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床主軸錐孔修磨裝置。
背景技術:
經調研,目前市場上暫時沒有專門專門專業用于維修機床主軸錐孔的設備。通用的維修方法是先拆下機床主軸,再送至專業廠家進行研磨維修,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0天才能完成,費用較高,且需停工待修,影響生產進度,給企業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在不拆卸機床主軸的情況下對其損壞的部分進行修磨,本發明提供一種機床主軸錐孔修磨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機床主軸錐孔修磨裝置,包括水平鋪設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修磨部和用于調節修磨部位置的調節裝置,且所述調節裝置包括用于驅動修磨部豎直移動的豎直驅動部和驅動修磨部水平移動的水平驅動部;
所述修磨部包括棒狀磨頭,磨頭的頂端向上豎直延伸,磨頭的底端通過夾具固定在磨頭電機的輸出軸上,且磨頭電機的輸出軸與磨頭同軸;
所述豎直驅動部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絲杠,所述第一絲桿位于磨頭電機的一側,且第一絲杠與磨頭電機的輸出軸相平行;所述第一絲杠的兩端可轉動地架設在固定架上,且第一絲杠的一端穿過所述固定架并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同軸相連;第一絲杠上嚙合有第一滑塊,且第一滑塊與磨頭電機固定相連;
所述水平驅動部包括垂直設置在底板上的門架,第二絲桿的兩端可轉動地架設在門架上,第二絲杠水平設置,且第二絲杠與第一絲杠相垂直;第二絲杠的一端穿過門架并與第二電機的輸出軸同軸相連,且第二絲杠上嚙合有第二滑塊;
固定架通過可在第二滑塊上移動并定位的連接裝置與第二滑塊相連;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底端的一側與第二滑塊固定相連,所述第二連接件的頂端豎直向上延伸且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自第二絲桿的一端向第二絲杠的另一端延伸,且弧形槽上沿長度方向設有刻度,弧形槽內可滑動地設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與固定架相連,頂端連接一個可將固定架擰緊在第二連接件另一側上的螺母,以便固定架沿第二連接件移動或定位;
還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與磨頭電機、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一一相連,以控制磨頭電機、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
進一步,所述第一絲杠和第二絲桿均為滾珠絲桿。
進一步,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門架上。
進一步,第一滑塊通過第一連接件與磨頭電機固定相連。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使用本發明修磨機床主軸,無須拆卸主軸,解決了用戶停工待修的困擾,又能大大降低維修點成本,且可快速達到需要的精度;用戶自己可以對損壞的主軸錐孔進行修磨,不需專業維修人員,方便好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一種機床主軸錐孔修磨裝置,包括水平鋪設的底板e,所述底板e上設有修磨部和用于調節修磨部位置的調節裝置,且所述調節裝置包括用于驅動修磨部豎直移動的豎直驅動部和驅動修磨部水平移動的水平驅動部;
所述修磨部包括棒狀磨頭c,磨頭c的頂端向上豎直延伸,磨頭c的底端通過夾具k固定在磨頭電機d的輸出軸上,且磨頭電機d的輸出軸與磨頭c同軸;
所述豎直驅動部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絲杠b,所述第一絲桿b位于磨頭電機d的一側,且第一絲杠b與磨頭電機d的輸出軸相平行;所述第一絲杠b的兩端可轉動地架設在固定架l上,且第一絲杠b的一端穿過所述固定架l并與第一電機f的輸出軸同軸相連;第一絲杠r上嚙合有第一滑塊q,且第一滑塊q與磨頭電機d固定相連;
磨頭電機d驅動磨頭c轉動。第一電機f通過正轉或者反轉驅動第一滑塊q沿著第一絲杠b向上運動或者向下移動。
所述水平驅動部包括垂直設置在底板e上的門架a,第二絲桿的兩端可轉動地架設在門架a上,第二絲杠水平設置,且第二絲杠與第一絲杠b相垂直;第二絲杠的一端穿過門架a并與第二電機g的輸出軸同軸相連,且第二絲杠上嚙合有第二滑塊r;
固定架l通過可在第二滑塊r上移動并定位的連接裝置與第二滑塊r相連;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二連接件n,所述第二連接件n底端的一側與第二滑塊r固定相連,所述第二連接件n的頂端豎直向上延伸且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自第二絲桿的一端向第二絲杠的另一端延伸,且弧形槽上沿長度方向設有刻度,弧形槽內可滑動地設有螺栓o,所述螺栓o的底端與固定架l的側板p相連,所述螺栓o的頂端連接一個可將固定架l擰緊在第二連接件n另一側上的螺母,以便固定架l沿第二連接件n移動或定位。
第二電機g通過正轉或者反轉驅動第二滑塊r沿著第二絲杠向左運動或者向右移動。第二滑塊r通過固定架l帶動磨頭c同步移動,從而調節磨頭c的水平位置。
還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與磨頭電機d、第一電機f和第二電機g一一相連,以根據位置調節需要控制磨頭電機d、第一電機f和第二電機g的轉速、轉向和啟停。
所述第一絲杠b和第二絲桿均為滾珠絲桿。
所述第一電機f固定在固定架l上,所述第二電機g固定在門架a上。
第一滑塊q通過第一連接件j與磨頭電機d固定相連;
所述門架a外設有外擋板m,門架a內設有內擋板i。
所述固定架l包括框架s和側板p。所述側板p與第二連接件n可拆卸連接。
第二連接件n與固定架l相交的夾角可以變化,并通過弧形槽上的刻度計量。刻度值的范圍為0~20°,用于計量第一絲杠相對于豎直方向做0~20°的旋轉,以調整磨頭的錐度,適合bt30、bt40、bt50等錐度。
磨頭c采用鉆石磨頭,磨頭電機d的轉速可達24000轉,磨頭c的每次加工余量約0.0001mm,所以修磨的表面粗糙度能達到ra0.8微米,尺寸穩定。
中央控制器的操作系統采用美國mach3系統,該系統運用伺服器的原理來控制磨頭電機d、第一電機f和第二電機g的進給運動。
定義第一絲杠b所在的豎直方向為z軸方向,定義第二絲杠所在的水平方向為x軸方向,磨頭c的運動軌跡分為沿x軸運動和沿z軸運動。豎直驅動部控制磨頭c的豎直位置,并通過水平驅動部控制磨頭c的水平位置。
借助于豎直驅動部和水平驅動部,磨頭c只能做直線運動,穩定性很好,運動時也不會跳動,以保證修磨精度;且門架結構,穩定性好,剛性增強使得本發明在進行修磨工作時可保持穩定。
本發明簡化了維修過程,無須將主軸拆下來放到磨床上去做磨削,直接將本發明放到機床底下,調整機床同心度、垂直度,并通過中央控制器控制豎直驅動部和水平驅動做一定微調,使得磨頭c的位置與主軸相配合,即可將機床錐度修磨好,達到省時,省力,省錢的效果,且本發明結構輕巧,便于攜帶。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發明專利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發明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