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風動齒輪箱傳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電齒輪箱的新型分油裝置。
背景技術:
分油裝置作為風電齒輪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連接行星架(旋轉件)與箱體(靜止件)之間油路的作用,因其加工精度、密封性和耐磨性要求較高等原因而受到廣泛重視。現有技術的分油裝置包括箱體1、分油環擋板2、分油環3、行星架6、油道7(如圖1所示),其中,分油環3為單零件結構。在正常工作時,外部冷卻潤滑油通過箱體內部油管進入分油環,再通過分油環分配進入行星架內部油管至各需冷卻潤滑部件。分油環通常與箱體剛性連接,與行星架之間存在約0.2~0.3 mm的縫隙,通過靜止件與旋轉件的相對運動,在約0.2~0.3mm的縫隙中形成空氣密封氣墊,以形成密封油腔,使冷卻潤滑油能夠順利地從靜止件流入旋轉件中而不會大量泄漏。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不足之處:①0.2~0.3mm的縫隙在實際運轉過程中因振動等原因極易被消除,導致行星架與分油環接觸,發生摩擦而損壞行星架;②0.2~0.3mm的縫隙太小,裝配時較困難,容易碰傷零件;③行星架多為鑄件或大型鍛件不能進行氮化處理,表面硬度不高,因此分油環的材質就必須比行星架更軟,才能保證實際運行中行星架不會被磨壞;④采用銅合金分油環,成本較高;⑤對軟質材料的加工較難保證配合的精度要求,導致縫隙增大,泄漏量增大;⑥軟質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易磨損,導致泄漏量增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成本低、耐磨性好、密封性能高的風電齒輪箱的新型分油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電齒輪箱的新型分油裝置,包括箱體1、分油環擋板2、上分油環3、金屬疊片密封環4、下分油環5、行星架6,分油環擋板2、上分油環3通過螺栓固定在箱體1上,下分油環5通過螺栓固定在行星架6上,金屬疊片密封環4安裝在下分油環5的密封槽中,并與上分油環3接觸,上分油環3不與下分油環5直接接觸,箱體1、上分油環3、下分油環5的內腔聯通構成油道7。
作為優選方案,上分油環3與下分油環5之間的縫隙δ為0.50~0.57mm。
本發明裝置具備的有益效果:①因金屬疊片密封環存在彈性,在使用過程中,可不斷向外頂,直至金屬疊片密封環完全磨損或失去彈性,確保密封有效性;②新結構零件可采用常用材料,無需采用較軟的銅合金,降低成本;③相互摩擦密封的零件均經氮化處理,增加耐磨性,提高使用壽命;④零件表面經氮化處理,硬化層深度控制在0.3~0.5mm,可采用磨削方式加工,保證零件尺寸精度,降低加工難度;⑤實際摩擦損耗只在分油裝置內部產生,可對行星架等重要零件起到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分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分油環擋板,3-分油環,6-行星架,7-油道。
圖2 為本發明分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分油環擋板,3-上分油環,4-金屬疊片密封環,5-下分油環,6-行星架,7-油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所示,風電齒輪箱的新型分油裝置包括分油環擋板2、上分油環3、金屬疊片密封環4、下分油環5,其中,分油環擋板2、上分油環3通過螺栓固定在箱體1上保持靜止,下分油環5通過螺栓固定在行星架6上,可隨行星架6一起旋轉,金屬疊片密封環4安裝在下分油環5的密封槽中,并與上分油環3接觸。箱體1、上分油環3、下分油環5的內腔聯通構成油道7。金屬疊片密封環4具有彈性,在工作時,隨著金屬疊片密封環4與上分油環3摩擦升溫,金屬疊片密封環4會向遠離圓心方向發生膨脹,并與上分油環3內圓面及下分油環5中密封槽槽壁更緊密接觸,形成密封腔。上分油環3不與下分油環5直接接觸,兩者間有一道縫隙δ,該縫隙控制在0.50~0.57mm為最佳,方便裝配。當行星架6開始旋轉起來時,帶動下分油環5及其密封槽內的金屬疊片密封環4一起旋轉。上分油環3與下分油環5均經氮化處理,硬化層深度控制在0.3~0.5mm,可通過磨削精確控制零件尺寸,降低零件加工難度。
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原則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