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61530閱讀:294來源:國知局
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磁體成型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對磁體進行多向施壓,且便于脫模的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機械等領域廣泛應用著各種磁性材料,且由磁性材料制作的磁性器件越來越小型化、薄型化和高性能化,以適應電子產品向輕薄化及高性能方向發展的需要。磁性材料通常會按用戶需要制作成各種磁體,如磁環、磁片或異形磁體,且磁體通常是通過模壓設備壓制成型。傳統的磁體模壓設備是由曲柄連桿機構帶動壓頭向下運動而對模具施壓,這類設備不僅體積龐大,運行噪音大,且其只能對模具進行單向施壓,即其只能在模具的軸向施壓,其雖可滿足一般的加工要求,但對于既要在模具的軸向施壓,又要在模具的側面施壓的產品,特別是對在側面有加工要求的產品則無能為力。此外,傳統磁體模壓設備還存在起模困難,加工精度不易控制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既可對所壓制的磁體進行單向施壓,又可根據需要進行多向施壓,磁體壓制精度易于控制,起模方便的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該磁體壓制設備設有機架,在機架上部設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第一伺服電機,該第一伺服電機通過第一聯軸器與主壓機構的一端相連接,該主壓機構的另一端與模具組件相連接,在所述模具組件兩側對稱設置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該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分別通過第二聯軸器、第三聯軸器與第一側壓機構及第二側壓機構連接,在模具組件下部設有與控制裝置及所述模具組件相連的第四伺服電機,該第四伺服電機與頂出機構相連接,使得當啟動磁體壓制設備時,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驅動主壓機構向下運動,并經主壓機構對模具組件向下施壓,與此同時,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驅動第一側壓機構和第二側壓機構分別向右、向左相向運動,對模具組件進行左右施壓,磁體壓制完成后,第一伺服電機向上運動,推動主壓機構脫離模具組件,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分別向左、向右反向運動而脫離模具組件,且第四伺服電機向上運動,推動頂出機構向上運動,將模具組件頂出。

主壓機構包括呈豎向設置的第一絲桿、第一螺母及第一螺母導套,其中,所述第一絲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聯軸器相連接,第一絲桿的桿體與第一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母螺紋連接于第一絲桿上,其下端與所述模具組件的頂部相接觸,所述第一螺母導套活動套接于第一螺母外部,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螺母可在第一絲桿帶動下沿軸向上下移動。

第一螺母呈柱狀,其中央設有螺紋孔,該螺紋孔由上端部延伸下端,第一螺母的下端部設有柱狀壓頭,該壓頭與所述模具組件的頂部相接觸,該第一螺母在第一絲桿推動下通過其壓頭施壓于所述模具組件。

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第三伺服電機及第四伺服電機分別固定在第一電機座、第二電機座、第三電機座及第四電機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電機座呈橫向固定于機架頂部,所述第二電機座、第三電機座呈豎向對稱固定于機架中部,所述第四電機座呈橫向固定于機架下部。

第一側壓機構包括呈橫向設置的第二絲桿、第二螺母及第二螺母導套,其中,所述第二絲桿的末端與所述第二聯軸器相連接,第二絲桿的桿體與第二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母螺紋連接于第二絲桿上,其前端與所述模具組件的頂部相接觸,所述第二螺母導套活動套接于第二螺母外部,并固定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螺母可在第二絲桿帶動下沿軸向左右移動。

第二側壓機構包括呈橫向設置的第三絲桿、第三螺母及第三螺母導套,其中,所述第三絲桿的末端與所述第三聯軸器相連接,第三絲桿的桿體與第三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第三螺母螺紋連接于第三絲桿上,其前端與所述模具組件的頂部相接觸,所述第三螺母導套活動套接于第三螺母外部,并固定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三螺母可在第三絲桿帶動下沿軸向左右移動。

頂出機構包括呈豎向設置的第四絲桿、第四螺母及第四螺母導套,其中,所述第四絲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聯軸器相連接,第四絲桿的桿體與第四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第四螺母螺紋連接于第四絲桿上,其上端與所述模具組件的頂部相接觸,所述第四螺母導套活動套接于第四螺母外部,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四螺母可在第四絲桿帶動下沿軸向上下移動。

模具組件包括模具架、模具體、模芯及模具底座,其中,模具架由沿豎向間隔設置的模具架頂板、模具架中板、模具架底板通過四根導柱連接而成,所述模具體設置在模具架中板與模具底座之間,所述模芯設于模具體內,其兩端伸出模具體外,所述模具底座設于模具體底部,并與機架固定。

模芯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該上模芯和下模芯分別活動地置于模具體內上下部,上模芯的上端和下模芯的下端伸出模具體外,該上模芯和下模芯可在模具體內上下移動而對磁體施壓。

所述控制裝置為單片機。

本發明的貢獻在于,其有效解決了傳統磁體模壓設備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由于設置了多向施壓結構,使得磁體的壓制成形方式有了多種選擇,人們可根據磁體的結構及形狀設計選擇單向或多向施壓,因而大大提升了磁體模壓設備的性能及生產能力,且有利于對具有復雜形狀的磁體進行加工。由于本發明的磁體模壓設備直接由伺服電機驅動,因而更便于進行精確控制,且簡化了模壓設備結構,縮小了設備體積,降低了設備運行噪音,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且本發明的設備在起模時可通過松開各方向的壓力機構而方便地將成型磁體取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主壓機構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模具體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列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對本發明不構成任何限制。

參閱圖1,本發明的伺服電機驅動的磁體壓制設備100包括機架10、控制裝置20、第一伺服電機31、第二伺服電機32、第三伺服電機33、第四伺服電機34、第一聯軸器41、第二聯軸器42、第三聯軸器43、第四聯軸器44、主壓機構51、第一側壓機構52、第二側壓機構53、頂出機構54及模具組件60。

如圖1所示,該磁體壓制設備設有機架10,該機架10頂部固定有第一電機座31A,該第一電機座31A為板狀體,其中央設有供第一伺服電機的電機軸311穿過的軸孔,第一電機座31A呈橫向固定于機架10頂部。在該第一電機座31A上裝有可正反轉的第一伺服電機31。在機架10中部固定有第二電機座32A和第三電機座33A,該第二電機座32A和第三電機座33A為板狀體,其中央設有供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三伺服電機的電機軸321、331穿過的軸孔,第二電機座32A和第三電機座33A呈豎向對稱固定于機架10中部。在該第二電機座32A和第三電機座33A上分別裝有可正反轉的第二伺服電機32和第三伺服電機33。在機架10下部固定有第四電機座34A,該第四電機座34A為板狀體,其中央設有供第四伺服電機的電機軸341穿過的軸孔,第四電機座34A呈橫向固定于機架10下部。在該第四電機座34A上裝有可正反轉的第四伺服電機34。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31、第二伺服電機32、第三伺服電機33及第四伺服電機34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20電連接,該控制裝置設于機架10的中前部,其為載有控制程序的單片機,用于對磁體壓制設備100進行參數及工序流程設置、調整和控制,其可控制磁體壓制設備100由主壓機構51進行單向壓制,也可控制主壓機構51、第一側壓機構52、第二側壓機構53同時進行向下及左、右方向的多向壓制。

圖1中,第一伺服電機31的電機軸311向下穿過第一電機座31A的軸孔與第一聯軸器41相連接,第一聯軸器41另一端與主壓機構51相連接。如圖1、圖2所示,所述主壓機構51呈豎向設置,其包括第一絲桿511、第一螺母512及第一螺母導套513。該第一絲桿51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聯軸器41相連接,第一絲桿511的桿體與第一螺母512的螺紋通過滾珠連接,該第一螺母512呈柱狀,其中央設有螺紋孔5121,該螺紋孔5121由上端部延伸下端,所述第一絲桿511與第一螺母的螺紋孔5121形成螺紋連接,使得第一螺母512可在第一絲桿511帶動下沿軸向上下移動。在第一螺母的下端部設有與之一體的圓柱狀壓頭5122,該壓頭5122的下端與所述模具組件60的頂部的上模芯631相連接,該上模芯631在第一螺母512的推動下通過其壓頭5122施壓于所述模具組件60模腔內的磁體。所述第一螺母導套513的縱截面呈T形,其中央設有供第一螺母512穿過的孔,第一螺母導套513通過其中央的孔以滑動鍵連接的方式連接于第一螺母512下部的壓頭5122外部,并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第一螺母512可在第一螺母導套513引導下通過第一絲桿511帶動其沿軸向上下移動。

圖1中,所述第二伺服電機32的電機軸321向右,第三伺服電機33的電機軸331向左分別穿過第二電機座32A和第三電機座33A上的軸孔,并分別通過第二聯軸器42、第三聯軸器43與第一側壓機構52及第二側壓機構53連接。所述第一側壓機構52呈橫向設置,其結構同主壓機構51,其包括第二絲桿521、第二螺母522及第二螺母導套523。所述第二絲桿521的末端與所述第二聯軸器42相連接,第二絲桿521的桿體與第二螺母522的螺紋孔5221螺紋連接,第二螺母522可在第二絲桿521帶動下沿軸向左右移動。在第二螺母522右端部設有與之一體的圓柱狀壓頭5222,該壓頭5222的端部在施壓時與所述模具組件60左側的左模芯相連接,使得該第二螺母522在第二絲桿521推動下通過其壓頭5222施壓于所述模具組件60的左模芯633。所述第二側壓機構53呈橫向設置,其結構同主壓機構51,其包括第三絲桿531、第三螺母532及第三螺母導套533。所述第三絲桿531的末端與所述第三聯軸器43相連接,第三絲桿531的桿體與第三螺母532的螺紋孔5321螺紋連接,第三螺母532可在第三絲桿531帶動下沿軸向左右移動。在第三螺母532左端部設有與之一體的圓柱狀壓頭5322,該壓頭5322的端部在施壓時與所述模具組件60右側的右模芯634相連接,使得該第三螺母532在第三絲桿531推動下通過其壓頭5322施壓于所述模具組件60的右模芯。

如圖1所示,在模具組件60下部設有第四伺服電機34,其與控制裝置20相連接。第四伺服電機34的電機軸341向上穿過第四電機座34A的軸孔與第四聯軸器44相連接,第四聯軸器44另一端與頂出機構54相連接。所述頂出機構54結構同主壓機構51,其包括呈豎向設置的第四絲桿541、第四螺母542及第四螺母導套543,其中,所述第四絲桿541的下端與所述第四聯軸器44相連接,第四絲桿541的桿體與第四螺母542螺紋連接,所述第四螺母542螺紋連接于第四絲桿541上,第四螺母542上端部設有與之一體的圓柱狀壓頭5422,使得第四螺母542在第四絲桿541推動下向上運動時通過其壓頭5422端部和下模芯632將所述模具組件60模腔中的磁體70頂出。所述第四螺母導套543活動套接于第四螺母542外部,并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第四螺母542可在第四絲桿541帶動下沿軸向上下移動。

如圖1所示,所述模具組件60包括模具架61、模具體62、模芯63及模具底座64,其中,模具架61由沿豎向間隔設置的模具架頂板611、模具架中板612、模具架底板613通過四根導柱614連接而成。如圖3所示,所述模具體62內有模腔用于磁體的成型,其設置在模具架中板612與模具底座64之間,所述模芯63設于模具體62內,該模芯63包括上模芯631和下模芯632,該上模芯631和下模芯632分別活動地置于模具體62內上下部,受壓磁體70置于上模芯631和下模芯632之間,上模芯631的上端和下模芯632的下端伸出模具體62外,該上模芯631和下模芯632可在模具體62內上下移動而對磁體70施壓。所述模具底座64設于模具體62底部,并與機架10固定。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當啟動磁體壓制100設備時,所述第一伺服電機31通過第一絲桿511推動第一螺母512向下移動,第一螺母512通過其壓頭5122施壓于所述模具組件60內的磁體70,與此同時,第二伺服電機32和第三伺服電機33驅動第二絲桿521、第三絲桿531推動其第二螺母522、第三螺母532沿軸向左右移動,并通過第二螺母的壓頭5222和第三螺母的壓頭5322對模具組件60內的磁體70進行水平方向的壓制。磁體壓制完成后,第一伺服電機31向上運動,推動主壓機構51脫離模具組件60,第二伺服電機32和第三伺服電機33分別向左、向右反向運動而脫離模具組件60,且第四伺服電機34向上運動,推動頂出機構54向上運動,將模具組件60內的磁體70頂出。

盡管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揭示,但是本發明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條件下,以上各構件可用所屬技術領域人員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來替換。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永安市| 哈巴河县| 吉隆县| 鹤山市| 衢州市| 大厂| 营山县| 东阳市| 弥勒县| 华容县| 松阳县| 云阳县| 彰武县| 赤城县| 博白县| 大宁县| 宁夏| 固安县| 石阡县| 大连市| 新兴县| 广宗县| 大悟县| 禄丰县| 逊克县| 长寿区| 宣武区| 富阳市| 公安县| 清涧县| 涞水县| 清苑县| 车险| 河曲县| 邵武市| 芦山县| 庆阳市| 石景山区| 金寨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