采用直接疊加,由于螺旋傘齒輪齒面與疊加方向垂直,在滲碳過程中極易因滲碳氣氛流通不充分而導致滲碳層深度不均勻且偏淺,在淬火過程中易因淬火油流通不順暢而對淬硬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為此,現在設計了一種支架,在底板板上固定了四個豎梁,每個豎梁上套多個齒輪,可以爐中淬火。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研究發現,每個豎梁的多個齒輪都沒有獨立支撐,靠下面的齒輪要承受多個齒輪的重力,而且在淬火爐中的溫度為900℃左右,齒輪的上表面為輪齒所在面,輪齒在上述重力的作用下會變形,導致齒輪為不合格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齒輪淬火專用支架,其能防止齒輪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一種齒輪淬火專用支架,包括上下疊加的多層支架,支架包括外環梁1、內環梁11,外環梁1、內環梁11之間通過四個加強梁12固定,外環梁1、內環梁11與加強梁12大體上位于一個平面上,四個加強梁12為十字狀,把支架分為四個區,每個區固定一個齒輪支撐部;齒輪支撐部包括三條支腿2,每個支腿2大體為Z狀,包括固定連接的下層腿21、豎腿22、上層腿23,三個上層腿23的端部固定在一起,其中兩個下層腿21的端部固定在外環梁1,另外一個下層腿21的端部固定在加強梁12上;下層腿21、豎腿22的連接處設有凹陷部31,豎腿22、上層腿23的連接處設有凸起32。
每個下層腿21設有凸臺25。
內環梁11設有環形加強筋13,內環梁11與環形加強筋13之間通過多個附加強筋14固定。
外環梁1大體為矩形,外環梁1在與加強梁12的連接處向內側彎曲,使加強梁12與外環梁1連接處的夾角為120°。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為多層結構,每層的齒輪的重力都由每層的支架支撐,而下方的支架支撐上層的支架,所以的齒輪不再承受其他齒輪的重力,其能防止齒輪變形,提高了產品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加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一種齒輪淬火專用支架,包括上下疊加的多層支架,支架包括外環梁1、內環梁11,外環梁1、內環梁11之間通過四個加強梁12固定,外環梁1、內環梁11與加強梁12大體上位于一個平面上,四個加強梁12為十字狀,把支架分為四個區,每個區固定一個齒輪支撐部(為了圖的簡潔,圖中只畫了一個)。
齒輪支撐部包括三條支腿2,每個支腿2大體為Z狀,包括固定連接的下層腿21、豎腿22、上層腿23,三個上層腿23的端部固定在一起,其中兩個下層腿21的端部固定在外環梁1,另外一個下層腿21的端部固定在加強梁12上,三條支腿2間隔120°。
下層腿21、豎腿22的連接處設有凹陷部31,豎腿22、上層腿23的連接處設有凸起32。上層的凹陷部31與下層的凸起32配合,完成上下層支架的連接。
為了固定齒輪方便,每個下層腿21設有凸臺25,該凸臺與齒輪下部的內邊緣配合。
為了固定牢固,內環梁11設有環形加強筋13,內環梁11與環形加強筋13之間通過多個附加強筋14固定(為了圖的簡潔,圖中只畫了一個附加強筋)。
為了固定牢固,外環梁1大體為矩形,外環梁1在與加強梁12的連接處向內側彎曲,使加強梁12與外環梁1連接處的夾角為120°。
其工作原理為:
使用時,先將第一個層的支架放好,在每個齒輪支撐部放置一個齒輪,再將下一個支架放在其上面,具體為:上層的凹陷部31放在下層對應的凸起32的外側,這樣上層支架每個區有三個支撐點,非常牢固。然后循環,直到放好齒輪,最后將其一個放入淬爐中,這與現有技術一樣。
因為每層的齒輪的重力都落在支架上,支架的通過豎腿傳遞重力,豎腿大體垂直,基本上不產生扭矩,結構穩定。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整體構思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變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